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的二次分段顶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6691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的二次分段顶出装置,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使得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其包括活动设置在定模与底座之间的第一顶板,第一顶面靠近定模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顶针和第一司筒;活动设置在第一顶板与定模之间的第二顶板,第二顶板与第一顶针之间具有间隙,第二顶板靠近定模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顶针和第二司筒,第二顶针伸入型芯内。注塑模具上设置有拉杆,且拉杆与动模之间设置有开闭器组件。采用第一顶针与第二顶针相结合的方式,在能够保证将产品顶出的同时,从而有效减少了第一顶针与第二顶针移动的距离,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司筒出现断裂的现象,不需要花费时间去维修,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

Secondary sectional ejection device of injection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模具的二次分段顶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二次分段顶出装置。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注塑产品脱模是注塑成型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质量,要切实可靠的让产品从模具中顶出,同时在合模时,要保证他不会与其他零件干涉,并回复原位,以便进行下一个循环。在用模具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产品脱模时,需要司筒和顶针同时顶出,为了保证易于顶出,需要顶出较长的距离。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919120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键盘键帽射出成型模具,包括对应设置的前模板与后模板,前模板内设置有母模仁,在后模板内安装有公模仁,在母模仁与公模仁之间形成有与产品形状相适应的产品型腔,在公模仁的中心设置有公模镶针,且该公模镶针的上端伸入所述母模仁开设的流道中,在公模仁下方的所述后模板内还安装有与产品型腔相配合使用的脱模模块,后模板的下端连接有承板,该承板的底部通过模脚固定连接有底板,在模脚内设置有与脱模模块相配合使用的顶针模块与顶块结构。当注塑完成后,通过顶块结构、顶针模块与脱模模块能够一次性将产品顶出。但是,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将产品从上述的模具中取出时,为了保证易于顶出,需要顶出较长的距离,但当顶出太长时,因司筒前段较薄而容易出现断裂的现象,需要花费时间去更换维修,从而使得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二次分段顶出装置,其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二次分段顶出装置,该注塑模具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动模、定模以及底座,所述动模与定模之间共同设置有用于注塑产品成型的型芯,该二次分段顶出装置包括:活动设置在定模与底座之间的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靠近定模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顶针和第一司筒;活动设置在第一顶板与定模之间的第二顶板,所述第二顶板与第一顶针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顶板靠近定模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顶针和第二司筒,所述第二顶针伸入型芯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注塑完成后,首先使得动模脱离定模,然后驱动第一顶板与第一顶针向上移动,在第一顶板与第一顶针向上移动时会带动第二顶板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第二顶针向上移动并将产品顶出。采用第一顶针与第二顶针相结合的方式,在能够保证将产品顶出的同时,从而有效减少了第一顶针与第二顶针移动的距离,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司筒出现断裂的现象,不需要花费时间去维修,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顶板与底座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动模与定模上共同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与连接板相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定模相连接,所述拉杆上设置有卡钩,所述卡钩设置在第一顶板与连接板之间且与第一顶板相抵,所述拉杆与动模之间设置有开闭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模向上移动脱离定模时,会带动拉杆向上移动,且拉杆上的卡钩与第一顶板相抵,从而能够带动第一顶板向上移动,且从而能够带动第二顶板向上移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顶板与定模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顶板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第二弹簧压缩,在第二顶板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弹簧压缩。将产品取出后,动模向下移动与定模相贴合,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能够便于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恢复至初始位置,从而能够达到便于复位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开闭器组件包括固定块、拨杆、勾紧杆以及滑块,所述固定块设置在动模上,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与拨杆滑动配合的拨动槽、与勾紧杆滑动配合的勾紧槽以及与滑块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拨杆与勾紧杆均呈竖直设置,所述拨杆的底端与拉杆相连接,所述勾紧杆的顶端与动模相连接;所述拨杆的侧壁上且位于远离拉杆的端部设置有凸块,所述勾紧杆的侧壁且位于远离定模的端部设置有勾头;所述滑块的一端与拨杆相抵,所述滑块的另一端与滑槽之间设置有用于向滑块施加朝向拨杆方向作用力的弹性件,所述滑块的中部设置有与勾紧杆相配合的勾槽,所述拨杆的顶端设置有用于与滑块卡嵌配合的固定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模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勾紧杆向上移动,由于勾头与滑块相抵,从而带动固定块与脱料板向上移动,且滑块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与凸块相抵,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力下,滑块在滑槽内向远离凸块的一端移动,当滑块与拨杆卡嵌配合时,从而能够带动拨杆与拉杆向上移动,从而带动第一顶板以及第二顶板向上移动。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抵接块,所述抵接块设置在滑块靠近拨杆的一端,所述抵接块呈半球状设置,所述凸块上设置有供抵接块伸入的抵接槽,所述抵接槽呈与抵接块相适配的半球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抵接块伸入抵接槽内,能够进一步增加滑块与拨杆的连接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凸块呈梯形设置,所述凸块的底面与拨杆相连接,所述勾头呈矩形设置,所述勾头的宽度大于勾紧杆的宽度,所述勾头远离勾紧杆的端部设置有缺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凸块呈梯形设置,使得抵接块与凸块接触时,能够便于抵接块向上移动。勾头呈矩形设置,与滑块相抵能够带动滑块向上移动,勾头远离勾紧杆的端部设置有缺口,当动模与勾紧杆向下移动时,勾头的端部可伸入勾槽内,且在缺口倾斜面的导向作用下使得滑块移动并恢复至初始位置,从而能够进一步达到便于操作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模上设置有连接环,所述拉杆穿设在连接环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增加拉杆上下移动的稳定性,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加第二顶板与第二顶针的上下移动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拉杆与开闭器组件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拉杆分别位于定模相对应的两个端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第二顶板与第二顶针在向上移动时更加平稳,且能够有效避免第二顶针出现倾斜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延伸至底座靠近连接板的端面上,所述拉杆的底端伸入支撑槽内;所述拉杆上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位于支撑槽内且可与连接板相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杆的底端伸入抵接槽内,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加拉杆的连接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模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拉杆的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的二次分段顶出装置,该注塑模具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动模(1)、定模(11)以及底座(12),所述动模(1)与定模(11)之间共同设置有用于注塑产品成型的型芯,其特征在于,该二次分段顶出装置包括:/n活动设置在定模(11)与底座(12)之间的第一顶板(13),所述第一顶板(13)靠近定模(11)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顶针和第一司筒;/n活动设置在第一顶板(13)与定模(11)之间的第二顶板(14),所述第二顶板(14)与第一顶针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顶板(14)靠近定模(11)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顶针(15)和第二司筒,所述第二顶针(15)伸入型芯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的二次分段顶出装置,该注塑模具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动模(1)、定模(11)以及底座(12),所述动模(1)与定模(11)之间共同设置有用于注塑产品成型的型芯,其特征在于,该二次分段顶出装置包括:
活动设置在定模(11)与底座(12)之间的第一顶板(13),所述第一顶板(13)靠近定模(11)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顶针和第一司筒;
活动设置在第一顶板(13)与定模(11)之间的第二顶板(14),所述第二顶板(14)与第一顶针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顶板(14)靠近定模(11)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顶针(15)和第二司筒,所述第二顶针(15)伸入型芯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的二次分段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板(13)与底座(12)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接板(16),所述动模(1)与定模(11)上共同设置有拉杆(2),所述拉杆(2)的一端与连接板(16)相连接,所述拉杆(2)的另一端与动模(1)相连接,所述拉杆(2)上设置有卡钩(21),所述卡钩(21)设置在第一顶板(13)与连接板(16)之间且与第一顶板(13)相抵,所述拉杆(2)与动模(1)之间设置有开闭器组件(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的二次分段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板(14)与定模(1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顶板(13)与第二顶板(14)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的二次分段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器组件(3)包括固定块(31)、拨杆(32)、勾紧杆(33)以及滑块(34),所述固定块(31)设置在动模(1)上,所述固定块(31)上设置有与拨杆(32)滑动配合的拨动槽(35)、与勾紧杆(33)滑动配合的勾紧槽(36)以及与滑块(34)滑动配合的滑槽(37);所述拨杆(32)与勾紧杆(33)均呈竖直设置,所述拨杆(32)的底端与拉杆(2)相连接,所述勾紧杆(33)的顶端与动模(1)相连接;所述拨杆(32)的侧壁上且位于远离拉杆(2)的端部设置有凸块(3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元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亿源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