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齿条的混凝土泵送装置,包括:工作台、第一缸体、第二缸体、齿轮组和齿条,所述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平行间隔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中分别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尾部设置有延伸至对应的第一缸体或第二缸体后方的驱动杆,所述齿轮组设置在工作台上并位于两根驱动杆之间,所述齿轮组包括主动齿轮及啮合在主动齿轮两侧的被动齿轮,所述齿条设置在驱动杆一侧并分别与对应的被动齿轮相啮合。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齿条的混凝土泵送装置,通过齿轮组和齿条的配合,实现了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中活塞的反向运动,动作精度高,有利于活塞的高速运动,提升了混凝土泵送效率。
A concrete pumping device based on r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齿条的混凝土泵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泵送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齿条的混凝土泵送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的泵送通常采用油缸进行输送缸的驱动,实现输送缸内混凝土的泵送。为了提升泵送的效率,可以采用两个输送缸交替工作,通过介质分配阀进行介质的分配,实现介质的连续泵送。申请号为201611048041.3的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泵,分别采用两个主油缸进行两个输送缸的驱动,能耗大,而且两个主油缸的控制比较复杂,难以精准实现输送缸的高速协作,泵送效率低,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齿条的混凝土泵送装置,实现两个输送缸的高精度控制和协作,提升泵送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齿条的混凝土泵送装置,包括:工作台、第一缸体、第二缸体、齿轮组和齿条,所述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平行间隔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中分别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尾部设置有延伸至对应的第一缸体或第二缸体后方的驱动杆,所述齿轮组设置在工作台上并位于两根驱动杆之间,所述齿轮组包括主动齿轮及啮合在主动齿轮两侧的被动齿轮,所述齿条设置在驱动杆一侧并分别与对应的被动齿轮相啮合,通过主动齿轮驱动被动齿轮的同步旋转,实现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中活塞的反向运动。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底部设置有驱动主动齿轮进行旋转的减速箱。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减速箱的输入端设置有伺服电机进行驱动。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齿条采用螺丝固定在驱动杆上。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卡在驱动杆外侧的C形导向块,所述驱动杆上下分别内凹设置有滑槽,所述C形导向块上设置有延伸至滑槽中的滑块。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C形导向块与滑块为一体化钢结构。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C形导向块中设置有润滑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指出的一种基于齿条的混凝土泵送装置,通过齿轮组和齿条的配合,实现了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中活塞的反向运动,动作精度高,有利于活塞的高速运动,提升了混凝土泵送效率,而且结构紧凑,减少了安装需要的长度,使用更加灵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基于齿条的混凝土泵送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C形导向块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实施例包括:如图1所示的基于齿条的混凝土泵送装置,包括:工作台3、第一缸体1、第二缸体2、齿轮组和齿条10,所述第一缸体1和第二缸体2平行间隔设置在工作台上,前端与介质分配阀11相连接,通过介质分配阀11进行介质分配,方便第一缸体1和第二缸体2交替进行泵送。所述第一缸体1和第二缸体2中分别设置有活塞4,所述活塞4尾部设置有延伸至对应的第一缸体1或第二缸体2后方的驱动杆9,活塞4与驱动杆9采用销轴进行连接,结构牢固。所述工作台3上设置有卡在驱动杆9外侧的C形导向块5,进行驱动杆9轴向移动的导向,C形导向块5采用螺丝固定在工作台3上,更换便利。所述驱动杆9上下分别内凹设置有滑槽6,所述C形导向块5上设置有延伸至滑槽6中的滑块12,所述C形导向块5与滑块12为一体化钢结构,避免了驱动杆9的左右晃动,所述C形导向块5中设置有润滑油,减少驱动杆9来回移动的磨损问题。所述齿轮组设置在工作台3上并位于两根驱动杆9之间,所述齿轮组包括主动齿轮8及啮合在主动齿轮8两侧的被动齿轮7,所述齿条10设置在驱动杆9一侧并分别与对应的被动齿轮7相啮合,所述齿条10采用螺丝固定在驱动杆9上,拆装便利。通过主动齿轮8驱动两个被动齿轮7的同步旋转,进行两根驱动杆9的反向运动,从而实现第一缸体1和第二缸体2中活塞4的反向运动。所述工作台3底部设置有驱动主动齿轮8进行旋转的减速箱,所述减速箱的输入端设置有伺服电机进行驱动,伺服电机利用PLC进行控制,可以精准进行主动齿轮8的正向和反向旋转驱动,实现驱动杆9的往复运动。综上所述,本技术指出的一种基于齿条的混凝土泵送装置,利用被动齿轮与齿条的配合,实现了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中活塞的反向运动,在介质分配阀11的配合下,使得第一缸体吸入混凝土的同时,第二缸体进行混凝土的泵送,交替工作,提升了泵送的工作效率,摒弃了油缸进行活塞驱动的结构,大大提升了活塞运动的速度和精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齿条的混凝土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第一缸体、第二缸体、齿轮组和齿条,所述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平行间隔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中分别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尾部设置有延伸至对应的第一缸体或第二缸体后方的驱动杆,所述齿轮组设置在工作台上并位于两根驱动杆之间,所述齿轮组包括主动齿轮及啮合在主动齿轮两侧的被动齿轮,所述齿条设置在驱动杆一侧并分别与对应的被动齿轮相啮合,通过主动齿轮驱动被动齿轮的同步旋转,实现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中活塞的反向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齿条的混凝土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第一缸体、第二缸体、齿轮组和齿条,所述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平行间隔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中分别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尾部设置有延伸至对应的第一缸体或第二缸体后方的驱动杆,所述齿轮组设置在工作台上并位于两根驱动杆之间,所述齿轮组包括主动齿轮及啮合在主动齿轮两侧的被动齿轮,所述齿条设置在驱动杆一侧并分别与对应的被动齿轮相啮合,通过主动齿轮驱动被动齿轮的同步旋转,实现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中活塞的反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齿条的混凝土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底部设置有驱动主动齿轮进行旋转的减速箱。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勰,
申请(专利权)人:沙洲职业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