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预压导热夹头的夹持式解冻装置,为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的预压导热夹头以夹持待解冻物品进而形成两处或两处以上吸热路径,及藉由人力操作或机力或流力或电磁力驱动形成的弹性压力或气室活塞形成的预压或负压吸力或重力等蓄压状态构成具有预压力源的夹合力以维持导热夹头与标的物的良好热传导接触;并藉着加设电热装置或瓦斯加热装置或加设流体储蓄空间以供倒入温水或引入温热流体以主动增进解冻效果。(*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预压导热夹头的夹持式解冻装置设计。由于冷冻物品的解冻时间太长,常令消费者感到困扰,而传统自然散热型解冻板为一平面板结构及向下延展吸热翼,因此待解冻物品与板的热导接触为单侧接触,解冻缓慢。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预压导热夹头的夹持式解冻装置,为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供夹持待解冻物品的预压导热夹头以形成多侧接触的解冻装置,预压导热夹头为由良好热传导材料构成,以对待解冻标的物形成夹合接触进而形成两处或两处以上吸热路径,及藉由人力操作或机力或流力或电磁力的驱动形成的弹性压力或气室活塞形成的预压或负压吸力或重力等蓄压状态构成具有预压力源的夹合力以维持导热夹头与标的物的良好热传导接触以加快解冻速度。本技术的目的是籍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具预压导热夹头的夹持式解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供夹持待解冻物品的预压导热夹头,其预压导热夹头为由良好热导材料所构成,供对待解冻标的物形成预压夹合接触以形成两处或两处以上吸热路径、并由人力操作或机力或流力或电磁力驱动形成的弹性压力或气室活塞形成的预压或负压吸力或重力等蓄压状态构成预压导热夹头对待解冻物品的预压力源、以维持导热夹头与标的物的良好热传导接触进而加快解冻速度。其中,供夹持待解冻物品的预压导热夹头由各种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其中,供夹持待解冻物品的预压导热夹头本体具有吸热翼状结构,前述吸热翼可依吸热结构的需要选择其设置位置几何形状、翼片数目及延伸方向。其中,预压导热夹头或所结合的底座呈具有供蓄存流体的开放式结构或具有可设置封塞的蓄水空间结构以供储蓄温水或供蓄留解冻标的物解冻时释出的水流。其中,包括将预压导热夹头或所结合的底座制成具有流体入口、内部流路及流体出口,供通过热交换流体(气体或液体)进而增进解冻效果。其中,预压导热夹头本体的吸热翼片可藉对空气热对流作自然解冻。其中,预压导热夹头或机座可进一步设有电热装置以供输入电能加热以增进解冻效果。其中,可进一步设有瓦斯加热装置供藉瓦斯加热以增进解冻效果。其中,预压导热夹头与另组预压导热夹头之间或在底座或与其他机体结构间具有可转动枢轴使各预压导热夹头对待解冻物品作相对预压的夹持功能。其中,预压导热夹头的一侧具有共轴的可转动枢轴,以提供各预压导热夹头对待解冻物品作预压的夹持功能。其中,预压导热夹头含呈剪刀式结构设有预力弹簧并藉共同贯穿轴的转动以提供预压导热夹头对待解冻物品作预压的夹持功能。其中,预压导热夹头包括设有滑动导轨及引导孔作相对滑动夹合以提供预压热夹头对待解冻物品作预压的夹持功能。其中,预压导热夹头的预压力含来自藉人力或机力或流力或电磁力所驱动形成的弹性弹力或气室活塞形成的预压或负压吸力或重力等蓄压状态形成压向待解冻物品的预压力源。其中,预压导热夹头与待解冻物品压合面的几何形状含有齿面状或平面或凹面或凸面或球面或波浪型等各种几何形状所构成。其中,包括由预压导热夹头构成本体底座,或另设底座结构与预压导热夹头结合。其中,包括预压导热夹头与护盖一体构成,或由另设护盖结构结合于预压导热夹头作同步操作。其中,各相对夹持侧同侧设一个或一个以上预压导热夹头。其中,各相对夹持侧的预压导热夹头含呈一个对一个相互对向耦合或由一个预压导热夹头同时耦合两个或两个以上预压导热夹头。其中,预压导热夹头可为两侧或两侧以上设置的结构。本技术的优点体现在通过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的预压导热夹头以夹持待解冻物品进而形成两处或两处以上吸热路径,及藉由人力操作或机力或流力或电磁力驱动形成的弹性压力或气室活塞形成的预压或负压吸力或重力等蓄压状态构成具有预压力源的夹合力以维持导热夹头与标的物的良好热传导接触;并藉着加设电热装置或瓦斯加热装置或加设流体储蓄空间以供倒入温水或引入温热流体以主动增进解冻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转动枢轴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前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图1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具剪刀式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具导轨导孔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具储水空间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具可通过热交换流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加设电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加设瓦斯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设有同步护盖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的预压导热夹头呈一对一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的预压导热夹头呈一对二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的预压导热夹头呈二对四(或多对多)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的预压导热夹头为两侧设置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本技术主要构成包括预压导热夹头101、102为由良好热传导材料所构成,数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预压导热夹头间藉共同贯穿轴104的转动或如图5所示呈剪刀式结构设有预力弹簧SP100并藉共同贯穿轴104的转动或如图6所示具有导轨105及引导106的导引作相对滑动夹合,以使预压导热夹头间可作相对具预压力之夹合,以夹持待解冻物品103;预压导热夹头的预压压力可为来自人力操作或其他机力、流力或电磁力的驱动以形成的弹性压力或重力等蓄压状态以作为预压导热夹持压向待解冻物品的预压力源,以使待解冻物品在解冻过程逐渐软化变形时能藉由预压力推动预压导热夹头紧迫耦合于待解冻物品表面以维持较佳导热效果。前述预压导热夹头101、102本身可制作为具有吸热翼状结构107,以利于吸热及传热至待解冻物品以加速解冻效果,前述吸热翼可依吸热结构的需要选择其设置位置几何形状、翼片数目及延伸方向。此外,亦可进一步如图7所示在预压导热夹头或预压导热夹头所结合的底座进一步设有开放式储水空间108以供注入温水109,进而加快解冻效果或供容纳物品解冻过程中释出的水流,图7为本项具预压导热夹头的夹持式解冰装置具有储水空间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开放式储水空间亦可进一步由设有封塞的可封闭储水空间所取代。前述预压导热夹头或所结合的底座进一步可如图8所示为具有流体入口110、内部流路111与流体出口112以供通过热交换流体(气体或液体)进而增进解冻效果,图8为本项具预压导热夹头的夹持式解冻装置具有可通过热交换流体的结构示意图。为主动增进解冻效果,本项具预压导热夹头的夹持式解冻装置,可进一步如图9所示在预压导热夹头或机座设置电热装置121以供输入电能加热,图9为本项具预压导热夹头的夹持式解冻装置加设电热装置结构示意图;或如图10所示设置瓦斯加热装置122以供对预压导热夹头加温进而加快解冻效果,图10为本项具预压导热夹头的夹持式解冻装置加设瓦斯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由于待解冻物品通常在解冻后呈软化,因此相对夹持的预压导热夹头不仅具有藉人力或机力或流力或电磁力所驱动形成的弹性弹力或气室活塞形成的预压或负压吸引力或重力等蓄压状态,并作为压向待解冻物品的预压力源,此外,并借着(1)预压导热夹头与另组预压导热夹头之间或在底座或与其他机体结构之间具有可转动枢轴以提供各预压导热夹头作对待解冻物品作相对预压夹持功能;(2)各预压导热夹头的一侧具有共轴的可转动枢轴以提供各预压导热夹头对待解冻物品作相对预压夹持功能;(3)预压导热夹头结构包括呈剪刀式结构并藉着共同贯穿轴以提供各预压导热夹头对待解冻物品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预压导热夹头的夹持式解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供夹持待解冻物品的预压导热夹头,其中预压导热夹头为由良好热导材料所构成、供对待解冻标的物形成预压夹合接触以形成两处或两处以上吸热路径、并由人力操作或机力或流力或电磁力驱动形成的弹性压力或气室活塞形成的预压或负压吸力或重力等蓄压状态构成的预压导热夹头,对待解冻物品的预压力源、以维持导热夹头与标的物的良好热传导接触进而加快解冻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泰和,
申请(专利权)人:杨泰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