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圆锥破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锥主机驱动机构的支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调节支撑机构,支撑架一侧设有护罩,护罩内设有空腔,护罩包括上壳体和与下壳体,上壳体后端面上部开设有贯穿下端面的第一通孔,上壳体前端面下部开设有贯穿下端面的第一半孔,下壳体前端面上部开设有贯穿上端面的第二半孔,上壳体与下壳体可拆卸的连接并使第一半孔与第二半孔合并形成有第二通孔,护罩左右两侧均设有安装架并通过安装架安装于支撑架上,上壳体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观察口,观察口处设有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新颖,稳定可靠,护罩采用分体式结构,装配简易灵活,同时便于调节皮带张紧及观察皮带张紧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锥主机驱动机构的支撑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圆锥破碎设备
,具体的涉及一种圆锥主机驱动机构的支撑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圆锥破碎主机一般用作中级破碎,以生产中等级产品,如路基骨料或铁路稳定层石料,或是为粉磨工序提供原材料,其应用范围广泛,从坚硬和有磨蚀作用的岩石到软质的采石场。现有的固定式圆锥破碎主机通常是由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皮带直接带动圆锥破碎主机的运转,现有的驱动电机通常是安装在固定式的平台上,从而需要安装额外的皮带张紧机构对传动皮带进行张紧,使得整体结构更为复杂,另外,由于安全的考虑,通常在主动带轮、传动皮带和从动带轮处罩设有护罩,然而,现有的护罩通常是一体式结构,整体较为笨重,安装较为不便,也不利于后续的拆卸检修,同时,现有的护罩上没有设置观察口,无法直接观察传动皮带的张紧度并做及时的调整,也无法方便的观察从动带轮和主动带轮的使用情况,此外,护罩整体固定较不稳定,当设备工作产生振动时,护罩也会随着一同抖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体结构新颖,稳定可靠,护罩采用分体式结构,装配简易灵活,同时便于调节皮带张紧以及观察皮带张紧度的一种圆锥主机驱动机构的支撑防护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圆锥主机驱动机构的支撑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用于安装驱动电机并调节皮带张紧的调节支撑机构,支撑架一侧还设有护罩,护罩内设有用于容纳皮带、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空腔,护罩包括上壳体和与下壳体,上壳体后侧端面上部开设有贯穿下端面的第一通孔,上壳体前侧端面下部开设有贯穿下端面的第一半孔,下壳体前侧端面上部开设有贯穿上端面的第二半孔,上壳体与下壳体可拆卸的连接并使第一半孔与第二半孔合并形成有第二通孔,护罩左右两侧均设有安装架并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于支撑架上,上壳体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观察口,观察口处设有盖板。进一步的,上壳体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前侧板和第一后侧板,第一前侧板与第一后侧板边沿之间固定设有呈U型状的第一围板且三者之间合围形成有向下敞开的第一内腔,下壳体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二前侧板和第二后侧板,第二前侧板与第二后侧板边沿之间固定设有呈U型状的第二围板且三者之间合围形成有向上敞开的第二内腔。进一步的,第一前侧板上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一内腔相连通的散热孔。进一步的,第二围板上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二内腔相连通的长槽孔。进一步的,盖板的上端与第一围板可转动的连接,盖板的下端设有卡槽,第一围板上设有与卡槽相卡接配合的卡块。进一步的,卡块为与第一围板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栓。进一步的,上壳体下端边沿处固定设有第一连接板,下壳体上端边沿处固定设有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螺栓组件进行连接。进一步的,上壳体左右两侧的第一围板上均固定设有侧锁板,支撑架一侧固定设有相对应的两个安装板,安装架的一端与侧锁板相连接且另一端与安装板相连接。进一步的,护罩与支撑架之间还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为两个并对称设于护罩的左右两侧,固定板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相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相连接,第一连接件固定设于上壳体上部,第二连接件固定设于上支撑架上。进一步的,调节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和四个支撑螺杆,支撑板的四个角处均开设有螺栓孔,四个支撑螺杆固定安装于支撑架上并穿设于相对应的螺栓孔内,四个支撑螺杆上均螺纹连接锁紧螺母和调整螺母,锁紧螺母设于支撑板上端,调整螺母设于支撑板下端。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圆锥主机驱动机构的支撑防护装置整体结构新颖,稳定可靠,护罩采用上壳体与下壳体相结合的分体式结构,通过第一通孔的设置,便于上壳体从上往下罩设于主动带轮及皮带上,通过第一半孔与第二半孔的设置,便于下壳体从下往上罩设于从动带轮与皮带上并与上壳体进行连接,护罩的整体装配更为简易灵活,通过调节支撑机构的设置,在对驱动电机提供支撑的同时也便于调节皮带的张紧,通过观察口的设置,可方便观察皮带的张紧度以及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的使用情况,便于及时维护与保养,安装架安装方便,可对护罩起到稳定的支撑固定作用,通过散热孔的设置,有利于护罩整体的散热通风,通过长槽孔的设置,可方便护罩内的清灰排水,避免护罩内积水积灰而影响皮带的正常传动,通过固定板的设置,可对上壳体的上部进一步起到加固作用,使得上壳体整体结构更为稳定,避免上壳体在设备工作时的抖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圆锥主机驱动机构的支撑防护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上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下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2-调节支撑机构;21-支撑板;22-支撑螺杆;23-锁紧螺母;24-调整螺母;3-护罩;31-上壳体;311-第一前侧板;312-第一后侧板;313-第一围板;314-第一通孔;315-第一半孔;316-观察口;317-第一内腔;318-散热孔;319-第一连接板;32-下壳体;321-第二前侧板;322-第二后侧板;323-第二围板;324-第二半孔;325-第二通孔;326-第二内腔;327-长槽孔;328-第二连接板;4-安装架;41-侧锁板;42-安装板;5-盖板;51-卡槽;52-锁紧螺栓;6-螺栓组件;7-固定板;71-第一连接件;72-第二连接件;8-驱动电机;81-皮带;82-从动带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圆锥主机驱动机构的支撑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上设有用于安装驱动电机8并调节皮带81张紧的调节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架1一侧还设有护罩3,所述护罩3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皮带81、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82的空腔,所述护罩3包括上壳体31和与下壳体32,所述上壳体31后侧端面上部开设有贯穿下端面的第一通孔314,所述上壳体31前侧端面下部开设有贯穿下端面的第一半孔315,所述下壳体32前侧端面上部开设有贯穿上端面的第二半孔324,所述上壳体31与所述下壳体32可拆卸的连接并使所述第一半孔315与所述第二半孔324合并形成有第二通孔325,所述护罩3左右两侧均设有安装架4并通过所述安装架4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1上,所述上壳体31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观察口316,所述观察口316处设有盖板5。所述护罩3采用所述上壳体31与所述下壳体32相结合的分体式结构,通过所述第一通孔314的设置,便于所述上壳体31从上往下罩设于所述主动带轮及所述皮带81上,通过所述第一半孔315与所述第二半孔324的设置,便于所述下壳体32从下往上罩设于所述从动带轮82与所述皮带81上并与所述上壳体31进行连接,所述护罩3的整体装配更为简易灵活,此外,当需要对所述皮带81进行拆卸更换或对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82进行保养时,也方便对所述下壳体32及所述上壳体31进行拆卸,整个拆卸过程简单,省时省力,通过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锥主机驱动机构的支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用于安装驱动电机并调节皮带张紧的调节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架一侧还设有护罩,所述护罩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皮带、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空腔,所述护罩包括上壳体和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后侧端面上部开设有贯穿下端面的第一通孔,所述上壳体前侧端面下部开设有贯穿下端面的第一半孔,所述下壳体前侧端面上部开设有贯穿上端面的第二半孔,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可拆卸的连接并使所述第一半孔与所述第二半孔合并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护罩左右两侧均设有安装架并通过所述安装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上壳体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处设有盖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锥主机驱动机构的支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用于安装驱动电机并调节皮带张紧的调节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架一侧还设有护罩,所述护罩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皮带、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空腔,所述护罩包括上壳体和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后侧端面上部开设有贯穿下端面的第一通孔,所述上壳体前侧端面下部开设有贯穿下端面的第一半孔,所述下壳体前侧端面上部开设有贯穿上端面的第二半孔,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可拆卸的连接并使所述第一半孔与所述第二半孔合并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护罩左右两侧均设有安装架并通过所述安装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上壳体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处设有盖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锥主机驱动机构的支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前侧板和第一后侧板,所述第一前侧板与所述第一后侧板边沿之间固定设有呈U型状的第一围板且三者之间合围形成有向下敞开的第一内腔,所述下壳体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二前侧板和第二后侧板,所述第二前侧板与所述第二后侧板边沿之间固定设有呈U型状的第二围板且三者之间合围形成有向上敞开的第二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锥主机驱动机构的支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侧板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内腔相连通的散热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锥主机驱动机构的支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围板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二内腔相连通的长槽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锥主机驱动机构的支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华君,江小辉,庄韵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