一种太阳能充电式的智能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5786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充电式的智能电动车,包括有车架、前车轮、后车轮、鞍座、踏板、电池和电动组件;在车架后端设置有支架,支架由固定杆、铰接杆和支撑板组成,固定杆固定在车架上,铰接杆的下端通过转轴与固定杆的上端构成铰接,支撑板下端的中间位置固定在铰接杆的上端,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太阳能板,由此通过施力来转动铰接杆;太阳能板通过导线与电池相连,且在太阳能板与电池之间串联有一方便拆分的连接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太阳能技术结合至电动车,利用太阳能板转换得到电能并存储于电池内,扩展了充电电源的多样性,不仅能更加快捷的进行充电,更是能实现远距离的骑行。更是能实现远距离的骑行。更是能实现远距离的骑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充电式的智能电动车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车
,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充电式的智能电动车。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车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在行驶过程中不会排放任何污染物,电动车依靠电池充电供给电动车电机电能,当行驶一定距离后电池电能耗尽,需要找充电电源再次充电后才能继续行驶,这样就造成了电动车在远途中使用非常不方便,主要原因是充电电源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充电式的智能电动车,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太阳能充电式的智能电动车,包括有车架、前车轮、后车轮、鞍座、踏板、电池和电动组件,所述的前车轮和后车轮分别安装在车架的前后端,所述的鞍座安装在车架上端用于支撑骑乘者的臀部,所述的踏板设置在车架下端并与后车轮之间通过链条相连动,所述的电池和电动组件均安装在车架上,所述的电池为电动组件供电以实现电能驱动;
[0005]在所述的车架后端设置有支架,所述的支架由固定杆、铰接杆和支撑板组成,所述的固定杆固定在车架上,所述的铰接杆的下端通过转轴与固定杆的上端构成铰接,所述的支撑板下端的中间位置固定在铰接杆的上端,所述的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太阳能板,由此通过施力来转动铰接杆,以达到调整太阳能板朝向的目的;
[0006]所述的太阳能板通过导线与电池相连,且在太阳能板与电池之间串联有一方便拆分的连接构件。
[0007]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连接构件包括有主端连接件和副端连接件,所述的主端连接件通过导线与太阳能板相连,所述的副端连接件通过导线与电池相连,所述的主端连接件和副端连接件可进行插接/拆分配合。
[0008]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主端连接件包括有第一壳体,在所述的第一壳体的上端设置有两个分别与太阳能板的正负极进行连接的第一焊盘,且在两个所述的第一焊盘旁边标有用于区分正负极的第一标记;
[0009]在所述的第一壳体的一侧延伸设置有插入部,所述的插入部的外侧开设有两个内向凹陷的导电槽,两个所述的导电槽具有间隔,且两个所述的导电槽分别与两个第一焊盘导电连接;
[0010]在所述的插入部的上端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上定位凸起、下端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下定位凸起、左右两端均设置嵌入块。
[0011]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副端连接件包括有第二壳体,在所述的第二壳体的上端设置有两个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进行连接的第二焊盘,且在两个所述的第二焊盘旁边标有用
于区分正负极的第二标记;
[0012]在所述的第二壳体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有一插入槽,所述的插入槽内固定设置有两个导电杆,两个所述的导电杆分别与两个第二焊盘导电连接,且两个所述的导电杆可在主端连接件和副端连接件进行插接时分别插入至两个导电槽内;
[0013]在所述的插入槽的上端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与上定位凸起相对应的上定位区、下端设置有分别与两个下定位凸起相对应的下定位区、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与两个嵌入块相对应的嵌入区。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将太阳能技术结合至电动车,利用太阳能板转换得到电能并存储于电池内,扩展了充电电源的多样性,不仅能更加快捷的进行充电,更是能实现远距离的骑行。
[0016]2、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支架来安装太阳能板,从而实现了太阳能板的朝向角度可调,可通过施力转动铰接杆,从而让太阳能板更好的朝向阳光充足的方向,充电效率更佳。
[0017]3、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连接构件来实现太阳能板与电动车之间的安装/拆卸,只需拆开主端连接件和副端连接件即可取下太阳能板,非常便捷,有利于雨天对太阳能板的保护、防止太阳能板被盗、及太阳能板损坏时方便拆卸维修的情况等。
[0018]4、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一焊盘来实现太阳能板与第一壳体的焊接,通过设置第二焊盘来实现电池与第二壳体的焊接,从而达到导电连接的目的。
[0019]5、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来避免正负极接错的情况,防止电池烧坏。
[0020]6、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两个导电槽和两个导电柱实现导电连接。
[0021]7、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上定位凸起和上定位区、下定位凸起和下定位区,来防止主端连接件和副端连接件插接插反的情况发生,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实施例中主端连接件和太阳能板的连接示意图;
[0024]图3为实施例中副端连接件、电池和电动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0025]图中:11、车架;12、前车轮;13、后车轮;14、鞍座;15、电池;16、电动组件;17、踏板;2、支架;21、固定杆;22、铰接杆;23、支撑板;3、太阳能板;4、主端连接件;41、第一壳体;42、第一焊盘;43、第一标记;44、插入部;441、导电槽;442、上定位凸起;443、下定位凸起;444、嵌入块;5、副端连接件;51、第二壳体;52、第二焊盘;53、第二标记;54、插入槽;541、导电杆;542、上定位区;543、下定位区;544、嵌入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如附图1至3所示,一种太阳能充电式的智能电动车,包括有车架11、前车轮12、后车轮13、鞍座14、踏板17、电池15和电动组件16,前车轮12和后车轮13分别安装在车架11的
前后端,鞍座14安装在车架11上端用于支撑骑乘者的臀部,踏板17设置在车架11下端并与后车轮13之间通过链条相连动,电池15和电动组件16均安装在车架11上,电池15为电动组件16供电以实现电能驱动。
[0028]需要说明的是,电池15可为蓄电池,电动组件16包括有电机,均为现有电动车的常规结构,属于公知常识,此处不再加以阐述。
[0029]在车架11后端设置有支架2,支架2由固定杆21、铰接杆22和支撑板23组成,所述的固定杆21固定在车架11上,铰接杆22的下端通过转轴与固定杆21的上端构成铰接,支撑板23下端的中间位置固定在铰接杆22的上端,支撑板2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太阳能板3,由此通过施力来转动铰接杆22,以达到调整太阳能板3朝向的目的。
[0030]需要说明的是,铰接杆22与固定杆21的连接处为阻尼结构,能保持稳定;可通过手部施力进行转动;当然也可通过螺栓加固。
[0031]太阳能板3通过导线与电池15相连,且在太阳能板3与电池15之间串联有一方便拆分的连接构件。
[0032]具体的,连接构件的结构为:
[0033]连接构件包括有主端连接件4和副端连接件5,主端连接件4通过导线与太阳能板3相连,副端连接件5通过导线与电池15相连,主端连接件4和副端连接件5可进行插接/拆分配合。
[0034]其中,主端连接件4包括有第一壳体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充电式的智能电动车,包括有车架(11)、前车轮(12)、后车轮(13)、鞍座(14)、踏板(17)、电池(15)和电动组件(16),所述的前车轮(12)和后车轮(13)分别安装在车架(11)的前后端,所述的鞍座(14)安装在车架(11)上端用于支撑骑乘者的臀部,所述的踏板(17)设置在车架(11)下端并与后车轮(13)之间通过链条相连动,所述的电池(15)和电动组件(16)均安装在车架(11)上,所述的电池(15)为电动组件(16)供电以实现电能驱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车架(11)后端设置有支架(2),所述的支架(2)由固定杆(21)、铰接杆(22)和支撑板(23)组成,所述的固定杆(21)固定在车架(11)上,所述的铰接杆(22)的下端通过转轴与固定杆(21)的上端构成铰接,所述的支撑板(23)下端的中间位置固定在铰接杆(22)的上端,所述的支撑板(2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太阳能板(3),由此通过施力来转动铰接杆(22),以达到调整太阳能板(3)朝向的目的;所述的太阳能板(3)通过导线与电池(15)相连,且在太阳能板(3)与电池(15)之间串联有一方便拆分的连接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充电式的智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构件包括有主端连接件(4)和副端连接件(5),所述的主端连接件(4)通过导线与太阳能板(3)相连,所述的副端连接件(5)通过导线与电池(15)相连,所述的主端连接件(4)和副端连接件(5)可进行插接/拆分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充电式的智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端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湾陈海哨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