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墙方友专利>正文

自热式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153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家用的自然式燃烧器包括喷嘴(1)锥管(2)、陶瓷板(3)、引射管(4)及火碗体(5),其特征在于:火碗体中间具有通底的导热管(6),引射管穿过碗体的导热管,其上开有槽型缝隙(7);陶瓷板为中空体,装在火碗顶部,其中空部分与火碗的导热管(6)联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所述结构而具有不预热,长期使用不结碳,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优点,而且使用的原料广,同时也节省燃料。(*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用燃烧装置,特别是一种自热式燃烧器。目前国内市场上出现的燃油气化炉都是先预热,通过预热达到气化燃烧,因此结碳问题无法解决,结碳后影响正常使用,甚至无法使用。此外,现有技术中的燃烧器均存在燃料单一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产生结碳现象,可以采用多种燃料,使用时不需预热的自热式燃烧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实施方案实现的即一种自热式燃烧器,包括喷嘴、锥管、陶瓷板、火碗体,其特征在于火碗体中间具有通底的导热管,引射管穿过碗体的导热管,其上开有槽型缝隙;陶瓷板为中空体,装在火碗顶部,其中空部分与火碗的导热管联通。本技术的上述结构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一个非限定性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参见附图图中的自热式燃烧器由喷嘴1、锥管2、陶瓷板3、引射管4以及火碗体5组成。火碗体中间具有通底的导热管6,引射管4穿过碗体的导热管,其上对称开有两个槽型缝隙7;陶瓷板3为中空体,装在火碗顶部,其中空部分与火碗的导热管6联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常温的油、气由喷嘴1混合后,经锥管2、引射管,点燃后,在陶瓷板3上的群孔产生主火;引射管4上位于碗体导热管中空部分的缝隙产生火焰对导热管6及碗体5进行加热,从而使喷嘴1喷入的油、气混合物完全气化燃烧。本技术由于所述结构而具有不预热,长期使用不结碳,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优点,而且使用的原料广,同时也节省燃料。权利要求1.一种自热式燃烧器,包括喷嘴(1)锥管(2)、陶瓷板(3)、引射管(4)及火碗体(5),其特征在于火碗体中间具有通底的导热管(6),引射管穿过碗体的导热管,其上开有槽型缝隙(7);陶瓷板为中空体,装在火碗顶部,其中空部分与火碗的导热管(6)联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的家用的自热式燃烧器包括喷嘴(1)锥管(2)、陶瓷板(3)、引射管(4)及火碗体(5),其特征在于:火碗体中间具有通底的导热管(6),引射管穿过碗体的导热管,其上开有槽型缝隙(7);陶瓷板为中空体,装在火碗顶部,其中空部分与火碗的导热管(6)联通。本技术由于所述结构而具有不预热,长期使用不结碳,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优点,而且使用的原料广,同时也节省燃料。文档编号F24C3/08GK2291581SQ97207469公开日1998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10日专利技术者墙方友 申请人:墙方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热式燃烧器,包括喷嘴(1)锥管(2)、陶瓷板(3)、引射管(4)及火碗体(5),其特征在于:火碗体中间具有通底的导热管(6),引射管穿过碗体的导热管,其上开有槽型缝隙(7);陶瓷板为中空体,装在火碗顶部,其中空部分与火碗的导热管(6)联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墙方友
申请(专利权)人:墙方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