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2859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前模A板、后模B板、顶针板、斜顶杆、斜顶块和万向滑座,所述后模B板的顶部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导轨,所述斜顶块沿水平方向延伸出有一导杆,所述导杆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导轨滑动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斜顶块可上下位移地设置于所述后模B板上,所述前模A板的底面、所述凸起部的顶面和所述斜顶块的顶面合围形成有注塑腔,所述后模B板上设置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贯穿所述后模B板,所述万向滑座滑动设置于所述顶针板上,所述斜顶杆转动设置于所述万向滑座上,所述斜顶杆滑动插入所述连通孔并转动连接所述斜顶块。本技术方案用于解决现有注塑模具难以实现一些倒扣结构产品的注塑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
本技术属于注塑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采用注塑成型是很多汽车上塑胶零部件的一种较为常见的成型方法,然而,由于汽车上的各部件之间通常设置有卡扣结构,以对各部件之前的连接位置关系进行预固定,便于螺钉等其他固定结构的安装,故在汽车注塑部件上通常设置有倒扣结构,尤其是在面板类结构的边缘内外侧,在注塑完成后如何实现注塑产品与模具的分离是本领域一直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倒扣结构的存在,使得注塑产品难以与模具脱离,强行分离容易导致倒扣结构的折断,现有的解决方式主要是通过模具优化设计使模具分离方向与注塑产品的倒扣结构相匹配,避免分离时与倒扣结构之间的干涉,对模具的设计要求较高,也难以实现一些多倒扣结构的产品的注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以解决现有注塑模具难以实现一些倒扣结构产品的注塑的问题,该注塑模具能够有效实现模具和注塑产品的分离,避免折断倒扣结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前模A板、后模B板、顶针板、斜顶杆、斜顶块和万向滑座,所述前模A板可上下位移地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A板、后模B板、顶针板、斜顶杆、斜顶块和万向滑座,所述前模A板可上下位移地设置于所述后模B板的顶部,所述后模B板的顶部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包括第一竖直部、倾斜部和第二竖直部,所述第一竖直部、所述倾斜部和所述第二竖直部沿上至下依次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斜顶块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凸起部的侧壁,所述斜顶块沿水平方向延伸出有一导杆,所述导杆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导轨滑动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斜顶块可上下位移地设置于所述后模B板上,所述前模A板下移至所述后模B板的顶部时,所述前模A板的底面、所述凸起部的顶面和所述斜顶块的顶面合围形成有注塑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A板、后模B板、顶针板、斜顶杆、斜顶块和万向滑座,所述前模A板可上下位移地设置于所述后模B板的顶部,所述后模B板的顶部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包括第一竖直部、倾斜部和第二竖直部,所述第一竖直部、所述倾斜部和所述第二竖直部沿上至下依次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斜顶块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凸起部的侧壁,所述斜顶块沿水平方向延伸出有一导杆,所述导杆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导轨滑动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斜顶块可上下位移地设置于所述后模B板上,所述前模A板下移至所述后模B板的顶部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合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誉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