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匀光结构、背光源及指示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3820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匀光结构,包括一光源面;一出光面,与所述光源面平行设置;两个立面,所述立面设置于所述光源面和所述出光面之间,与所述光源面和所述出光面围合成一出光通道;以及至少一匀光扩散单元,设置于所述出光通道内;每一所述匀光扩散单元包括两个斜面,所述斜面将所述出光通道分成至少一匀光空腔;所述匀光空腔靠近所述光源面的一端为小端,所述匀光空腔靠近所述出光面的一端为大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匀光结构、背光源及指示灯,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装配维护便利性较差、实现成本高、设计灵活度不足的问题。

A uniform light structure, backlight and indicator 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匀光结构、背光源及指示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指示灯
,特别涉及一种匀光结构、背光源及指示灯。
技术介绍
光作为产品常用的交互介质,在产品各类应用场景及运行状态向客户传递着不同的信息。产品常见的光信息输出方式除了屏幕就是指示灯,指示灯除了常见的运行状态指示作用,也扮演着信息传递,用户导引等重要角色,成为了产品外观设计及产品使用交互举足轻重的一环。随着消费升级、工艺制程的进步以及时尚潮流的变化,各类产品的外观设计日新月异,而产品外观设计和使用交互重要一环的指示灯却多数停留在单发光点的状态。现有常见的指示灯方案,存在表面亮度不均匀、造型外观及信息传递单一、发光尺寸小以及部分场景下亮度太高等诸多弊端。为了应对上述的各项问题,结构工程师们常使用导光柱来使得光线更加柔和,导光柱的方案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表面亮度不均匀的情况,但仍未能解决指示灯发光面积小,显示造型单一等问题。为了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常常需要增加LED数量、导光板和反光膜等,众多的结构件在产品尺寸较小时,无疑增大了整机的装配难度,同时也推高了产品成本。在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821224504.1,名称为“一种LED灯的匀光结构”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匀光结构,其发光体为侧向布置,装配维护便利性较差,结构模具合并成本较高;另一个申请号为CN201420685112.0,名称为“一种匀光结构”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匀光结构,其光路结构设计采用多层结构覆膜扩散形式,实现成本高,经济性及灵活度均有所欠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匀光结构、背光源及指示灯,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装配维护便利性较差、实现成本高、设计灵活度不足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匀光结构,包括:一光源面;一出光面,与所述光源面平行设置;两个立面,所述立面设置于所述光源面和所述出光面之间,与所述光源面和所述出光面围合成一出光通道;以及至少一匀光扩散单元,设置于所述出光通道内;每一所述匀光扩散单元包括两个斜面,所述斜面将所述出光通道分割成一匀光空腔;所述匀光空腔靠近所述光源面的一端为小端,所述匀光空腔靠近所述出光面的一端为大端。进一步的,所述匀光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匀光扩散单元,相邻两个所述匀光扩散单元呈一角度设置,所述角度范围为0度~180度。进一步的,所述匀光结构包括多个匀光扩散单元,所述多个匀光扩散单元排列成一成字、L型、T型和/或矩阵形。进一步的,任意两个所述匀光空腔的大端设置为相同数值或不同数值,任意两个所述匀光空腔的小端设置为相同数值或不同数值。进一步的,所述斜面的一端或两端还设置有一平面,所述平面与所述光源面连接,且与所述光源面呈一角度设置。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匀光空腔之间靠近所述出光面的一端以一平面或一凸面连接。进一步的,每一所述匀光扩散单元的两个斜面对称设置,且为平滑斜面。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源,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单元以及如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匀光结构,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光源面靠近所述出光面的一侧。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指示灯,包括透光板和第二方面任一所述的背光源。可选的,所述透光层与所述匀光结构之间设置有遮光区和/或半透光区,所述遮光区和/或半透光区在所述透光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匀光结构在所述透光层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通过设置至少一个匀光扩散单元,摆脱传统点状指示灯局限,使指示灯效果更加均匀柔和,指示灯面积有数倍提高,在达到相同发光面积的同时,光源数量可成倍缩减,降低了功耗与成本;2、相邻两个所述匀光扩散单元呈一角度设置,多个匀光扩散单元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一成字、L型、T型和/或矩阵形,为产品外观设计、交互设计提供更多灵活选择;3、通过设置结构简单的匀光结构,可同产品自身结构件合并制作,结构造型方向同产品结构本体方向一致,从而使得在模具设计中不存在拔模方向差异,对结构模具成本影响极低,生产成本低廉且整机装配维护方便;4、通过设置遮光区和/或半透光区,可以根据需要形成带有文字或图案的指示灯光源。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匀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匀光结构的A-A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匀光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匀光结构的俯视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匀光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示灯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示灯的俯视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0-匀光结构,101-光源面,1011-开孔,102-出光面,103-立面,104-出光通道,105-匀光扩散单元,1051-斜面,1052-平面,106-匀光空腔,200-背光源,201-发光单元,300-指示灯,301-透光层,302-遮光区,303-半透光区。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匀光结构100,包括:一光源面101;一出光面102,与所述光源面101平行设置;两个立面103,所述立面103设置于所述光源面101和所述出光面102之间,与所述光源面101和所述出光面102围合成一出光通道104;以及至少一匀光扩散单元105,设置于所述出光通道104内;每一所述匀光扩散单元105包括两个斜面1051,所述斜面1051将所述出光通道104分割成一匀光空腔106,每一所述匀光扩散单元105的两个斜面1051对称设置,且为平滑斜面;所述匀光空腔106靠近所述光源面101的一端为小端,所述匀光空腔106靠近所述出光面102的一端为大端。所述匀光空腔106大端具有单方向全幅面开孔,所述匀光空腔106大端未闭合面即为所述出光面102,用于光线腔体内多次反射后均匀输出。所述出光面102可以为非实体平面,也可以设置为透光层,所述立面103可以与所述光源面101垂直,也可以与所述光源面101呈一非垂直角度设置;在所述出光通道104内,在所述匀光空腔106以外的空间,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空心或实心。请参考图3到图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匀光结构100包括至少两个匀光扩散单元105,相邻两个所述匀光扩散单元105呈一角度设置,所述角度范围为0度~180度;比如在图3中,相邻两个所述匀光扩散单元105呈180度设置,呈现为一列;比如在图5中,拐角处的相邻两个所述匀光扩散单元呈90度设置,呈现为一L型直角;还可以根据使用需求灵活设置。请再参考图3到图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匀光结构100包括多个匀光扩散单元105,所述多个匀光扩散单元105排列成一成字、L型、T型和/或矩阵形。相邻两个所述匀光扩散单元105呈一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匀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光源面;/n一出光面,与所述光源面平行设置;/n两个立面,所述立面设置于所述光源面和所述出光面之间,与所述光源面和所述出光面围合成一出光通道;以及/n至少一匀光扩散单元,设置于所述出光通道内;每一所述匀光扩散单元包括两个斜面,所述斜面将所述出光通道分割成一匀光空腔;所述匀光空腔靠近所述光源面的一端为小端,所述匀光空腔靠近所述出光面的一端为大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匀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光源面;
一出光面,与所述光源面平行设置;
两个立面,所述立面设置于所述光源面和所述出光面之间,与所述光源面和所述出光面围合成一出光通道;以及
至少一匀光扩散单元,设置于所述出光通道内;每一所述匀光扩散单元包括两个斜面,所述斜面将所述出光通道分割成一匀光空腔;所述匀光空腔靠近所述光源面的一端为小端,所述匀光空腔靠近所述出光面的一端为大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匀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匀光扩散单元,相邻两个所述匀光扩散单元呈一角度设置,所述角度范围为0度~180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匀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匀光扩散单元,所述多个匀光扩散单元排列成一成字、L型、T型和/或矩阵形。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匀光结构,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所述匀光空腔的大端设置为相同数值或不同数值,任意两个所述匀光空腔的小端设置为相同数值或不同数值。


5.如权利要求1至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培德张登峰朱明霞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