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总成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090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总成及汽车,该车身总成包括车架、防撞组件和补强组件,防撞组件包括固定支架和防撞梁,固定支架设于车架的前端,补强组件包括补强柱、补强横梁、第一补强座、第二补强座及第三补强座,第二补强座设于车架的内壁,第三补强座设于车架的底部,第二补强座上设有多个补强板,补强板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装配柱,第三补强座包括多个固定板和支撑板,固定板的侧壁上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设有固定柱,支撑板上设有支撑柱。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补强横梁的设计,提高了车架底部结构的稳定性,通过第二补强座的设计,提高了车架前端、后端与补强横梁之间结构的稳定性,通过第三补强板的设计,提高了车架底部与补强横梁之间结构的稳定性。

Body assembly and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总成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车身总成及汽车。
技术介绍
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而汽车作为一种交通运输工具,已经逐步在国内普及。汽车的整体强度在不断提高,外观造型逐步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汽车车身总成作为汽车重要的组成部件,其结构的稳定性将直接影响汽车的驾驶安全,因此,人们对汽车车身总成结构的稳定性提出的更高的要求。现有的车身总成包括车架和与车架连接的防撞梁,通过将车架采用钢材材质,以提高车身总成结构的稳定性,但现有的车身总成使用过程中,随着车身整体结构的变大,仅通过采用钢材材质已不能满足现有汽车结构稳定性的要求,因此,使得汽车整体稳定性较低,降低了汽车的驾驶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性高的车身总成及汽车。一种车身总成,包括车架和设于所述车架上的防撞组件和补强组件,所述防撞组件包括固定支架和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防撞梁,所述固定支架设于所述车架的前端,所述补强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车架前端的补强柱、设于所述车架底部的补强横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和设于所述车架上的防撞组件和补强组件,所述防撞组件包括固定支架和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防撞梁,所述固定支架设于所述车架的前端,所述补强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车架前端的补强柱、设于所述车架底部的补强横梁、设于所述车架顶角的第一补强座和分别与所述补强横梁连接的第二补强座及第三补强座,所述第二补强座设于所述车架的内壁,所述第三补强座设于所述车架的底部,所述第二补强座上设有多个补强板,所述补强板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装配柱,所述第三补强座包括多个固定板和设于所述固定板之间的支撑板,所述固定板的侧壁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有固定柱,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支撑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和设于所述车架上的防撞组件和补强组件,所述防撞组件包括固定支架和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防撞梁,所述固定支架设于所述车架的前端,所述补强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车架前端的补强柱、设于所述车架底部的补强横梁、设于所述车架顶角的第一补强座和分别与所述补强横梁连接的第二补强座及第三补强座,所述第二补强座设于所述车架的内壁,所述第三补强座设于所述车架的底部,所述第二补强座上设有多个补强板,所述补强板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装配柱,所述第三补强座包括多个固定板和设于所述固定板之间的支撑板,所述固定板的侧壁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有固定柱,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支撑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底部设有减振座,所述减振座内设有减振器,所述减振器用于降低所述车架与车身之间的振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后端外壁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侧与所述车架相固定,另一侧背向所述车架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明达单丰武姜筱华陈立伟聂小勇蔡剑峰周啟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