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拌砂浆外加剂反应用搅拌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425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湿拌砂浆外加剂反应用搅拌组件,解决了现有的湿拌砂浆外加剂反应的搅拌组件混料效率不高,影响生产效率和外加剂的质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搅拌轴和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的多个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包括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所述第一搅拌桨位于所述搅拌轴的底端,所述第二搅拌桨位于所述第一搅拌桨的上方,所述搅拌轴的内部设置一级气管,所述第一搅拌桨的底部设置一级气孔,所述一级气管延伸至所述一级气孔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混料均匀,反应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Mixing component of wet mixed mortar additive reverse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湿拌砂浆外加剂反应用搅拌组件
本技术涉及湿拌砂浆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湿拌砂浆外加剂反应用搅拌组件。
技术介绍
湿拌砂浆是在拌合后运输至工地直接使用,现场无需进行如水作业。湿拌砂浆采用机械化施工,施工流畅、质量稳定且速度较快,同时施工质量得到大幅提高,而湿拌砂浆的使用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加剂的影响,因此,制备高质量的外加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湿拌砂浆外加剂一般是多种原料进行反应或者复配,然而在搅拌反应或者复配的过程中,物料常常会存在比重差,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或改善质量,必须使得不同物料之间必充分混合并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湿拌砂浆外加剂反应的搅拌装置混料效率不高,影响生产效率和外加剂的质量。本技术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湿拌砂浆外加剂反应用搅拌组件。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湿拌砂浆外加剂反应用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和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的多个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包括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所述第一搅拌桨位于所述搅拌轴的底端,所述第二搅拌桨位于所述第一搅拌桨的上方,所述搅拌轴的内部设置一级气管,所述第一搅拌桨的底部设置一级气孔,所述一级气管延伸至所述一级气孔处。本技术设计原理为:在第一搅拌桨的底部设置一级气孔,在对湿拌砂浆外加剂进行搅拌反应的过程中,向一级气孔中通入气体,气体会经过一级气管到达一级气孔处,并通过一级气孔向反应釜体中鼓气,这样底部沉积的物料会在气体的扰动中上扬,再结合第一搅拌桨的机械搅拌作用,使得下层物料能被搅拌桨和空气搅动的双重作用上扬并继续在第二搅拌桨的搅拌作用下充分混合和反应。本技术优选湿拌砂浆外加剂反应用搅拌组件,所述一级气孔位于所述第一搅拌桨的底部中心处,这样从一级气孔出来的气体会对反应釜体底部中心产生气体喷射作用,使得底部沉积物料向四周上扬浮动,使得上浮的物料整体都能接近第一搅拌桨,并在第一搅拌桨的作用下继续搅动上扬,并被第二搅拌桨搅动。本技术优选湿拌砂浆外加剂反应用搅拌组件,所述搅拌轴的内部还设置有二级气管,所述二级气管延伸至所述第一搅拌桨的侧底部,所述第一搅拌桨的侧底部设置多个二级气孔,在一级气孔中喷出的气体对反应釜体底部的物料进行搅动上扬后,开启二级气管通气并到达二级气孔并从二级气孔喷出,继续对浮动上扬的物料进行二次搅动,从而带动物料更好地上扬,更易到达第一搅拌桨处,然后被第一搅拌桨搅动上扬,再持续被第二搅拌桨搅拌从而实现整个物料的充分混合。本技术优选湿拌砂浆外加剂反应用搅拌组件,所述第二搅拌桨为多个并间隔对称分布于所述搅拌轴上。本技术优选湿拌砂浆外加剂反应用搅拌组件,所述第二搅拌桨的竖直宽度从靠近所述搅拌轴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搅拌轴的一端逐渐减小,这样可以避免所述搅拌轴的外侧线速度大,物料运动快,而靠近搅拌轴一侧线速度小,物料运动慢的问题,使得搅拌更均匀,物料混合更充分。本技术优选湿拌砂浆外加剂反应用搅拌组件,所述一级气孔的孔径大于所述二级气孔的孔径且一级气管中通入气体的气压更大,这样可以使得反应釜体底部的物料能被喷出的气体作用上扬得更高,而二级气孔的气体对上扬的物料进行二级搅拌但又不至于太激烈对一级气体产生干扰,从而起到更好地搅拌链作用。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搅拌轴中设置一级气管,并在第一搅拌桨的底部设置一级气孔,一级气管延伸至与一级气孔相通,这样可以实现反应釜体底部物料的搅动上扬,并结合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的复合作用,达到湿拌砂浆外加剂反应物料的充分混合和反应的目的。2.本技术将一级气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搅拌桨的底部中心处,并在侧边设置二级气孔,这样二级气孔中喷出的气体辅助一级气孔喷出气体的对搅拌釜底部的物料进行充分搅动上扬。3.本技术的一级气孔的孔径大于二级气孔的孔径,且控制一级气孔的喷射压力大于二级气孔的喷射压力,实现配合搅动,混合更为均匀。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搅拌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搅拌轴,10-连接耳,2-第一搅拌桨,3-第二搅拌桨,4-一级气管,5-一级气孔,6-二级气管,7-二级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湿拌砂浆外加剂反应用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1和设置在所述搅拌轴1上的多个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包括第一搅拌桨2和第二搅拌桨3,所述第一搅拌桨2位于所述搅拌轴1的底端,所述第二搅拌桨3位于所述第一搅拌桨2的上方,所述搅拌轴1的内部设置有一级气管4,所述第一搅拌桨2的底部设置一级气孔5,所述一级气管4延伸至与所述一级气孔5相通。所述第二搅拌桨3为多个并间隔对称分布于所述搅拌轴1上。所述搅拌轴1的底端设置与所述搅拌轴1的轴向垂直的连接耳10,所述连接耳10通过螺栓与第一搅拌桨2连接,从而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桨3与所述搅拌轴1焊接。所述一级气管4的一端穿过搅拌轴1的侧面并与外部配件连接。在第一搅拌桨2的底部设置一级气孔5,在对湿拌砂浆外加剂进行搅拌反应的过程中,向一级气孔5中通入气体,气体会经过一级气管4到达一级气孔5处,并通过一级气孔5向反应釜体中鼓气,这样底部沉积的物料会在气体的扰动中上扬,再结合第一搅拌桨2的机械搅拌作用,使得下层物料能被搅拌桨和空气搅动的双重作用上扬并继续在第二搅拌桨3的搅拌作用下充分混合和反应。所述一级气孔5位于所述第一搅拌桨2的底部中心处,这样从一级气孔5出来的气体会对反应釜体底部中心产生气体喷射作用,使得底部沉积物料向四周上扬浮动,使得上浮的物料整体都能接近第一搅拌桨2,并在第一搅拌桨2的作用下继续搅动上扬,并被第二搅拌桨3搅动。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搅拌轴1的内部还设置有二级气管6,所述二级气管6延伸至所述第一搅拌桨2的侧底部,所述第一搅拌桨2的侧底部设置多个二级气孔7,在一级气孔5中喷出的气体对反应釜体底部的物料进行搅动上扬后,开启二级气管6通气并到达二级气孔7并从二级气孔7喷出,继续对浮动上扬的物料进行二次搅动,从而带动物料更好地上扬,更易到达第一搅拌桨2处,然后被第一搅拌桨2搅动上扬,再持续被第二搅拌桨3搅拌从而实现整个物料的充分混合。所述搅拌轴1与所述第一搅拌桨2的连接方式为角钢并用螺栓固定,从而可拆卸连接,在安装一级气管4和二级气管6时,先将搅拌轴1沿轴向转孔,并将一级气管4和二级气管6插入并延伸至一级气孔5和二级气孔7处,再将搅拌轴1和第一搅拌桨2进行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湿拌砂浆外加剂反应用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1)和设置在所述搅拌轴(1)上的多个搅拌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包括第一搅拌桨(2)和第二搅拌桨(3),所述第一搅拌桨(2)位于所述搅拌轴(1)的底端,所述第二搅拌桨(3)位于所述第一搅拌桨(2)的上方,所述搅拌轴(1)的内部设置一级气管(4),所述第一搅拌桨(2)的底部设置一级气孔(5),所述一级气管(4)延伸至所述一级气孔(5)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湿拌砂浆外加剂反应用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1)和设置在所述搅拌轴(1)上的多个搅拌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包括第一搅拌桨(2)和第二搅拌桨(3),所述第一搅拌桨(2)位于所述搅拌轴(1)的底端,所述第二搅拌桨(3)位于所述第一搅拌桨(2)的上方,所述搅拌轴(1)的内部设置一级气管(4),所述第一搅拌桨(2)的底部设置一级气孔(5),所述一级气管(4)延伸至所述一级气孔(5)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拌砂浆外加剂反应用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气孔位于所述第一搅拌桨(2)的底部中心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拌砂浆外加剂反应用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翔朱万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岷江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