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胶囊制备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6425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胶囊制备搅拌装置,包括釜盖、釜体和搅拌轴,所述釜盖可拆卸地设置在釜体顶部,所述釜盖外侧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搅拌轴的上端从釜盖的内侧穿过釜盖与旋转电机电动连接,所述搅拌轴的上端水平设有关于搅拌轴对称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各连接有一竖直刮板,所述支撑杆下侧的搅拌轴上设有若干个关于搅拌轴对称的搅拌叶片,所述釜体内的底部设有气管,所述气管的上侧均匀开设有气孔,所述气管的进气口与搅拌釜外的气罐的出气口连通,所述釜盖上设有排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微胶囊制备的搅拌装置,不仅搅拌效率高,并且方便对釜体进行清洗和干燥。

A stirring device for microcapsule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胶囊制备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微胶囊制备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微胶囊制备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微胶囊研究的快速发展,微胶囊已被广泛地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建材等很多领域,微胶囊是以高分子材料作为囊壁和囊膜,通过物理或物理化学方法将作为囊芯的活性物质(固体、液体或气体)包裹起来,形成一种具有半渗透性囊膜的微型胶囊,其具有保护囊芯材料免受环境影响、屏蔽气味、降毒性等作用。上世纪60年代大量化学农药开始使用,特备是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减少溶剂的用量、减少喷药次数、提高农药的利用率成为化学农药成为化学农药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这种趋势下出校农药微胶囊制剂。在微胶囊农药的制备过程中需要用到搅拌装置,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搅拌装置中,反应物搅拌不充分,反应物容易附着在反应装置的内壁和底部,并且反应釜不易清洁,影响后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微胶囊制备搅拌装置,包括釜盖、釜体和搅拌轴,所述釜盖可拆卸地设置在釜体顶部,所述釜盖外侧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搅拌轴的上端从釜盖的内侧穿过釜盖与旋转电机电动连接,所述搅拌轴的上端水平设有关于搅拌轴对称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各连接有一竖直刮板,所述支撑杆下侧的搅拌轴设有若干个关于搅拌轴对称的搅拌叶片,所述釜体内的底部设有气管,所述气管的上侧均匀开设有气孔,所述气管的进气口与搅拌釜外的气罐的出气口连通,所述釜盖上设有排气口。优选地,所述搅拌轴为两端封闭的中空轴体,所述搅拌轴上端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下部的搅拌轴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喷水孔。所述进水口分别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与清洗罐和风机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一级阀,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二级阀。优选地,所述搅拌釜的外侧还套设有加热套,所述加热套的内侧和搅拌釜的外侧之间形成加热腔,所述釜体内设有温度控制器,加热套内设有加热器,所述温度控制器与加热器通过电信号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可以检测搅拌釜内的温度并控制加热器对搅拌釜进行加热。优选地,所述釜体的底部设有排液口。优选地,所述釜盖上还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釜体内部相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提供的微胶囊制备的搅拌装置,不仅搅拌效率高,并且方便对釜体进行清洗和干燥。通过设置刮板,可以防止釜体内的物质在釜体侧壁上堆积,通过设置气管对釜体的内部进行通气,可以防止搅拌的物质在釜体的底部堆积,提高了搅拌效率,并在釜盖的上侧设有排气口,用于排出釜体内的气体。(2)由于搅拌轴为中空的结构,在反应结束后,可以打开清洗罐和搅拌轴进水口之间的一级阀,清洗罐中的清洗液可以进入搅拌轴中,开启旋转电机,搅拌轴内的液体可以从喷水口中喷出,对釜体进行清洗,当清洗结束后,可以打开风机以及风机和进水口之间的二级阀,气体进入搅拌轴中,对釜体内部进行干燥。(3)当反应釜需要加热时,釜体内的温度控制器可以检测釜体内的温度并控制加热套内的加热器对反应釜进行自动加热。在釜盖上设有加料口,可以随时添加物料,在釜体的底部设有排液口,可以将釜体内的搅拌反应物排出,并可排出清洗液。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釜盖;11-进料口;12-排气口;2-釜体;21温度控制器;22-排液口;3-搅拌轴;31-支撑杆;32-刮板;33-搅拌叶片;34-进水口;35-喷水孔;4-旋转电机;5-气管;51-气孔;52-气罐;6-清洗罐;61-第一管路;62-一级阀;7-风机;71-第二管路;72-二级阀;8-加热套;81-加热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如图1所示,一种微胶囊制备搅拌装置,包括釜盖1、釜体2和搅拌轴3,釜盖1可拆卸地设置在釜体2顶部,釜盖1外设侧设有旋转电机4,所述搅拌轴3的上端从釜盖1的内侧穿过釜盖1与旋转电机4电动连接,搅拌轴3的上端水平设有关于搅拌轴3对称的支撑杆31,支撑杆31的两端各连接有一竖直刮板32,支撑杆31下侧的搅拌轴3设有若干个关于搅拌轴3对称的搅拌叶片33,釜体2内的底部设有气管5,气管5的上侧均匀开设有气孔51,气管5的进气口与搅拌釜外的气罐52的出气口连通,釜盖1上设有排气口12。搅拌轴3为两端封闭的中空轴体,搅拌轴3上端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34,进水口34下部的搅拌轴3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喷水孔35。进水口34分别通过第一管路61和第二管路71与清洗罐6和风机7连接,第一管路61上设有一级阀62,第二管路71上设有二级阀72。搅拌釜的外侧还套设有加热套8,加热套8的内侧和搅拌釜的外侧之间形成加热腔,釜体2内设有温度控制器21,加热套8内设有加热器81,温度控制器21与加热器81通过电信号连接,温度控制器21可以检测搅拌釜内的温度并控制加热器81对搅拌釜进行加热。釜体2的底部设有排液口22。釜盖1上还设有进料口11,进料口11与釜体2内部相通。本实施例提供的微胶囊制备的搅拌装置,通过设置刮板32,可以防止釜体2内的物质在釜体2侧壁上堆积,通过设置气管5对釜体2的内部进行通气,可以防止搅拌的物质在釜体2的底部堆积,提高了搅拌效率,并在釜盖1的上侧设有排气口12,用于排出釜体2内的气体。由于搅拌轴3为中空的结构,在反应结束后,可以打开清洗罐6和搅拌轴3进水口34之间的一级阀62,清洗罐6中的清洗液可以进入搅拌轴3中,可以开启旋转电机4,搅拌轴3内的液体可以从喷水口中喷出,对釜体2进行清洗,当清洗结束后,可以打开风机7以及风机7和进水口34之间的二级阀72,空气进入搅拌轴3中,对釜体2内部进行干燥。当反应釜需要加热时,釜体2内的温度控制器21可以检测釜体2内的温度并控制加热套8内的加热器81对反应釜进行自动加热。在釜盖1上设有加料口,可以随时添加物料,在釜体2的底部设有排液口22,可以将釜体2内的搅拌反应物排出,并可排出清洗液。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胶囊制备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釜盖、釜体和搅拌轴,所述釜盖可拆卸地设置在釜体顶部,所述釜盖外侧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搅拌轴的上端从釜盖的内侧穿过釜盖与旋转电机电动连接,所述搅拌轴的上端水平设有关于搅拌轴对称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各连接有一竖直刮板,所述支撑杆下侧的搅拌轴上设有若干个关于搅拌抽对称的搅拌叶片,所述釜体内的底部设有气管,所述气管的上侧均匀开设有气孔,所述气管的进气口与搅拌釜外的气罐的出气口连通,所述釜盖上设有排气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胶囊制备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釜盖、釜体和搅拌轴,所述釜盖可拆卸地设置在釜体顶部,所述釜盖外侧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搅拌轴的上端从釜盖的内侧穿过釜盖与旋转电机电动连接,所述搅拌轴的上端水平设有关于搅拌轴对称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各连接有一竖直刮板,所述支撑杆下侧的搅拌轴上设有若干个关于搅拌抽对称的搅拌叶片,所述釜体内的底部设有气管,所述气管的上侧均匀开设有气孔,所述气管的进气口与搅拌釜外的气罐的出气口连通,所述釜盖上设有排气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制备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为两端封闭的中空轴体,所述搅拌轴上端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下部的搅拌轴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喷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铭赵守明张彩绳继增王慧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德浩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