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具翻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3783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夹具翻转机构,包括:一夹具支架;一手动翻转机构,固定在所述夹具支架的一上端,所述夹具的一端可固定连接在所述手动翻转机构上;一翻转支座,固定在所述夹具支架的另一上端,所述夹具的另一端可固定连接在所述翻转支座上;一连杆限位机构,所述连杆限位机构的限位杆的上端可卡设在所述手动翻转机构内或远离所述手动翻转机构,用于对所述手动翻转机构进行限位与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夹具架设在夹具支架上,并将两端固定在手动翻转机构和翻转支座之间,通过旋转方向盘来翻动夹具,可以降低操作力度,提供效率,并通过脚踩连杆限位机构,带动连杆运动,从而提升限位杆的上端卡设在齿盘的凹槽内,从而限制夹具的进一步旋转并固定夹具在合适位置。

Fixture turn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具翻转机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装备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翻转整台夹具的夹具翻转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车体大约有1000件以上的部件构成,大部分为铁皮。这些铁皮大多以点焊的方式结合。焊接时候必须把每个部件固定在规定的位置。这种定位紧固功能的工具叫夹具。在汽车焊接过程中,经常需要翻转夹具以进行后续相关作业操作。而在实际作业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工位切换,人工翻转夹具如钣件等,上件后再进行相关的人工作业。该种操作方式和相关的定位结构,操作繁琐、效率较低、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工位切换、人工翻转夹具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具翻转机构。本专利技术的夹具翻转机构,包括:一夹具支架;一手动翻转机构,固定在所述夹具支架的一上端,所述夹具的一端可固定连接在所述手动翻转机构上;一翻转支座,固定在所述夹具支架的另一上端,所述夹具的另一端可固定连接在所述翻转支座上;一连杆限位机构,所述连杆限位机构的限位杆的上端可卡设在所述手动翻转机构内或远离所述手动翻转机构,用于对所述手动翻转机构进行限位与否。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手动翻转机构具有:一主动翻转支座,固定在所述夹具支架的一上端;一主动翻转轴,可旋转地穿设在所述主动翻转支座内;一方向盘,与所述主动翻转轴的一端连接,供操作所述主动翻转轴;一齿盘,固定套设在所述主动翻转轴的另一端,所述齿盘的周缘上均匀分布若干凹槽,所述连杆限位机构的限位杆的上端可卡设在所述凹槽内,或远离所述凹槽,用于对所述手动翻转机构进行限位与否;一主动连接块,固定在所述主动翻转轴的另一端,且位于所述齿盘的外侧,所述主动连接块可用于固定所述夹具的一端。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支座具有:一被动翻转支座,固定在所述夹具支架的另一上端;一被动翻转轴,可旋转地穿设在所述被动翻转支座内;一被动连接块,固定在所述被动翻转轴的一端,所述被动连接块可用于固定所述夹具的另一端。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杆限位机构具有:一脚踩踏板;一连杆,一端连接所述脚踩踏板;一限位杆,下端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限位杆的上端可卡设在所述手动翻转机构内或远离所述手动翻转机构。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夹具支架具有:四个调平地脚;一方形框架,水平放置,四角分别固定在四个调平地脚上;两梯形框架,竖直放置,两梯形框架的两脚分别固定在所述方形框架的短端杆上。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夹具支架具有:四个调平地脚;一方形框架,水平放置,四角分别固定在四个调平地脚上,所述连杆固定在其中一个方形框架的短端杆上;两梯形框架,竖直放置,两梯形框架的两脚分别固定在所述方形框架的短端杆上,所述手动翻转机构固定在其中一个梯形框架的顶端,且与所述连杆限位机构位于同一侧,所述翻转支座固定在另一个梯形框架的顶端。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通过将夹具架设在夹具支架上,并将两端固定在手动翻转机构和翻转支座之间,通过旋转方向盘来翻动夹具,可以降低操作力度,提供效率,并通过脚踩连杆限位机构,带动连杆运动,从而提升限位杆的上端卡设在齿盘的凹槽内,从而限制夹具的进一步旋转并固定夹具在合适位置。当需要变换夹具方位时,可以松开踏板,再旋转方向盘使得夹具至合适位置,再脚踩踏板固定夹具的方位。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夹具翻转机构的立体结构图;图2A为本技术夹具翻转机构的手动翻转机构立体结构图;图2B为本技术手动翻转机构的内部立体结构图;图3A为本技术夹具翻转机构的翻转支座立体结构图;图3B为本技术翻转支座的内部立体结构图;图4A为本技术连杆限位机构的脚踩踏板42与连杆43的立体结构图;图4B为本技术连杆限位机构的连杆43与限位杆41的立体结构图;图4C为本技术连杆限位机构的限位杆41上端的固定结构示意图;图4D为本技术连杆限位机构的限位杆41上端的固定结构内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夹具翻转机构的使用状态立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为本技术夹具翻转机构,包括:夹具支架10;手动翻转机构20,固定在夹具支架10的一上端,夹具的一端可固定连接在手动翻转机构20上;翻转支座30,固定在夹具支架10的另一上端,夹具的另一端可固定连接在翻转支座30上;连杆限位机构40,连杆限位机构40的限位杆41的上端可卡设在手动翻转机构20内或远离手动翻转机构20,用于对手动翻转机构20进行限位与否。如图1所示,夹具支架10具有:四个调平地脚11;方形框架12,水平放置,由两长侧杆和两短端杆两两相互固定连接组成,方形框架12的四角分别固定在四个调平地脚11上;两梯形框架13,竖直放置,两梯形框架13的两脚分别固定在方形框架的短端杆上,手动翻转机构20固定在其中一个梯形框架的顶端,且与连杆限位机构40位于同一侧,翻转支座30固定在另一个梯形框架的顶端。如图2A~2B所示,手动翻转机构20具有:主动翻转支座21,固定在夹具支架10的其中的一个梯形框架的顶端;主动翻转轴22,可旋转地穿设在主动翻转支座21内;方向盘23,与主动翻转轴22的一端连接,供操作主动翻转轴22;齿盘24固定套设在主动翻转轴22的另一端,齿盘24的周缘上均匀分布若干凹槽241,连杆限位机构40的限位杆41的上端可卡设在凹槽241内,或远离凹槽241,用于对手动翻转机构40进行限位与否;主动连接块25,固定在主动翻转轴22的另一端,且位于齿盘24的外侧,主动连接块25可用于固定夹具的一端。如图3A~3B所示,翻转支座30具有:被动翻转支座31,固定在夹具支架的另一上端;被动翻转轴32,可旋转地穿设在被动翻转支座31内;被动连接块34,固定在被动翻转轴32的一端,被动连接块34可用于固定夹具的另一端。如图4A~4D所示,连杆限位机构40具有:脚踩踏板42;连杆43固定在其中一个方形框架的短端杆上,连杆43一端连接脚踩踏板42;限位杆41下端与连杆43的另一端连接,限位杆41的上端借由衬套411套设在轴套412内,轴套412固定在套座413内,套座413固定在梯形框架13上端的卡板上,限位杆41的上端可卡设在手动翻转机构20的齿盘24的周缘上凹槽241内或远离手动翻转机构40。如图5所示,本技术的夹具翻转机构的使用原理是,将夹具的一端用螺栓固定在夹具翻转机构的手动翻转机构20上的主动连接块25上,另一端固定在翻转支座30的被动连接块34上。用手旋转手动翻转机构20的方向盘23,通过主动翻转轴22带动固定在主动连接块25上旋转一定角度,被动连接块34上也被迫跟着旋转一定角度,然后用脚踩下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具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夹具支架;/n一手动翻转机构,固定在所述夹具支架的一上端,所述夹具的一端可固定连接在所述手动翻转机构上;/n一翻转支座,固定在所述夹具支架的另一上端,所述夹具的另一端可固定连接在所述翻转支座上;/n一连杆限位机构,所述连杆限位机构的限位杆的上端可卡设在所述手动翻转机构内或远离所述手动翻转机构,用于对所述手动翻转机构进行限位与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具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夹具支架;
一手动翻转机构,固定在所述夹具支架的一上端,所述夹具的一端可固定连接在所述手动翻转机构上;
一翻转支座,固定在所述夹具支架的另一上端,所述夹具的另一端可固定连接在所述翻转支座上;
一连杆限位机构,所述连杆限位机构的限位杆的上端可卡设在所述手动翻转机构内或远离所述手动翻转机构,用于对所述手动翻转机构进行限位与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翻转机构具有:
一主动翻转支座,固定在所述夹具支架的一上端;
一主动翻转轴,可旋转地穿设在所述主动翻转支座内;
一方向盘,与所述主动翻转轴的一端连接,供操作所述主动翻转轴;
一齿盘,固定套设在所述主动翻转轴的另一端,所述齿盘的周缘上均匀分布若干凹槽,所述连杆限位机构的限位杆的上端可卡设在所述凹槽内,或远离所述凹槽,用于对所述手动翻转机构进行限位与否;
一主动连接块,固定在所述主动翻转轴的另一端,且位于所述齿盘的外侧,所述主动连接块可用于固定所述夹具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支座具有:
一被动翻转支座,固定在所述夹具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喆谭秀阳林华朱成云陈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鑫燕隆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