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流变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70245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材料抛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磁流变抛光装置,包括载液部、承载部、产磁件与电源,所述载液部与所述承载部能够相对运动,所述载液部与所述承载部之间形成工作空间,所述产磁件用于使抛光液附着于所述载液部上,所述电源能够在所述工作空间内产生非均匀的工作电场,以使所述抛光液内的磨粒朝所述承载部的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磁流变抛光装置能够提高抛光液中磨粒的利用率,从而提高抛光效率,缩短抛光时间。

A magnetorheological polish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流变抛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材料抛光
,尤其涉及一种磁流变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在一些领域中对于产品的表面质量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通常需要其具有极高的表面精度,其中表面粗糙度甚至需要达到纳米级别。为了达到上述要求,通常需要对产品的表面进行抛光,以提高其表面粗糙度。然而,传统的抛光技术能够达到的粗糙度有限,无法实现精准抛光,针对目前传统抛光方法的缺陷,磁流变抛光技术可以有效保证产品质量。磁流变抛光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磁流变液在未加磁场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当受到一定强度的磁场作用时,将会产生明显的磁流变效应,其粘度急剧增大,会从液体变成类似固体的状态,一旦去掉磁场,又变成流动的液体。磁流变抛光技术正是利用磁流变液在梯度磁场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硬度的柔性磨头与产品之间进行快速的相对运动,使产品表面受到很大的剪切力,从而将产品表面材料去除,以达到抛光效果。磁流变抛光具有柔性磨头与产品表面吻合度高、加工确定性高、收敛效率稳定、边缘效应可控、亚表面破坏层小及加工适用性广等优点,因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的磁流变抛光技术存在磨粒利用率低,抛光效率低,抛光时间长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磁流变抛光装置,该装置能够提高抛光液中磨粒的利用率,从而提高抛光效率,缩短抛光时间。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磁流变抛光装置,包括载液部、承载部、产磁件与电源,所述载液部与所述承载部能够相对运动,所述载液部与所述承载部之间形成工作空间,所述产磁件用于使抛光液附着于所述载液部上,所述电源能够在所述工作空间内产生非均匀的工作电场,以使所述抛光液内的磨粒朝所述承载部的方向运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载液部与所述承载部分别与所述电源的两端电连接以产生所述工作电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沿所述载液部至所述承载部的方向,所述工作电场的电场强度逐渐增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一电机,所述载液部能够在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承载部转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一电机与传动装置,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传动装置驱动所述载液部相对于所述承载部转动;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皮带、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载液部固定连接,所述皮带套设于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上;或者,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载液部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或者,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链条、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链轮与所述载液部固定连接,所述链条套设于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从动链轮上;或者,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动摩擦轮与从动摩擦轮,所述主动摩擦轮与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从动摩擦轮与所述载液部固定连接,所述主动摩擦轮与所述从动摩擦轮能够因二者之间的摩擦力而相对转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移动部,所述承载部固定于所述移动部上,所述承载部能够在所述移动部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载液部移动,或者,所述承载部能够在所述移动部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载液部移动及转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产磁件产生的工作磁场能够使所述抛光液被搅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产磁件固定连接,所述产磁件能够在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载液部偏心转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产磁件位于所述载液部的远离所述工作空间的一侧,且所述产磁件偏心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上,所述产磁件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之间的偏心距范围为所述产磁件的直径的1/4-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部上固定有待抛光的工件,所述工件位于所述工作空间内,且所述抛光液与所述工件接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的磁流变抛光装置能够提高抛光液中磨粒的利用率,从而提高抛光效率,缩短抛光时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磁流变抛光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载液部与承载部之间的电场强度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未设置工作电场时抛光液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设置工作电场后抛光液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磁流变抛光装置的剖视图;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产磁件偏心旋转至不同位置时的磁力线分布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技术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技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参照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磁流变抛光装置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中的磁流变抛光装置包括载液部1、承载部2及产磁件3。载液部1的底部附着有抛光液,承载部2的顶部固定有待抛光的工件。在载液部1与承载部2之间形成用于对工件进行抛光的工作空间。产磁件3位于载液部1的上方,产磁件3能够在工作空间内产生工作磁场。产磁件3可使用永磁体,也可使用电磁铁。本实施例中,选用永磁体作为产磁件。在该工作磁场的作用下,抛光液会由于磁吸力而附着于载液部1的底部,不会从载液部1上掉落下来,并使得抛光液能够因磁流变效应形成具有一定硬度的柔性磨头。工件的顶部与抛光液形成的柔性磨头接触,通过二者之间高速的相对运动来实现对工件的抛光。在载液部1的上方还设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5,在载液部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6,第一带轮5与第二带轮6通过皮带连接。第一电机4转动时,通过带传动带动载液部1一起转动,从而实现载液部1底部的抛光液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使抛光液中的磨粒切削工件表面以完成抛光。当然,第一电机4与载液部1之间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此,载液部1也可以直接与第一电机4连接。承载部2的底部固定于移动部7上,且承载部2可随着移动部7一起运动。对工件上的平面区域进行抛光时,承载部2随着移动部7在水平面上移动,从而变换抛光区域。对工件上的曲面区域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流变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液部、承载部、产磁件与电源,所述载液部与所述承载部能够相对运动,所述载液部与所述承载部之间形成工作空间,所述产磁件用于使抛光液附着于所述载液部上,所述电源能够在所述工作空间内产生非均匀的工作电场,以使所述抛光液内的磨粒朝所述承载部的方向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流变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液部、承载部、产磁件与电源,所述载液部与所述承载部能够相对运动,所述载液部与所述承载部之间形成工作空间,所述产磁件用于使抛光液附着于所述载液部上,所述电源能够在所述工作空间内产生非均匀的工作电场,以使所述抛光液内的磨粒朝所述承载部的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流变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液部与所述承载部分别与所述电源的两端电连接以产生所述工作电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流变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载液部至所述承载部的方向,所述工作电场的电场强度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流变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机,所述载液部能够在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承载部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流变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机与传动装置,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传动装置驱动所述载液部相对于所述承载部转动;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皮带、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载液部固定连接,所述皮带套设于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上;
或者,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载液部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或者,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链条、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勇波王腾蛟冯铭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