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易性和抗泌水性强的混凝土增效剂及其混凝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7566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和易性和抗泌水性强的混凝土增效剂,所述增效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8-15份烯丙基聚氧乙烯醚、5-10份马来酸酐、10-16份聚丙烯酰胺、3-8份聚乙烯醇、2-6份甲基丙烯酸甲酯、4-8份纤维、2-5份聚苯乙烯微球、1-5份聚丙二醇、4-9份乳聚甲基丙烯酸钠、5-10份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1-5份米糠、0.1-2份稳泡剂、30-50份水、1-3份三聚磷酸钠;与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好,流动性好,抗泌水性强,通过各组分之间的协调促进作用,使浆体结构中更致密,同时使水泥水化颗粒之间产生更多、结合力更强的化学键,以取代范德华力,提高胶凝材料自身的胶结力,提高水泥和混凝土强度,提升混凝土材料品质和性能,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可泵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和易性和抗泌水性强的混凝土增效剂及其混凝土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当前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预见性的材料能代替混凝土的应用。然而,国内外对水泥水化程度研究资料表明,在常规环境下,混凝土中约有20~30%的水泥并未参加水化反应,未正常发挥功效,是混凝土应用中最大的成本浪费。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水泥资源,对实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有非凡的意义。增效剂是近几年在建筑市场上推广使用的一种新型混凝土外加剂,让水泥颗粒充分地分散,进而加速水泥的水化过程,实际能减少10~15%的水泥用量。在早期强度以满足设计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增效剂的应用对混凝土的后期强度、耐久性均有显著的改善,有利于实现混凝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增效剂的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使用增效剂后混凝土和易性变差,流动性差,损失快,有的胶凝材料用量降幅不明显等技术缺陷问题,且增效剂种类繁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与其它混凝土外加剂一样,可能与水泥等混凝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和易性和抗泌水性强的混凝土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8‑15份烯丙基聚氧乙烯醚、5‑10份马来酸酐、10‑16份聚丙烯酰胺、3‑8份聚乙烯醇、2‑6份甲基丙烯酸甲酯、4‑8份纤维、2‑5份聚苯乙烯微球、1‑5份聚丙二醇、4‑9份乳聚甲基丙烯酸钠、5‑10份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1‑5份米糠、0.1‑2份稳泡剂、30‑50份水、1‑3份三聚磷酸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和易性和抗泌水性强的混凝土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剂原
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8-15份烯丙基聚氧乙烯醚、5-10份马来酸酐、10-16
份聚丙烯酰胺、3-8份聚乙烯醇、2-6份甲基丙烯酸甲酯、4-8份纤维、2-5份聚
苯乙烯微球、1-5份聚丙二醇、4-9份乳聚甲基丙烯酸钠、5-10份异丁烯醇聚氧
乙烯醚、1-5份米糠、0.1-2份稳泡剂、30-50份水、1-3份三聚磷酸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和易性和抗泌水性强的混凝土增效剂,其特征在
于:所述增效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12份烯丙基聚氧乙烯醚、7份马
来酸酐、12份聚丙烯酰胺、5份聚乙烯醇、4份甲基丙烯酸甲酯、5份纤维、4
份聚苯乙烯微球、4份聚丙二醇、6份乳聚甲基丙烯酸钠、7份异丁烯醇聚氧乙
烯醚、3份米糠、1份稳泡剂、40份水、2份三聚磷酸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和易性和抗泌水性强的混凝土增效剂,其特征在
于:所述纤维直径为0.16mm,长1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和易性和抗泌水性强的混凝土增效剂,其特征在
于:所述纤维为碳纤维、钢纤维、尼龙纤维、聚丙烯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