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热流逸效应的预热富氧大气式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29793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6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热流逸效应的预热富氧大气式燃烧器,其包括:底座,其设有底槽;混合气室,其内部设有混合腔;外头部,其设有外火孔和外热腔,外热腔设有外微通道组和外排气口;第一引射管,其入口端与一第一喷嘴连接且设有第一富氧空气入口,其出口端与底座连接并与底槽相通;第二引射管,其入口端与第二喷嘴连接且设有第二富氧空气入口,其出口端延伸到外头部内;内头部,其套设于第二引射管的出口端,其设有内火孔和内热腔,内热腔设有内微通道组和内排气口;内外排气口通过管道把富氧空气输送给第一第二富氧空气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要额外能量便可通过热流逸效应实现燃烧器的富氧燃烧,燃气燃烧充分且稳定,并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烧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热流逸效应的预热富氧大气式燃烧器
技术介绍
为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燃料广泛应用于商业、居民生活等领域,且多采用大气式燃烧器加以利用。虽然它们被认为是清洁燃料,但毕竟属于化石能源,一方面储量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在燃烧过程中仍会释放一定数量的污染物。如何清洁且高效地利用化石能源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课题。现有大气式燃烧器多是从一次空气、二次空气的补给方式、空间结构、火孔的位置等进行有限改进,如公开号为CN104515131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燃烧器,虽然增大了空气进气量,但由于空气中氮气含量为78.084%,氧气含量只有20.946%,相对而言氮气增加更多,这可能会导致燃气燃烧不充分,燃烧过程也不稳定,而且氮气会带走燃烧产生的部分热量,使得燃气利用效率低,也不能有效降低CO、NOX等有害气体的产生。富氧燃烧技术是一种节能环保的先进燃气燃烧技术;由于供给燃烧的空气含氧量增多,含氮量相对减少,燃烧所需空气量及产生的烟气量均相应减少,进而可获得更高的燃烧温度和更低的排烟热损失,使燃烧更充分,实现节能;虽然燃烧温度升高,但因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热流逸效应的预热富氧大气式燃烧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热流逸效应的预热富氧大气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其设置有底槽;混合气室,其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该混合气室的内部设置有一与所述底槽相通的混合腔,所述混合腔的侧壁设置有第一侧空气进口,且所述混合腔的顶壁设置有上出气口;外头部,其下端固定在所述混合气室的上端,且该外头部的中间设置有通孔;该外头部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个外火孔,从所述上出气口流出的气体流入到所述外火孔;该外头部的内部设置有一位于若干个所述外火孔的下方的外热腔,所述外热腔的底壁设置有与外界相同的外微通道组,且所述外热腔的侧壁设置有一外排气口;第一引射管,其入口端与一第一喷嘴连接,且该第一引射管的入口端设置有一第一富氧空气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热流逸效应的预热富氧大气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其设置有底槽;混合气室,其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该混合气室的内部设置有一与所述底槽相通的混合腔,所述混合腔的侧壁设置有第一侧空气进口,且所述混合腔的顶壁设置有上出气口;外头部,其下端固定在所述混合气室的上端,且该外头部的中间设置有通孔;该外头部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个外火孔,从所述上出气口流出的气体流入到所述外火孔;该外头部的内部设置有一位于若干个所述外火孔的下方的外热腔,所述外热腔的底壁设置有与外界相同的外微通道组,且所述外热腔的侧壁设置有一外排气口;第一引射管,其入口端与一第一喷嘴连接,且该第一引射管的入口端设置有一第一富氧空气入口;该第一引射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并与所述底槽相通;第二引射管,其入口端与一第二喷嘴连接,且该第二引射管的入口端设置有一第二富氧空气入口;该第二引射管的出口端自下至上穿过所述底座和所述混合气室后延伸到所述外头部的通孔内;且该第二引射管的出口端的侧壁设置有第二侧空气进口;以及内头部,其下端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二引射管的出口端,且该内头部位于所述外头部的通孔内;该内头部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个内火孔,从所述第二引射管的出口端流出的气体流入到所述内火孔;该内头部的内部设置有一位于若干个所述内火孔的下方的内热腔,所述内热腔的底壁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内微通道组,且所述内热腔的侧壁设置有一内排气口;所述内微通道组和所述外微通道组中的每个微通道的特征尺寸不大于氧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且大于氮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从而在热流逸效应作用下,所述内热腔和所述外热腔可聚集富氧空气;所述外排气口和所述内排气口通过管道把富氧空气输送给所述第一富氧空气入口和所述第二富氧空气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流逸效应的预热富氧大气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的外侧壁和内侧壁均设置有所述第一侧空气进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流逸效应的预热富氧大气式燃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苇谢超许王南王博韬徐昆许浩刘进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