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合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7296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3 14:03
在封入了设备的贴合玻璃中,抑制制造工序中的玻璃板的破裂。一种贴合玻璃(1),按照第1玻璃板(3)、第1中间膜(6)、第2中间膜(7)、第3中间膜(8)、第2玻璃板(4)的顺序配置,其中,具有介装于第1中间膜与第2中间膜之间的、具有端子部(13)的有机EL面板(2)、以及与端子部经由第1焊锡(21)在厚度方向上连接的作为金属薄片的第1布线部件(18),第1玻璃板以及第2玻璃板的至少一方的厚度是1.0mm~1.6mm,在端子部、第1焊锡以及第1布线部件的连接部中,第1布线部件的厚度是0.05mm~0.10mm、宽度是3mm~15mm,第1焊锡的厚度是0.01mm~0.20mm,端子部、第1焊锡以及第1布线部件的合计的厚度成为0.16mm~0.40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贴合玻璃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2张玻璃板之间封入了设备的贴合玻璃。
技术介绍
在贴合玻璃中,有在2张玻璃板之间夹入了设备的例子。在设备中,例如,包括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片、有机EL片、液晶膜、片状LED这样的显示设备、太阳能电池模块、调光片(SuspendedParticleDeviceSheet:SPD)(例如专利文献1)。将有机EL片封入到贴合玻璃的结构能够作为显示器而发挥功能,并且能够作为能够变更明亮度的照明装置而发挥功能。另外,将太阳能电池模块封入到贴合玻璃的结构能够将开口部用作发电装置(例如专利文献2)。这些贴合玻璃被形成为平板状或者弯曲玻璃,用于汽车、船舶、飞机、建筑物等。在设备中,同样地连接在玻璃板之间配置了一端的布线,设备经由布线与外部装置连接。另外,有在2张玻璃板之间夹住电热线的贴合玻璃(例如专利文献3)。这样的贴合玻璃通过对电热线通电并发热,能够防止玻璃板表面的雾。电热线的端部从2张玻璃板之间向外部延出,连接外部电源的端子。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7899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19694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10-50070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关于这些贴合玻璃,在2张玻璃板之间夹住设备、布线以及中间膜,经由使用了真空包、轧辊的预压接工序、和利用热压的加压加热工序,从而形成为相互粘结了的状态。但是,确认了在夹入设备以及布线部件的贴合玻璃中,在预压接工序以及加压加热工序中在玻璃板中易于产生破裂。玻璃板的板厚越薄,越易于发生该破裂,特别在玻璃板的厚度是1.6mm以下的情况下变得显著。另一方面,如专利文献3的贴合玻璃那样,通过将设备的布线等连接部配置于2张玻璃板之间的外部,能够防止布线等连接部所引起的破裂。在专利文献3的贴合玻璃中,在2张玻璃板的一方的缘部形成切口,使另一方的玻璃板的内面露出,在通过切口露出了的面中配置设备的布线的端部。但是,在这样的手法中,必须将设备的布线等连接部引出到2张玻璃板的外方,在连接部多的情况下,连接构造变得复杂,并且连接作业变得繁杂。另外,在切口小的情况下,各连接部的连接作业变得困难,另一方面,在切口大的情况下,贴合玻璃的外观损伤,并且耐久性损失。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的背景而完成的,以在封入了设备的贴合玻璃中,不会使布线构造、连接作业繁杂化,而抑制制造工序中的玻璃板的破裂为课题。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贴合玻璃,其特征在于,具有:2个玻璃板(103、104);中间膜(106),夹在2个所述玻璃板之间;电热线(110),被设置成沿着所述中间膜,如果流过电流则发热;以及第1导电部件(111),在2个所述玻璃板之间,从所述玻璃板的厚度方向与所述电热线结合,对所述电热线供给电力,所述第1玻璃板以及所述第2玻璃板分别是钠钙玻璃,至少一方的厚度是1.0mm~1.6mm,所述中间膜的厚度是0.3mm~2.0mm,所述电热线和所述第1导电部件的结合部的厚度是0.16mm~0.40mm。根据该结构,电热线和第1导电部件的结合部配置于2张玻璃板之间,所以结合部不向2张玻璃板的外部暴露,结合构造简化。特别,在设置了多根电热线,形成多个电热线和第1导电部件的结合部那样的情况下有效。另外,电热线和第1导电部件的接合部被夹持于作为贴合玻璃隔着中间膜相互结合的2张玻璃板之间,所以结合构造稳定,断线等不良被抑制。另外,通过使电热线和第1导电部件的结合部的厚度成为0.16mm~0.40mm,能够在抑制电气电阻的同时,抑制在贴合玻璃的制造工序中的真空加压处理或者利用轧辊的预压接工序中发生的破裂。本申请的专利技术者在调查了在贴合玻璃的制造工序中的真空加压处理或者利用轧辊的预压接工序中发生的破裂的原因时,发现电热线以及第1导电部件的结合部成为破裂的起点。另外,确认了通过使结合部的厚度成为上述范围,能够抑制破裂。在上述专利技术中,2个所述玻璃板的一方和所述中间膜在其周缘部具有在厚度方向贯通的切口部(120),2个所述玻璃板的另一方具有向与所述切口部对应的部分露出的支撑面(121),还具有一端与所述第1导电部件结合,并且另一端在所述支撑面上延伸,在另一端中从外部接受电力的供给的第2导电部件(112)。根据该结构,形成切口部,设置有从第1导电部件到达切口部的第2导电部件,所以从外部电源对第1导电部件供给电力的连接线与第2导电部件连接即可,连接构造简化。在上述专利技术中,所述第1导电部件以沿着该贴合玻璃的相互相向的各边的方式设置了一对,所述电热线在一对所述第1导电部件之间延伸,将一对所述第1导电部件相互连接。根据该结构,能够直线状地配置电热线,电热线的配置变得容易,并且能够避免与弯曲相伴的断线等。另外,电热线的布局自由度提高,所以能够调整电热线的配置密度,形成期望的发热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侧面,封入了本专利技术的设备(2)的贴合玻璃(1)具有:第1玻璃板(3)以及第2玻璃板(4);第1中间膜(6)、第2中间膜(7)以及第3中间膜(8),在所述第1玻璃板以及第2玻璃板之间,从所述第1玻璃板侧依次配置;设备,介装于所述第1中间膜与所述第2中间膜之间,具有端子部(13);以及作为金属薄片的第1布线部件(18),介装于所述第1中间膜与所述第2中间膜之间,与所述端子部经由第1焊锡(21)在厚度方向上连接,所述第1玻璃板以及所述第2玻璃板分别是钠钙玻璃,至少一方的厚度是1.0mm~1.6mm,在所述端子部、所述第1焊锡以及所述第1布线部件的结合部中,所述第1布线部件的厚度是0.05mm~0.10mm、宽度是3mm~15mm,所述第1焊锡的厚度是0.01mm~0.20mm,所述结合部中的所述端子部、所述第1焊锡以及所述第1布线部件的合计的厚度是0.16mm~0.40mm。根据该结构,在与中间膜一起夹入了设备以及布线的贴合玻璃中,能够抑制制造工序中的破裂。本申请的专利技术者在调查在贴合玻璃的制造工序中的真空加压处理或者利用轧辊的预压接工序中发生的破裂的原因时,发现经由第1焊锡的端子部和第1布线部件的结合部成为破裂的起点。第1布线部件通常形成得较细(宽度窄),另一方面,为了减小电阻,需要规定的厚度,所以厚度的变化变大(变得尖锐)。特别,在第1布线部件和端子部的结合部中存在第1焊锡,厚度的变化变大。因此,在玻璃板中,应力易于集中到与经由第1焊锡的端子部和第1布线部件的结合部对应的部分。通过如上述结构那样,设定经由第1焊锡的端子部和第1布线部件的结合部的厚度以及第1布线部件的宽度,结合部中的厚度的变化变小,应力不易集中到玻璃板。由此,能够抑制玻璃板的破裂。在上述专利技术中,在所述端子部、所述第1焊锡以及所述第1布线部件的结合部中,相对所述第1布线部件的宽度的所述端子部、所述第1焊锡以及所述第1布线部件的合计的厚度优选为6.6%以下。根据以上的结构,所述端子部、所述第1焊锡以及所述第1布线部件的结合部的厚度变化变小,应力不易集中到结合部。在上述专利技术中,所述第1布线部件具有以在端部使1个金属薄片突出的方式相互偏向地层叠了的多张金属薄片,在所述1个金属薄片突出了的端部配置了所述第1焊锡。根据以上的结构,第1布线部件能够在薄壁地形成配置第1焊锡的部分的同时,在其他部分中增大剖面积而降低电气电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贴合玻璃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贴合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2个玻璃板;中间膜,夹在2个所述玻璃板之间;电热线,沿着所述中间膜而被设置,如果流过电流则发热;以及第1导电部件,在2个所述玻璃板之间,从所述玻璃板的厚度方向与所述电热线结合,对所述电热线供给电力,所述第1玻璃板以及所述第2玻璃板分别是钠钙玻璃,至少一方的厚度是1.0mm~1.6mm,所述中间膜的厚度是0.3mm~2.0mm,所述电热线和所述第1导电部件的结合部的厚度是0.16mm~0.40m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2.05 JP 2013-0200711.一种贴合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2个玻璃板;中间膜,夹在2个所述玻璃板之间;电热线,沿着所述中间膜而被设置,如果流过电流则发热;以及第1导电部件,在2个所述玻璃板之间,从所述玻璃板的厚度方向与所述电热线结合,对所述电热线供给电力,所述第1玻璃板以及所述第2玻璃板分别是钠钙玻璃,至少一方的厚度是1.0mm~1.6mm,所述中间膜的厚度是0.3mm~2.0mm,具有所述电热线和所述第1导电部件的合计的厚度的结合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川永史朝冈尚志M·A·张伯伦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皮尔金顿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