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林下繁育野生人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80 阅读:4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落叶松林下繁育野生人参方法包括:1.选择栽植地,包括坡向、郁闭度、坡度和土壤;2.场地清理,包括清除枯枝害杂草和间伐;3.选择种籽品种及质量及农残检验;4.催芽方法,包括催芽场地、催芽箱规格、浸种装箱、催芽期间的管理和裂口种籽冬贮;5.播种方法,包括播种时期及方法;6.田间管理,以免耕法为主,并调整光照强度。经检验本发明专利技术落叶松林地繁育出的人参的质量标准达到GB/T18765-2002野山参分等质量标准。本发明专利技术人参繁育方法是利用落叶松林地资源,通过人工繁育,使繁育出的人参具有野生人参的品质,使野生人参资源人为得以补充,可实现落叶松林和人参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对人参丰产林木繁茂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参繁育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自然环境为落叶松林地繁育野生人参的方法。
技术介绍
落叶松林和人参是我国东北山区的两大经济产业。多年来,在这两大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种植人参需要砍林挤占林业用地,而保护森林又限制了种植人参,结果林业和人参的发展都受到了影响。主要原因在于没有落叶松林下繁育人参技术,无法科学的进行林地生产和人参生产,使两大产业变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落叶松林在山区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人参的生产和 森林同样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研究落叶松林下繁育技术,对落叶松林和人参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实现人参丰产林木繁茂具有重大意义。 野生人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十分稀少,价格昂贵,其产品集保健治疗免疫功效于一身,市场前景广阔。由于大量的资源被开发利用,天然阔叶林地可开发利用面积在不断减少,野生资源已经处在濒危状态,如何能使野生人参资源人为得以补充,利用落叶松林地培育野生人参,是一个新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落叶松林下繁育野生人参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落叶松林地,通过人工繁育技术,使繁育出的人参达到野生人参的品质标准。 本专利技术落叶松林下繁育野生人参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选择栽植地 坡向为各种坡向的林地;其中,以北坡为最好,其次是东坡;选用南、西坡林地,以郁闭度大些为好; 郁闭度为0.7-0.9树干高、树冠大,遮光均匀、立木分布均匀的林地; 坡度排水良好的5~35度的山坡林地;其中,排水良好的10~25度的山坡林地为最好;栽参时利用坡地的上二分之一部位; 土壤土壤农残含量达到GB15168-1995标准,腐殖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有团粒结构,疏松不粘,具有较好的通风、透水、保水性能的肥沃土壤;土壤为微酸或中性,PH值为5.5~7.0,磷钾肥含量较多;表土有10-15厘米厚疏松的黑腐殖土,底土为黄土或砂土的土壤; 林龄10-35年; (2)场地清理 通过间伐林木调整林份郁闭度;清除枯枝朽木;清除有害杂草; (3)选择种籽品种及质量 种籽品种选择“长脖”、“圆膀圆芦”和“二马牙”; 种籽质量种籽农残含量达到GB/T18765-2002标准;以人参种籽千粒重、饱满度、种籽净度、种籽生活力、种籽含水量为依据,种籽具有正常种籽的色泽、气味,并无病粒;①筛选淘汰小粒常规采收的种籽,经过筛选,把小籽种籽全部清除,千粒种籽重达到28.7-30.4克;②风选淘汰瘪粒常规采收的种籽,经过风选,淘汰部分瘪粒;③水选淘汰秕粒用水浸泡一昼夜,饱满种籽吸水后下沉水中,秕粒漂浮在水上,将其漂除,经过水选淘汰秕粒; (4)催芽方法 箱槽式人工催芽包括利用木箱、木槽或砖砌的槽形床形式,应符合如下技术条件 催芽场地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清除表土,周围挖好排水沟,留出晒种场,夹好防风障; 催芽箱规格在整理好的场地上,放置催芽箱或床框;框高40厘米,宽90-100厘米,长度根据种籽数量而定;木框周围用土培严塌实,然后将过筛的细砂土铺在地层8-12厘米厚,再装种子和沙土混合物18-22厘米厚,按1∶3重量比,最后在上面覆盖10厘米厚沙土; 浸种装箱处理前,为使干种籽充分吸水,先用冷水浸泡一昼夜,捞出稍微晾至种籽表面无水,再用过筛腐殖土加砂,按1∶2重量比,再按种籽1重量份,砂土3重量份混拌均匀,装入框内,平整后覆盖10厘米厚沙土; 催芽期间的管理①搭棚为防止强光暴晒和雨水进入箱内,要架设东西走向,北高南低的阴棚,防止积水;②倒种催芽期间,要定期倒种,使箱内上下层温度和水份一致,保持通风;裂口每隔10-15天倒种一次,裂口后每隔7-10天倒种一次;③调水浇水调节种层水份;在倒种前一天浇水,浇水量以渗透到种层三分之一处为度,次日倒种;如果用纯砂催芽,砂子含水量不超过15%;用腐殖土加砂催芽,含水量为20%-30%;纯腐殖土催芽含水量为30%-40%;④调温催芽的温度为18-20℃;裂口后保持温度14-16℃; 裂口种籽冬贮完成种胚形态后熟的种籽,要欲翌年春播,须在封冻前选择背阴高燥场地,挖一个坑窑,窑底用木头或石头垫起,将种子箱放入窑内,箱口高出床面15厘米,上盖薄膜,培土30厘米踏实;待土壤封冻后,再盖一层锯末或落叶浇适量水,冻结后再用帘子压好,周围挖好排水沟,防止挑花侵入,翌春取出播种; (5)播种方法 播种时期分为春播、秋播二个播期;4月中、下旬,当土壤解冻后,进行春播播种;春播催芽籽,当年出苗;若播干籽,翌年春出苗,需要进行田间管理;秋播播期在10月上旬、下旬,播种催芽种籽; 播种方法包括点播、条播和撒播;①点播在床面上用压穴器一器挨一器的压穴;每穴种1-3粒种籽,覆土3-5厘米;春播的,覆土后轻轻压一下,使土壤和种籽紧密结合;秋播的,覆土后要盖落叶压土防寒;点播密度依据育苗年限和土壤肥力程度选定;②条播在床面上按行距要求开成5厘米深的平底沟,将种籽均撒在沟内;或用特制的条播器,平放于床面上,把种籽撒在播幅内,覆土3-5厘米;采用行距10厘米,播幅5厘米条播;或采用行距5厘米,播幅5厘米或单行条播的;③撒播在做好的参床中间,按覆土用量将覆土取出,等距等量堆放在参床两侧,然后用木耙把床面土推向床边,搂平床底,做成5厘米左右深的床槽;要求床边要齐,槽底要平,中间略高,两边稍低,呈鏊面形;将种籽均匀撒在槽内,覆土5厘米;播后将床面搂平,略呈鏊面形,上盖一层落叶或无籽杂草,再压上8-12厘米厚土,保护种籽越冬; (6)田间管理 主要采取免耕方法,即不浇水、不施肥、不打药,适时除草; 通过间伐林木和树木修枝措施实现合理调整光照和温度;野生人参生育中适宜的温度范围是光合作用所需适温为20-22℃;土壤的适温为16-18℃;当土壤温度超过20℃时极易发生斑点病。 经检验本专利技术落叶松林地繁育出的人参的质量标准达到GB/T18765-2002野山参分等质量标准。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人参繁育方法是利用落叶松林地资源,通过人工培育,繁育出的人参具有野生人参的品质,使野生人参资源人为得以补充,可实现落叶松林和人参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对人参丰产林木繁茂具有重大意义。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落叶松林下繁育野生人参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一.栽植地的选择 野生人参养植地要求条件较高,因为很多条件靠林地自然环境提供,所以通过林地选择,使林地的自然条件符合人参生物学特性要求。选择林地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1.坡向各种坡向的林地,均可栽参。以背阴坡(北坡)为最好,其次是东坡。选用南、西坡林地,以郁闭度大些为好。郁闭度过小而受风害的西坡不适合栽参。因为春、秋风大,夏季阳光强,不利于人参生育。 2.郁闭度0.7-0.9,以树干高、树冠大,遮光均匀的林地为好。立木分布均匀。立木分布不均匀,有大片暴光的林下不能用来栽参。 3.坡度排水良好,不积水的5~35度的山坡林地均可栽参。以10~25度间的林地为最好,不积水,又有保水能力。坡度过大,水土流失,易造成干旱。坡度过小,易积水,引起烂根。栽参时最好利用坡地的上二分之一部位,山坡下部因水分过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落叶松林下繁育野生人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选择栽植地坡向:为各种坡向的林地;郁闭度:为0.7-0.9,选择树干高、树冠大,遮光均匀、立木分布均匀的林地;坡度:排水良好的5~35度的山坡林地;栽参时利用坡地的上二分之一部位;土壤:土壤农残含量达到GB15168-1995标准,腐殖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有团粒结构,疏松不粘,具有较好的通风、透水、保水性能的肥沃土壤;土壤为微酸或中性,PH值为5.5~7.0,磷钾肥含量较多;表土有10-15厘米厚疏松的黑腐殖土,底土为黄土或砂土的土壤;林龄:10-35年;(2)场地清理通过间伐林木调整林份郁闭度;清除枯枝朽木;清除有害杂草;(3)选择种籽品种及质量种籽品种:选择“长脖”、“圆膀圆芦”和“二马牙”;种籽质量:种籽农残含量达到GB/T18765-2002标准;以人参种籽千粒重、饱满度、种籽净度、种籽生活力、种籽含水量为依据,种籽具有正常种籽的色泽、气味,并无病粒;①筛选淘汰小粒,千粒种籽重达到28.7-30.4克;②风选淘汰瘪粒;③水选淘汰秕粒;(4)催芽方法箱槽式人工催芽包括利用木箱、木槽或砖砌的槽形床形式,应符合如下技术条件:催芽场地: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清除表土,周围挖排水沟,留出晒种场,夹防风障;催芽箱规格:在整理好的场地上,放置催芽箱或床框;框高40厘米,宽90-100厘米,长度根据种籽数量而定;木框周围用土部严塌实,然后将过筛的细砂土铺在地层8-12厘米厚,再装种子和沙土混合物18-22厘米厚,按1∶3重量比,最后在上面覆盖10厘米厚沙土;浸种装箱:处理前,为使干种籽充分吸水,先用冷水浸泡一昼夜,捞出稍微晾至种籽表面无水,再用过筛腐殖土加砂,按1∶2重量比,再按种籽1重量份,砂土3重量份混拌均匀,装入框内,平整后覆盖10厘米厚沙土;催芽期间的管理:①搭棚:为防止强光暴晒和雨水进入箱内,要架设东西走向,北高南低的阴棚,防止积水;②倒种:催芽期间,要定期倒种,使箱内上下层温度和水份一致,保持通风;裂口每隔10-15天倒种一次,裂口后每隔7-10天倒种一次;③调水:浇水调节种层水份;在倒种前一天浇水,浇水量以渗透到种层三分之一处为度,次日倒种;如果用纯砂催芽,砂子含水量不超过15%;用腐殖土加砂催芽,含水量为20%-30%;纯腐殖土催芽含水量为30%-40%;④调温:催芽的温度为18-20℃;裂口后保持温度14-16℃;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落叶松林下繁育野生人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选择栽植地坡向为各种坡向的林地;郁闭度为0.7-0.9,选择树干高、树冠大,遮光均匀、立木分布均匀的林地;坡度排水良好的5~35度的山坡林地;栽参时利用坡地的上二分之一部位;土壤土壤农残含量达到GB15168-1995标准,腐殖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有团粒结构,疏松不粘,具有较好的通风、透水、保水性能的肥沃土壤;土壤为微酸或中性,PH值为5.5~7.0,磷钾肥含量较多;表土有10-15厘米厚疏松的黑腐殖土,底土为黄土或砂土的土壤;林龄10-35年;(2)场地清理通过间伐林木调整林份郁闭度;清除枯枝朽木;清除有害杂草;(3)选择种籽品种及质量种籽品种选择“长脖”、“圆膀圆芦”和“二马牙”;种籽质量种籽农残含量达到GB/T18765-2002标准;以人参种籽千粒重、饱满度、种籽净度、种籽生活力、种籽含水量为依据,种籽具有正常种籽的色泽、气味,并无病粒;①筛选淘汰小粒,千粒种籽重达到28.7-30.4克;②风选淘汰瘪粒;③水选淘汰秕粒;(4)催芽方法箱槽式人工催芽包括利用木箱、木槽或砖砌的槽形床形式,应符合如下技术条件催芽场地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清除表土,周围挖排水沟,留出晒种场,夹防风障;催芽箱规格在整理好的场地上,放置催芽箱或床框;框高40厘米,宽90-100厘米,长度根据种籽数量而定;木框周围用土培严塌实,然后将过筛的细砂土铺在地层8-12厘米厚,再装种子和沙土混合物18-22厘米厚,按1∶3重量比,最后在上面覆盖10厘米厚沙土;浸种装箱处理前,为使干种籽充分吸水,先用冷水浸泡一昼夜,捞出稍微晾至种籽表面无水,再用过筛腐殖土加砂,按1∶2重量比,再按种籽1重量份,砂土3重量份混拌均匀,装入框内,平整后覆盖10厘米厚沙土;催芽期间的管理①搭棚为防止强光暴晒和雨水进入箱内,要架设东西走向,北高南低的阴棚,防止积水;②倒种催芽期间,要定期倒种,使箱内上下层温度和水份一致,保持通风;裂口每隔10-15天倒种一次,裂口后每隔7-10天倒种一次;③调水浇水调节种层水份;在倒种前一天浇水,浇水量以渗透到种层三分之一处为度,次日倒种;如果用纯砂催芽,砂子含水量不超过15%;用腐殖土加砂催芽,含水量为20%-30%;纯腐殖土催芽含水量为30%-40%;④调温催芽的温度为18-20℃;裂口后保持温度14-16℃;裂口种籽冬贮裂口种籽冬季在窑内贮存,翌春取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名李仁李忠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鑫泰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