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衬套组件、前下摆臂总成以及汽车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343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悬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前衬套组件、前下摆臂总成以及汽车悬架,包括芯轴、外管和弹性体,弹性体套设于芯轴外,外管套设于弹性体外,芯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还包括限位器,限位器包括支撑部和与支撑部连接的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设于芯轴的一端上,芯轴的另一端设有法兰,弹性体和外管均设于法兰和限位器之间,法兰和支撑部用于限位弹性体和外管的轴向位移量。法兰和限位器能控制弹性体和外管相对于芯轴的轴向位移量,从而控制下摆臂本体在加速和制动时与前副车架总成之间的轴向位移量,防止下摆臂本体与前副车架总成之间轴向位移过大而产生异响。

Front bush assembly, front lower swing arm assembly and automobile suspen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衬套组件、前下摆臂总成以及汽车悬架
本技术属于汽车悬架
,特别是涉及一种前衬套组件、前下摆臂总成以及汽车悬架。
技术介绍
汽车悬架系统的主要作用是缓冲和吸收来自车辆的振动,传递驱动力和制动力。前下摆臂总成和前副车架总成是汽车悬架系统的核心部件,前下摆臂通常起着导向、支撑和减振作用,关系到汽车的行驶安全性与稳定性。前下摆臂总成包括摆臂本体、前衬套、后衬套和球铰,前下摆臂总成与前副车架总成通过螺栓连接,由于布置和结构原因,现有的前下摆臂总成与前副车架之间容易产生异响,影响车辆的整体质量和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前下摆臂总成与前副车架之间容易产生异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前衬套组件、前下摆臂总成以及汽车悬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前衬套组件,包括芯轴、外管和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套设于所述芯轴外,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弹性体外,所述芯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还包括限位器,所述限位器包括支撑部和与所述支撑部连接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于所述芯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衬套组件,包括芯轴、外管和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套设于所述芯轴外,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弹性体外,所述芯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器,所述限位器包括支撑部和与所述支撑部连接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于所述芯轴的一端上,所述芯轴的另一端设有法兰,所述弹性体和所述外管均设于所述法兰和所述限位器之间,所述法兰和所述支撑部用于限位所述弹性体和所述外管的轴向位移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衬套组件,包括芯轴、外管和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套设于所述芯轴外,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弹性体外,所述芯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器,所述限位器包括支撑部和与所述支撑部连接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于所述芯轴的一端上,所述芯轴的另一端设有法兰,所述弹性体和所述外管均设于所述法兰和所述限位器之间,所述法兰和所述支撑部用于限位所述弹性体和所述外管的轴向位移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末端上设有第一翻边,所述芯轴的一端上设有限位凹槽,所述第一翻边扣设在所述限位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一侧设有第二翻边,另一侧设有第三翻边;所述第二翻边和所述第三翻边用于扣设在所述芯轴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一端部设有第四翻边,所述外管的另一端部设有第五翻边,所述第四翻边和所述第五翻边各自朝背离所述芯轴的方向或朝靠近所述芯轴的方向弯折,所述弹性体覆盖至所述第四翻边和所述第五翻边的相互背离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美颖程卓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