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振东专利>正文

便携式煤气炉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9065 阅读:3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便携式的煤气炉具装置,主要是由一上盖及一底盖组成,其中上盖可与底盖相互盖合并且可设置于底盖的底部充当支架,于底盖内则设有炉心,于炉心穿出底盖一端的套接管上以连接输气管连接有开关,于开关上则可设置煤气罐,不仅适当地缩小煤气炉具的整体收合体积,并且可让煤气罐远离高温的炉心,以避免煤气炉具于操作时发生意外,提高了煤气炉具使用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便携式的煤气炉具装置,他的特点是体积小,使用安全性能好。由于当今社会生活紧张忙碌,所以越来越多人喜欢于假日外出露营旅游,解除工作上的疲劳,尤其是实施每周休二日以后,到野外露营、登山、踏青的人更会日渐增多,为许多人休闲时最主要的活动之一。又一般人在露营旅游时通常会使用小型的煤气炉具来自行烹煮食物,而一般常用的小型煤气炉具虽然在携带与使用上均相当方便,但仍存在有下列缺点1.传统的小型煤气炉具虽然易于携带,但是其仍具有一定的体积,尤其是传统的煤气炉具大都是于一方形的壳体内设置有一炉心,于炉心上设置有炉架以支撑锅具,于壳体一侧则设置有一可供容置煤气罐的容置室,于容置室内则设置有一可分别与煤气罐及炉心相连接的开关,故传统的煤气炉具在体积上仍略嫌较大,在使用、携带与收藏时仍有所不便。2.因传统的煤气炉具其炉心与煤气罐均是设置于同一壳体内,所以炉火燃烧所产生的高温很容易会便传递至煤气罐,使煤气罐因煤气炉的使用而升高温度,此时若有不慎便有会引发煤气燃烧甚至于爆炸的可能,而导致意外伤害的发生,增加了煤气炉使用时的危险性。因此,本创作人有鉴于传统小型煤气炉具结构及使用上的缺点,特经过不断的研究与试验,终于发展出一种能改进传统缺点的技术煤气炉具。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的煤气炉具装置,主要由一上盖及一底盖所组成,其中上盖的顶面设置有数个可卡制入底盖底端所设卡制孔的卡制钮,让上盖可同时兼具支撑底盖之功能,由此可适当地缩小煤气炉具的体积,以提高煤气炉携带与使用的方便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的煤气炉具装置,于底盖的炉心相连接设置有一外接式的开关,如此可让煤气罐在煤气炉具使用时远离高温的炉心,避免煤气罐因高温而引发意外,从而提高煤气炉使用安全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的煤气炉具装置,主要由一上盖及一底盖所组成,其特征在于上盖为一侧面呈开口状的碗形结构,于上盖的封闭面上设置有数个呈圆形排列的卡制钮,底盖为一可与上盖相互盖合且一侧面亦呈开口状的碗形结构,于底盖内设置有一炉心,炉心之混合管一端是穿出底盖而设置有一套接管,于套接管上可套接有一连接输气管,于连接输气管的另端连接设置有一开关,又于底盖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数个等高的枢片,于各枢片上各枢设有一支撑架片,又于底盖的底端设置有数个亦呈圆形排列且与上盖各卡制钮分别相对的卡制孔,并且于各卡制孔可与各卡制钮分别卡制,又于底盖底缘上设置有数个贯穿底盖的通气孔。前述的便携式的煤气炉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卡制钮的顶缘凸设形成有一外径较大的凸部,而底盖上卡制孔的内径则略大于卡制钮凸部的外径,并且于各卡制孔之一侧同向延伸形成有一弧形的卡制段,各卡制段的宽度是小于凸部的外径而略大于卡制钮的外径。前述便携式的煤气炉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架片近与枢片枢接处凹设形成有一略呈垂直的卡制凹槽。前述的便携式的煤气炉具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盖与底盖间相对设置有位于卡制钮及卡制孔周缘的环状凹槽与环凸部。本技术的特点如下1·体积小,便于携带,该炉具装置上盖可同时兼具支撑底盖的功能,由此可适当地缩小煤气炉具的体积,以提高煤气炉携带与使用的方便性。2·提高煤气炉使用安全性,由底盖的炉心相连接设置有一外接式的开关,而可让煤气罐在煤气炉具使用时远离高温的炉心,避免煤气罐因高温而引发意外,从而提高煤气炉使用安全性。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本技术呈使用状态时的剖面示意图。图4本技术底座的上视示意图。图5本技术的底盖的局部剖面上视示意图。图6本技术的开关的剖面示意图。图7本技术呈收合状态时的剖面示意图。本技术主要提供一种便携式的煤气炉具装置,请配合参看图1、图2、图3,由图中可看到,该煤气炉主要由一上盖10及一底盖14所组成,其中上盖10与底盖14均是一侧面形成开口的碗状结构,并且上盖10与底盖14的开口可相互盖合,于上盖10的的封闭面上设置有数个呈圆形排列的卡制钮12,于卡制钮12的顶缘则形成有一外径尺寸较大的凸部122,于各卡制钮12周缘的上盖10顶面可凹设形成有一环状的凹槽102,又于底盖14内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一炉心18,该炉心18的底端设置有一可供煤气与空气混合的混合管182,并且混合管182的一端是穿透底盖14而设置有套接管184,于套接管184上可套接一连接输气管30,于连接输气管30的另端则连接有一开关20,另于底盖14内缘的侧面上设置有数个等高的枢片142,于每一枢片142上各枢设有一支撑架片16,于支撑架片16近与枢片142的枢接处凹设形成有一略呈垂直的卡制凹槽162。又于底盖14的底缘面上设置有数个呈圆形排列的卡制孔144,请配合参看图2、图3、图4,于各卡制孔144周缘的底盖14上则可凸设形成有与上盖10凹槽102相对的环形环凸部148,其中各卡制孔144的位置可与上盖10上的各卡制钮12分别相对,并且卡制孔144的内径略大于卡制钮12上的凸部122,又于各卡制孔144的一侧同向形成有一弧形的卡制段145,而各卡制段145的宽度则是略小于卡制钮12的凸部122外径长度而略大于卡制钮12的外径长度,如此当将上盖10移至底盖14的底部时,可让上盖10的凹槽102与底盖14的环凸部148相对配合,并让各卡制钮12凸部122分别穿入相对的卡制孔144中,然后转动上盖10,使卡制钮12沿卡制孔144的卡制段145转动,以透过卡制段145与卡制钮12凸部122的相互卡制,将上盖10组合于底盖14底端,如图3所示,以此可利用上盖10将底盖14支撑离地面一定高度而提供底盖14作为支架之用。当使用煤气炉具时,先将上盖10组合于底盖14底端,请配合参看图2,然后将底盖14内的各支撑架片16朝向底盖14开口的相对外侧翻转,并使支撑架片16上的卡制凹槽162抵靠于底盖14开口的周缘上,以此可利用支撑架片16增加底盖14对锅具的支撑面积,并将锅具顶持支撑离炉心18一定高度,然后将煤气罐组设于开关20上后,如图1、图6所示,可利用开关20上的旋钮26来控制将煤气罐之内的煤气送入炉心18中燃烧,让使用者烹煮食物。其次,开关20的结构可参见如图6所示,其可包含有一壳体22,于壳体22上设置有一固定片28,其中固定片28可为一方形的片体,于固定片28中央设置有进气孔,并于固定片28的两端分别弯折形成有一呈弧形的卡制缘284、286,如此可将煤气罐的头部由固定片28的进气孔置入后,再以固定片28两端的卡制缘284,286与煤气罐周围的凸缘相互卡制,由此可将煤气罐组合于开关20的壳体22之上;又于开关20的壳体22上设置有一与固定片28进气孔相连通并可供煤气罐出气的头部置入其中的进气口242,于壳体22内另设置有一与进气口242连通的通气道242,于道气道244内设置有一控制栓25,于控制栓25上设置有一位于壳体22外侧且可带动控制栓25转动的旋钮26,又于壳体22上设置有一与透气道242相连通的出气口244,于出气道244上则设置连接输气管30以便与底盖14的套接管184相连接,由此煤气由煤气罐的头部进入进气口24后,经由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的煤气炉具装置,主要由一上盖及一底盖所组成,其特征在于:上盖为一侧面呈开口状的碗形结构,于上盖的封闭面上设置有数个呈圆形排列的卡制钮,底盖为一可与上盖相互盖合且一侧面亦呈开口状的碗形结构,于底盖内设置有一炉心,炉心之混合管一端是穿出底盖而设置有一套接管,于套接管上可套接有一连接输气管,于连接输气管的另端连接设置有一开关,又于底盖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数个等高的枢片,于各枢片上各枢设有一支撑架片,又于底盖的底端设置有数个亦呈圆形排列且与上盖各卡制钮分别相对的卡制孔,并且于各卡制孔可与各卡制钮分别卡制,又于底盖底缘上设置有数个贯穿底盖的通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吴振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