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塑料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2858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塑料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的正下方设置有下模座,且下模座顶面的拐角处通过导向杆与上模座滑动连接,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的相向面分别通过模板固定板连接有上模板和下模板。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上模板和下模板内部分别开设有调温用介质腔,水箱的调温溶液通过导液管导入上模板的介质腔,调温溶液在连通管的作用下,由上模板介质腔流入下模板的介质腔中,然后通过回流管流入水箱中,如此形成调温溶液的一个循环,能够循环式快速为上模板和下模板升温或降温,相比较于传统调温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调温溶液滞留在介质腔中,造成模板调温效果短暂、不及时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塑料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新型塑料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专利号CN208197426U公开了一种新型塑料注塑模具,能够实现下模板和上模板的同时冷却或者加热,但是,该方案中介质腔的介质不能够构成一个循环,从而导致介质降温或升温效率低。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塑料注塑模具,具备调温效果好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调温效果好的优点,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塑料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的正下方设置有下模座,且下模座顶面的拐角处通过导向杆与上模座滑动连接,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的相向面分别通过模板固定板连接有上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塑料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10),所述上模座(1)的正下方设置有下模座(10),且下模座(10)顶面的拐角处通过导向杆(8)与上模座(1)滑动连接,所述上模座(1)和下模座(10)的相向面分别通过模板固定板(7)连接有上模板(9)和下模板(11),且上模板(9)和下模板(11)的内部均开设有介质腔(15),所述下模座(10)的侧壁面安装有水箱(4),且水箱(4)的顶面分别通过导液管(2)和回流管(3)与上模板(9)和下模板(11)的介质腔(15)贯通连接,所述上模板(9)的介质腔(15)开口通过连通管(13)与下模板(11)介质腔(15)开口贯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塑料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10),所述上模座(1)的正下方设置有下模座(10),且下模座(10)顶面的拐角处通过导向杆(8)与上模座(1)滑动连接,所述上模座(1)和下模座(10)的相向面分别通过模板固定板(7)连接有上模板(9)和下模板(11),且上模板(9)和下模板(11)的内部均开设有介质腔(15),所述下模座(10)的侧壁面安装有水箱(4),且水箱(4)的顶面分别通过导液管(2)和回流管(3)与上模板(9)和下模板(11)的介质腔(15)贯通连接,所述上模板(9)的介质腔(15)开口通过连通管(13)与下模板(11)介质腔(15)开口贯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塑料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4)、导液管(2)和回流管(3)共设有两组,且两组水箱(4)、导液管(2)和回流管(3)关于下模座(10)竖直中线对称,所述导液管(2)的表面连接有伸缩软管(14),且导液管(2)与水箱(4)连接处安装有加压机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成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峰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