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贴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042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玻璃贴合装置,包括贴合机构,所述贴合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一对水平移动直线模组,安装在所述水平移动直线模组的滑块上的支承座,安装在所述支承座上的升降直线模组,固定在所述升降直线模组的滑块上的轴承座,以及套装在所述轴承座上并将其连接起来的胶辊。在使用抛光机抛光玻璃面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玻璃贴合装置能够将玻璃长久、稳定地贴合在抛光机的玻璃托盘上,提高抛光效果和生产效率。所述玻璃贴合装置结构简单实用,使用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贴合装置
本技术属于玻璃生产制造领域,涉及一种玻璃面抛光机中的机械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玻璃贴合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浮法玻璃生产工艺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平整度高、没有波纹,以及产品纯净透明度好等优点,因此在玻璃生产制造中广泛使用。目前,浮法玻璃生产工艺的基板玻璃一般都要进行表面抛光,以消除表面划伤及表面杂质,降低表面波纹度,为此设计了玻璃面抛光机,本专利技术就是应用于此抛光机的一种在玻璃托盘上贴合玻璃的机械装置。由于在抛光时,需将玻璃牢牢地贴合在玻璃托盘上,避免待抛光的玻璃在玻璃托盘上移动而影响抛光效果和效率,因此设计真空吸力大且长久、性能稳定可靠,作业效率高,结构简单实用,并且使用维护方便的玻璃贴合装置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玻璃贴合装置,能够将玻璃牢牢地贴合在抛光机的玻璃托盘上,避免待抛光的玻璃在玻璃托盘上移动而影响抛光效果和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玻璃贴合装置。本技术的一种玻璃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贴合装置包括:贴合机构,所述贴合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一对水平移动直线模组,安装在所述水平移动直线模组的滑块上的支承座,安装在所述支承座上的升降直线模组,固定在所述升降直线模组的滑块上的轴承座,以及套装在所述轴承座上并将其连接起来的胶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玻璃贴合装置还包括玻璃托盘,所述一对水平移动直线模组沿玻璃托盘的水平方向平行设置在玻璃托盘两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玻璃贴合装置包括两个或更多个贴合机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水平移动直线模组、升降直线模组各自分别还包括导轨、滚珠丝杆和伺服电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玻璃贴合装置包括:第一贴合机构,其包括平行设置的一对第一水平移动直线模组,安装在所述第一水平移动直线模组的滑块上的第一支承座,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承座上的第一升降直线模组,固定在所述第一升降直线模组的滑块上的第一轴承座,以及套装在所述第一轴承座上并将其连接起来的一根第一胶辊,以及;第二贴合机构,其包括平行设置的一对第二水平移动直线模组,安装在所述第二水平移动直线模组的滑块上的第二支承座,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承座上的第二升降直线模组,固定在所述第二升降直线模组的滑块上的第二轴承座,以及套装在所述第二轴承座上并将其连接起来的一根第二胶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玻璃贴合装置还包括玻璃托盘,所述平行设置的一对第一水平移动直线模组和所述平行设置的一对第二水平移动直线模组均各自分别沿玻璃托盘的水平方向平行设置在玻璃托盘两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一对第一水平移动直线模组的滑块移动方向和所述一对第二水平移动直线模组的滑块移动方向之间相互平行,且沿着与第一水平移动直线模组的滑块移动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移动直线模组的滑块移动方向相平行的方向上,所述一对第一水平移动直线模组的滑块移动位置与所述一对第二水平移动直线模组的滑块移动位置有重叠部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一对第一水平移动直线模组中的一个靠近玻璃托盘的一侧,并且一对第二水平移动直线模中的一个靠近玻璃托盘的相对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水平移动直线模组和所述第二水平移动直线模组被固定在机架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水平移动直线模组、第二水平移动直线模组、第一升降直线模组和第二升降直线模组各自分别还包括导轨、滚珠丝杆和伺服电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胶辊是由金属轴外面包裹橡胶制成。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玻璃贴合装置,工作初始时,第一贴合机构的第一胶辊与第二贴合机构的第二胶辊紧靠着位于待贴合玻璃的中间位置,第一升降直线模组与第二升降直线模组处于高位。在工作时,第一升降直线模组驱动第一胶辊下落到放置在玻璃托盘上的吸附垫表面上的玻璃上并施加适当压力,然后第一水平移动直线模组驱动第一胶辊向远离第二胶辊的方向滚动直至超出待贴合玻璃的边界。同时第二水平移动直线模组驱动第二胶辊向靠近第一胶辊的方向移动直至跨过第一胶辊的起始位置后停止,然后第二升降直线模组驱动第二胶辊下落到放置在玻璃托盘上的吸附垫表面上的玻璃上并施加适当压力,然后第二水平移动直线模组驱动第二胶辊向远离第一胶辊的方向滚动直至超出待贴合玻璃的另一边界。此后所有机构复位,可以重复几次上述过程。这样使得待贴合玻璃与吸附垫之间空气排尽,待贴合玻璃依靠大真空吸力被牢牢地固定在玻璃托盘上,且能维持长久。所述玻璃贴合装置性能稳定可靠,第一和第二胶辊同时作业,使生产效率提高,并且所述玻璃贴合装置结构简单实用,使用维护方便。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玻璃贴合装置的俯视立体图。附图标记1第一水平移动直线模组A待贴合玻璃2第二轴承座B吸附垫3第二升降直线模组C玻璃托盘4第二支承座5第二水平移动直线模组6第二胶辊7第一胶辊8第一轴承座9第一升降直线模组10第一支承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技术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实施例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贴合装置包括贴合机构,所述玻璃贴合装置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贴合机构。所述贴合机构包括:第一贴合机构,其包括平行设置的一对第一水平移动直线模组1,安装在所述第一水平移动直线模组1的滑块上的第一支承座10,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承座10上的第一升降直线模组9,固定在所述第一升降直线模组9的滑块上的第一轴承座8,以及套装在所述第一轴承座8上并将其连接起来的一根第一胶辊7,以及;第二贴合机构,其包括平行设置的一对第二水平移动直线模组5,安装在所述第二水平移动直线模组5的滑块上的第二支承座4,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承座4上的第二升降直线模组3,固定在所述第二升降直线模组3的滑块上的第二轴承座2,以及套装在所述第二轴承座2上并将其连接起来的一根第二胶辊6。所述玻璃贴合装置还包括玻璃托盘C,所述平行设置的一对第一水平移动直线模组1和所述平行设置的一对第二水平移动直线模组5均各自分别沿玻璃托盘C的水平方向平行设置在玻璃托盘C两侧。所述一对第一水平移动直线模组1的滑块移动方向和所述一对第二水平移动直线模组5的滑块移动方向之间相互平行,且沿着与第一水平移动直线模组1的滑块移动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移动直线模组5的滑块移动方向相平行的方向上,所述一对第一水平移动直线模组的滑块移动位置与所述一对第二水平移动直线模组的滑块移动位置有重叠部分。所述一对第一水平移动直线模组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贴合装置包括:/n贴合机构,所述贴合机构包括:/n平行设置的一对水平移动直线模组,/n安装在所述水平移动直线模组的滑块上的支承座,/n安装在所述支承座上的升降直线模组,/n固定在所述升降直线模组的滑块上的轴承座,以及/n套装在所述轴承座上并将其连接起来的胶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贴合装置包括:
贴合机构,所述贴合机构包括:
平行设置的一对水平移动直线模组,
安装在所述水平移动直线模组的滑块上的支承座,
安装在所述支承座上的升降直线模组,
固定在所述升降直线模组的滑块上的轴承座,以及
套装在所述轴承座上并将其连接起来的胶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贴合装置还包括玻璃托盘,所述一对水平移动直线模组沿玻璃托盘的水平方向平行设置在玻璃托盘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贴合装置包括两个或更多个贴合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直线模组、升降直线模组各自分别还包括导轨、滚珠丝杆和伺服电机。


5.一种玻璃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贴合装置包括:
第一贴合机构,其包括平行设置的一对第一水平移动直线模组,安装在所述第一水平移动直线模组的滑块上的第一支承座,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承座上的第一升降直线模组,固定在所述第一升降直线模组的滑块上的第一轴承座,以及套装在所述第一轴承座上并将其连接起来的一根第一胶辊,
以及;
第二贴合机构,其包括平行设置的一对第二水平移动直线模组,安装在所述第二水平移动直线模组的滑块上的第二支承座,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承座上的第二升降直线模组,固定在所述第二升降直线模组的滑块上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李赫然廖民安陈发伟张旭李庆文王耀君
申请(专利权)人:东旭锦州精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