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装置、搅拌设备和玻璃制造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7575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搅拌装置、搅拌设备和玻璃制造系统;一种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棒和固定连接在搅拌棒的桨叶,所述桨叶包括用于搅拌流体的搅拌部和用于沿所述搅拌棒的轴向抬升或压低流体的助流部。通过在搅拌棒上增加了助流部,提升了搅拌棒的搅拌能力;助流部使得流体轴向流动。增加了流体在轴向上的流动能力,使得搅拌更加均匀。装置结构简单,搅拌均匀。

Mixing plant, mixing equipment and glass manufactur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搅拌装置、搅拌设备和玻璃制造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玻璃制造
,具体地涉及一种搅拌装置、搅拌设备和玻璃制造设备。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基板玻璃和光学玻璃制程中,玻璃液主要在铂金通道的搅拌段搅拌装置内进行成分和温度充分均匀调整,在现有搅拌装置搅拌棒结构上,搅拌棒桨叶主要是棒状形式,在对流经搅拌桶内的玻璃液进行搅拌和切割的时候,效果往往不好,玻璃产品的条纹缺陷率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玻璃液搅拌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一种搅拌装置,该装置具有立体搅拌的功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棒和固定连接在搅拌棒的桨叶,所述桨叶包括用于搅拌流体的搅拌部和用于沿所述搅拌棒的轴向抬升或压低流体的助流部。优选的,所述搅拌部和助流部沿所述桨叶的转动方向连续设置。优选的,所述搅拌部为平板状,所述助流部为相对于所述搅拌部弯折的平板状或者从所述搅拌部弯曲的弯板状。优选的,所述助流部为平板状,所述助流部与所述搅拌部的夹角为150-175°,优选为162-168°;或者,所述助流部为弧形的弯板状,所述助流部的弧形弦长与所述搅拌部的夹角为150-175°,优选为162-168°。优选的,所述桨叶包括多个所述大桨叶和多个所述小桨叶,所述小桨叶的最外部距离所述搅拌棒轴心的距离小于所述大桨叶的最外部距离所述搅拌棒轴心的距离。优选的,大桨叶和所述小桨叶沿所述搅拌棒的轴向交替设置;和/或,多个所述大桨叶分为多组,每组所述大桨叶沿所述搅拌棒的轴向的同一位置周向设置,多个所述小桨叶分为多组,每组所述小桨叶沿所述搅拌棒的轴向的同一位置周向设置。优选的,所述大桨叶的搅拌部相对于助流部在周向上的方向与所述小桨叶的搅拌部相对于助流部在周向上的方向相反。优选的,小桨叶的助流部的宽度与搅拌部的宽度的比值为1/4-1/3;大桨叶的助流部的宽度与搅拌部的宽度的比值为1/4-1/3;所述搅拌棒、大桨叶和小桨叶由铂金或铂合金制成,所述大桨叶和小桨叶均与所述搅拌棒焊接。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搅拌设备,包括搅拌桶、驱动装置和上述任意一种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搅拌桶中并通过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而绕所述搅拌棒的轴线转动。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玻璃制造系统,包括上述搅拌设备。本技术所述搅拌装置通过在搅拌棒上增加了助流部,提升了搅拌棒的搅拌能力;助流部使得流体轴向流动。增加了流体在轴向上的流动能力,使得搅拌更加均匀。附图说明图1是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包含图1搅拌装置的搅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种桨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另一种桨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搅拌桶,2-搅拌棒,4-大桨叶,5-小桨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棒2和固定连接在搅拌棒2的桨叶,所述桨叶包括用于搅拌流体的搅拌部和用于沿所述搅拌棒2的轴向抬升或压低流体的助流部。现有的搅拌棒只载有搅拌部,搅拌部主要用来搅拌搅拌棒转动方向上的某一高度的流体。搅拌装置内的流体在轴向方向上很难发生流动。本技术的搅拌装置中,助流部的存在使得流体在轴向方向上流动(即轴向抬升或压低);所以搅拌部和助流部结合使得流体可以多向混合,提高装置的搅拌效果。优选的,所述搅拌部和助流部沿所述桨叶的转动周向连续设置。连续设置的搅拌部和助流部,可以使得流体经历轴向流动和周向流动相继发生(根据具体转动方向,单个桨叶可以使流体先发生轴向流动后发生周向流动,或者使流体向发生周向流动后发生轴向流动)。使得流动具有规律性和多样性,提高搅拌装置的效果和效率。搅拌部和助流部可以为各种适当的结构,只要通过搅拌部实施搅拌以使流体发生周向流动并通过助流部实现流体的轴向流动即可。优选的,所述搅拌部为平板状,所述助流部为相对于所述搅拌部弯折的平板状(如图4所示)或者从所述搅拌部弯曲的弯板状(如图3所示)。弯折的平板状的助流部对于流体在轴向上的流动有更强的干扰效果,而弯曲的弯板状的助流部比较贴合水流的流动曲线,会减小助流部和流体的冲击,增强桨叶的寿命。优选的,为兼顾助流效果和延长使用寿命,所述助流部为弧形的弯板状,所述助流部的弧形弦长与所述搅拌部的夹角为150-175°,优选为162-168°;或者,所述助流部为平板状,所述助流部与所述搅拌部的夹角为150-175°,优选为162-168°。由此,可以减小助流部和流体的冲击,增强桨叶寿命,减少搅拌的阻力。优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桨叶包括多个所述大桨叶4和多个所述小桨叶5,小桨叶5的最外部距离搅拌棒2轴心的距离小于大桨叶4的最外部距离搅拌棒2轴心的距离。大桨叶在搅拌过程中对于离搅拌棒轴心较远距离处具有较强的搅拌效果;而在距离搅拌棒2轴心的较近距离,小桨叶的存在可以弥补单一规格的桨叶导致的内外搅拌程度不同这一缺陷。优选的,大桨叶4和所述小桨叶5沿所述搅拌棒2的轴向交替设置;和/或,多个所述大桨叶4分为多组,每组所述大桨叶4沿所述搅拌棒2的轴向的同一位置周向设置,多个所述小桨叶5分为多组,每组所述小桨叶5沿所述搅拌棒2的轴向的同一位置周向设置。交替分布的大桨叶和小桨叶使得流体交替被大桨叶和小桨叶搅拌,提高搅拌的效果。优选的,所述大桨叶4的搅拌部相对于助流部在周向上的方向与所述小桨叶5的搅拌部相对于助流部在周向上的方向相反。这种设置方式使得在同一转向时,大桨叶和小桨叶的扰流效果是相反的,这增强了流体在搅拌时的流动性弥补了两层大桨叶之间的搅拌、切割和抬升的不足,进一步提高搅拌效果。优选的,所述小桨叶5的助流部的宽度L2与搅拌部的宽度L1的比值为1/4-1/3;所述大桨叶4的助流部的宽度L2与搅拌部的宽度L1的比值为1/4-1/3;这使得助流部在扰流的同时避免了因尺寸过大导致的较大阻力影响最终转速。为搅拌玻璃液等流体,所述搅拌棒2、大桨叶4和小桨叶5由铂金或铂合金制成,所述大桨叶4和小桨叶5均与所述搅拌棒2焊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搅拌设备,包括搅拌桶1、驱动装置和本技术的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搅拌桶1中并通过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而绕所述搅拌棒2的轴线转动。其中,驱动装置可以为各种适当形式,只要带动搅拌棒2转动即可,例如可以为电机。该搅拌设备利用上述带有助流部的搅拌装置会产生较好的搅拌效果。大桨叶4和搅拌桶1之间留出空隙;在搅拌装置搅拌时,避免了在搅拌过程中因它们距离过近导致搅拌桶1内壁一侧冲击过大;大桨叶4的转动可以带动相应范围的流体流动,因此并不需要距离过近。优选的,大桨叶4距离搅拌棒2轴心距离的最远端与搅拌桶1内壁距离为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棒(2)和固定连接在搅拌棒(2)的桨叶,所述桨叶包括用于搅拌流体的搅拌部和用于沿所述搅拌棒(2)的轴向抬升或压低流体的助流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棒(2)和固定连接在搅拌棒(2)的桨叶,所述桨叶包括用于搅拌流体的搅拌部和用于沿所述搅拌棒(2)的轴向抬升或压低流体的助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部和助流部沿所述桨叶的转动周向连续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部为平板状,所述助流部为相对于所述搅拌部弯折的平板状或者从所述搅拌部弯曲的弯板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流部为平板状,所述助流部与所述搅拌部的夹角为150-175°;或者,所述助流部为弧形的弯板状,所述助流部的弧形弦长与所述搅拌部的夹角为150-17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流部为平板状,所述助流部与所述搅拌部的夹角为162-16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流部为弧形的弯板状,所述助流部的弧形弦长与所述搅拌部的夹角为162-168°。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包括多个大桨叶(4)和多个小桨叶(5),所述小桨叶(5)的最外部距离所述搅拌棒(2)轴心的距离小于所述大桨叶(4)的最外部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红星
申请(专利权)人:东旭锦州精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