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清华专利>正文

高效加热电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8725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充分利用热量的高效加热电炉。它是由电阻丝,沟槽内设置若干小孔——导流孔的炉盘和支架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点在于炉盘上有序分布的导流孔能增强炉盘垂直方向上的对流作用,截面为V形的沟槽可进一步增大向上的热辐射,因此提高加热效率达10%以上。此外,炉盘上布有导流孔,使烧制炉盘时也可节省能源。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节能、安全、并能延长电炉寿命。(*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充分利用热量的高效加热电炉。已有的普通加热电炉主要由电阻丝、耐火材料炉盘及其支架组成。其中盘形炉盘采用U形置放电阻丝的沟槽,主要靠电阻丝辐射来加热炉盘上方的物体,热量的利用效率较低,炉盘对其下方的辐射热较大,显然安全性不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高效的加热电炉。本技术是对已有电炉的改进,只需在炉盘的沟槽内有序地设置若干小孔,以产生炉盘截面垂直方向上的热对流作用,此外,使炉盘U形沟槽改为V形结构。本技术的加热效率一般能提高10%以上,其节电效果和经济效益是很明显的。另外,工作时通过导流孔的空气对流,使炉盘底部温度降低,电阻丝的相应部分也受影响,从而电炉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可靠性也进一步提高。作为一个附加的益处是带导流孔的炉盘在烧坯制作时也可节省能源或时间。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给出。附图为除去电阻丝和支架后电炉盘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炉盘;2、沟槽;3、导流孔。本技术包括安装在炉盘〔1〕沟槽〔2〕内的电阻-->丝,及支持炉盘〔1〕的支架,其中,炉盘〔1〕的沟槽〔2〕中有序设置了若干小孔——导流孔〔3〕,炉盘〔1〕中心部分导流孔〔3〕密度较大,边缘部分较小,其分布大致成放射状,如图所示。导流孔〔3〕的多少或尺度应根据电炉的功率和炉盘的大小恰当选择,其原则是应避免尺度大或过多的导流孔造成由热电阻丝向下较大的热辐射。即在结构上保证尽量减少向下的热辐射损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向上的热对流作用。为此导流孔〔3〕的形状选择喇叭形为宜。构成了带有喇叭形导流孔〔3〕的炉盘〔1〕。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是将纵截面为U形的沟槽改进为V形沟槽〔2〕,以进一步提高辐射效率。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充分利用热量的高效加热电炉,它包括置放在沟槽[2]内的电阻丝,耐火材料制的炉盘[1]和支持炉盘的支架,其特征在于炉盘[1]的沟槽[2]中有序设置若干小孔——导流孔[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充分利用热量的高效加热电炉,它包括置放在沟槽[2]内的电阻丝,耐火材料制的炉盘[1]和支持炉盘的支架,其特征在于炉盘[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杨清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