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器的封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021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振器的封口结构,外油缸内设有内油缸,内油缸内设有活塞杆;外油缸上部套设有导向封口器,导向封口器下部插入内油缸内上部,导向封口器中部插入外油缸内上部与内油缸外上部形成的空间内,导向封口器上部套设于外油缸上部处;活塞杆穿过导向封口器的贯通孔;内油缸上部侧壁上设有第一油通道,内油缸上部外侧壁与外油缸上部内侧壁间的空隙形成第二油通道,内油缸上部外侧壁与外油缸内侧壁之间连有环形连接座,连接座处于第二油通道下方处,连接座上开有多个贯穿连接座上下表面的油孔,多个油孔形成第三油通道,内油缸下部外侧壁与外油缸下部内侧壁间的空隙形成第四油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减振器装配时工序简单,且减振效果好。

Sealing structure of shock absor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振器的封口结构
本技术属于减振器
,具体涉及一种减振器的封口结构。
技术介绍
减震器是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的器具,当车架与车桥作往复相对运动时,减振器中的活塞在缸筒内也作往复运动,则减振器壳体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内腔通过一些窄小的孔隙流入另一内腔,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及液体分子内摩擦便形成对振动的阻尼力,使车身和车架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而被油液和减振器壳体所吸收,然后散到大气中。现有技术中的减振器中,除了导向封口器之外,还需要在外油缸外设置额外的保护套,因而减振器的零件较多,进而减振器在装配时工序复杂,且现有技术中的减振器中,内油缸内的油液一般通过一个油液通道直达外油缸内,这样油液从内油缸向外油缸流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且油液从外油缸向内油缸流动时受到的阻力也较小,进而减振器的减振效果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减振器的封口结构,该减振器只有导向封口器,并不需要在外油缸外设置额外的保护套,进而该减振器在装配时工序简单,且该减振器的减振效果好。为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振器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且呈圆筒形的外油缸,外油缸内中部设有竖直且呈圆筒形的内油缸,内油缸顶端水平高度低于外油缸顶端水平高度,内油缸内中部设有竖直活塞杆,活塞杆顶端位于外油缸顶端上方处;外油缸上部固定套设有竖直且中部开设竖直贯通孔的导向封口器,导向封口器下部插入内油缸内上部,导向封口器中部插入外油缸内上部与内油缸外上部形成的空间内,导向封口器上部套设于外油缸上部处,且导向封口器与内油缸接触处密封固定连接,导向封口器与外油缸接触处密封固定连接,导向封口器中部外侧壁呈锯齿状,且导向封口器中部外侧壁与外油缸上部内侧壁紧密贴合;活塞杆穿过导向封口器的贯通孔,活塞杆外侧壁与贯通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器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且呈圆筒形的外油缸,外油缸内中部设有竖直且呈圆筒形的内油缸,内油缸顶端水平高度低于外油缸顶端水平高度,内油缸内中部设有竖直活塞杆,活塞杆顶端位于外油缸顶端上方处;外油缸上部固定套设有竖直且中部开设竖直贯通孔的导向封口器,导向封口器下部插入内油缸内上部,导向封口器中部插入外油缸内上部与内油缸外上部形成的空间内,导向封口器上部套设于外油缸上部处,且导向封口器与内油缸接触处密封固定连接,导向封口器与外油缸接触处密封固定连接,导向封口器中部外侧壁呈锯齿状,且导向封口器中部外侧壁与外油缸上部内侧壁紧密贴合;活塞杆穿过导向封口器的贯通孔,活塞杆外侧壁与贯通孔内侧壁接触处密封连接,且活塞杆沿贯通孔上下伸缩;内油缸上部侧壁上设有第一油通道,内油缸上部外侧壁与外油缸上部内侧壁间的空隙形成第二油通道,内油缸上部外侧壁与相应位置处的外油缸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有环形连接座,连接座内侧壁与相应位置处的内油缸外侧壁紧密贴合,连接座外侧壁与相应位置处的外油缸内侧壁紧密贴合,连接座处于第二油通道下方处,且连接座上开有多个贯穿连接座上下表面的油孔,多个油孔形成第三油通道,内油缸下部外侧壁与外油缸下部内侧壁间的空隙形成第四油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器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导向封口器下部外侧壁与内油缸上部内侧壁接触处密封固定连接,导向封口器中部内侧壁与内油缸上部外侧壁接触处密封固定连接,导向封口器下部外侧壁和导向封口器中部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超程周俭张德瑞樊晓良王冰邢建国孙兆山王旭彬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威奥斯图车辆减振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