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不老竹笋培育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8 阅读:4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不老竹笋培育法,通过在嫩竹笋上套上长达2-3m的黑色塑料管的简单办法,使单株竹笋的产量提高7-10倍,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采伐竹笋与育成竹之间的矛盾,使竹林的培育与产出形成良性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竹笋培育
,特别涉及一种不老竹笋的培育技术。
技术介绍
随着竹笋节间长度的日益增长,当竹笋基部外周的笋壳包不住嫩竹表皮时,其暴露部分即开始纤维性老化。为了延长竹笋的采收期并提高产量,目前通行的办法是在竹笋基部培土。然而竹林中土壤中的竹须根密如蛛网,取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若采用林外运土,不仅费工费时,还会伤害林外田土结构,而增加的收益却十分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老竹笋培育法,以大幅度提高单株嫩笋的产量。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针对成竹直径大于6cm的大型竹的竹笋,当露出地表的竹笋尚无老化迹象时,用比竹笋基部直径大1-2cm、厚度0.4-0.6mm、长2-3m的黑色聚乙烯塑料管将竹笋套住,塑料管的下口与地表接触,并用土将口沿密封遮光,管的上口内填塞一块厚7cm,直径比管口大2cm的黑色塑料海绵,塑料海绵上表面与塑料管上端口相平,当观察到海绵高出塑料管口1-3cm时,将竹笋自其基部切下,退掉塑料管。 采用上述方案能收到如下显著效果 1、由于竹笋是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生长,所以不会老化,由于塑料管长达2-3m,故能使竹笋的单株产量提高7-10倍。 2、采竹笋与育成竹历来是一对不好解决的矛盾,采用本法后,在维持原竹笋产量的情况下,能大幅度减少竹笋的采伐量,而大幅度增加的新成竹又为下一年竹笋的高产奠定了基础,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3、在塑料管上端填塞黑色塑料海绵,使管内既透气、又遮光,还使管口的封闭操作简单化。 4、本方案在观察到塑料海绵高出上管口时采伐竹笋,既能避免竹笋穿出管口曝光,又能确保竹笋的预期长度。 5、退下的塑料管能重复使用3-4年,所以成本极低。 6、用目前公知的塑料挤出成型技术生产本方案的塑料管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老竹笋培育法,其特征是:针对成竹直径大于6cm的大型竹的竹笋,当露出地表的竹笋尚无老化迹象时,用比竹笋基部直径大1-2cm、厚度0.4-0.6mm、长2-3m的黑色聚乙烯塑料管将竹笋套住,塑料管的下口与地表接触,并用土将口沿密封遮光,管的上口内填塞一块厚7cm,直径比管口大2cm的黑色塑料海绵,塑料海绵上表面与塑料管上端口相平,当观察到海绵高出塑料管口1-3cm时,将竹笋自其基部切下,退掉塑料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老竹笋培育法,其特征是针对成竹直径大于6cm的大型竹的竹笋,当露出地表的竹笋尚无老化迹象时,用比竹笋基部直径大1-2cm、厚度0.4-0.6mm、长2-3m的黑色聚乙烯塑料管将竹笋套住,塑料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德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