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换速比的取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4466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换速比的取力装置,包括:壳体、传动端齿轮系和与壳体转动安装的传动轴,壳体内固设有外齿圈,传动端齿轮系设置为行星轮系,行星轮系包括太阳轮、行星轮和行星架,行星架上转动安装有多个行星轮,多个行星轮分别与外齿圈和太阳轮啮合;传动轴包括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与太阳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壳体形成第一伸出端,第二传动轴的一端与行星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壳体形成第二伸出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换速比的取力装置,实现了同一取力装置具有不同速比的功能,方便发动机整机齿轮系布置,通用性高,可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Power take-off device with changeable speed rati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换速比的取力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取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换速比的取力装置。
技术介绍
取力器一般由齿轮、箱体、轴承等零部件组成,与发动机或变速箱输出轴(或齿轮)连接,将动力输出至外部工作装置。目前,大多数专用车辆都使用取力器来从汽车发动机获取上装所需的动力,通常是安装在发动机飞轮壳上,通过从发动机齿轮箱获取动力。有少数专用车辆使用单独的发动机、外接动力源或由蓄电池获得动力。大多数取力器的速比是指取力器输出端的转速与发动机的转速之比,现在取力器结构比较简单,其速比受发动机齿轮系布置影响,当发动机齿轮系布置确定时,发动机的传动比也随之确定,若需要提供某一固定传动比,客户需提前告知发动机厂家取力器的用途及布置。也就是目前用于发动机的取力器只能提供固定的速比,通用性较低。当用户需求发生改变时,发动机齿轮系可能需要变动或重新寻找其他取力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换速比的后取力装置,能实现不同速比的功能。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换速比的取力装置,包括:壳体、传动端齿轮系和与所述壳体转动安装的传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固设有外齿圈,所述传动端齿轮系设置为行星轮系,所述行星轮系包括太阳轮、行星轮和行星架,所述行星架上转动安装有多个行星轮,多个所述行星轮分别与所述外齿圈和所述太阳轮啮合;所述传动轴包括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太阳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形成第一伸出端,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行星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形成第二伸出端。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前盖、安装体和后盖,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分别位于所述安装体的相对两侧,所述前盖、所述安装体和所述后盖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体的内壁上开设有轮齿形成所述外齿圈。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轴的所述第一伸出端设置为所述取力装置的输入端,所述第二传动轴的所述第二伸出端设置为所述取力装置的输出端。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轴的所述第二伸出端设置为所述取力装置的输入端,所述第一传动轴的所述第一伸出端设置为所述取力装置的输出端。优选的,所述取力装置的输入端通过花键连接有与发动机齿轮系啮合的传动端齿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取力装置其壳体内的外齿圈固定,太阳轮和行星架相对运动,第一传动轴与太阳轮固定安装,第二传动轴与行星架固定安装,取力装置安装时可根据需要选择第一传动轴或第二传动轴作为输入端,当第一传动轴作为输入端时与当第二传动轴作为输入端时,取力装置的传动比不同,实现了同一取力装置具有不同速比的功能,方便发动机整机齿轮系布置,通用性高,可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另外,取力装置的输入端通过花键连接和发动机齿轮系啮合的传动端齿轮,便于拆卸和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可换速比的取力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可换速比的取力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可换速比的取力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11-前盖,12-安装体,13-后盖,2-外齿圈,3-太阳轮,4-行星轮,5-行星架,6-第一传动轴,7-第二传动轴,8-传动端齿轮,9-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以图1至图3共同所示,可换速比的取力装置,包括:壳体1、传动端齿轮系和与壳体转动安装的传动轴,壳体内1固定设置设有外齿圈2,本实施例的传动端齿轮系设置为行星轮系,上述行星轮系包括太阳轮3、行星轮4和行星架5,行星架5上转动安装有多个行星轮4,多个行星轮4分别与外齿圈2和太阳轮3传动啮合。传动轴包括第一传动轴6和第二传动轴7,第一传动轴6的一端与太阳轮3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壳体1形成第一伸出端,本实例中太阳轮3和第一传动轴6一体设置。第二传动轴7的一端与行星架5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壳体1形成第二伸出端。本实施例的可变速比的取力装置,其壳体1包括:前盖11、安装体12和后盖13,前盖11和后盖13分别位于安装体12的相对两侧,前盖11、安装体12和后盖13通过螺栓9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传动轴6与前盖11之间安装有轴承,第一传动轴6的第一伸出端穿过并伸出前盖11。第二传动轴7与后盖13之间安装有轴承,第二传动轴7的第二伸出端穿过并伸出后盖13。本实施例的可变速比的取力装置其前盖11、安装体12和后盖13采用螺栓连接使得取力器拆卸安装方便,易储存。本实施例的安装体12的内壁上开设有轮齿形成外齿圈2。当取力装置和发动机安装连接时,若第一传动轴6的第一伸出端设置为取力装置的输入端,则第二传动轴7的第二伸出端设置为取力装置的输出端。第一传动轴6的第一伸出端通过花键连接有传动端齿轮8,传动端齿轮8与发动机齿轮系的齿轮啮合。当取力装置和发动机安装连接时,若第二传动轴7的第二伸出端设置为取力装置的输入端,则第一传动轴6的第一伸出端设置为取力装置的输出端。第二传动轴7的第二伸出端通过花键连接有传动端齿轮8,传动端齿轮8与发动机齿轮系啮合的传动端齿轮。取力装置的输入端通过花键连接和发动机齿轮系啮合的传动端齿轮,便于拆卸和安装。本技术的取力装置安装时可根据需要选择第一传动轴或第二传动轴作为输入端,当第一传动轴作为输入端时与当第二传动轴作为输入端时,两种情况下取力装置的传动比不同,实现了同一取力装置具有不同速比的功能,方便发动机整机齿轮系布置,通用性高,可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一切基于本技术的构思、原理、结构和方法,所做出的种种改进,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换速比的取力装置,包括:壳体、传动端齿轮系和与所述壳体转动安装的传动轴,其特征在于,/n所述壳体内固设有外齿圈,所述传动端齿轮系设置为行星轮系,所述行星轮系包括太阳轮、行星轮和行星架,所述行星架上转动安装有多个行星轮,多个所述行星轮分别与所述外齿圈和所述太阳轮啮合;/n所述传动轴包括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太阳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形成第一伸出端,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行星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形成第二伸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换速比的取力装置,包括:壳体、传动端齿轮系和与所述壳体转动安装的传动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内固设有外齿圈,所述传动端齿轮系设置为行星轮系,所述行星轮系包括太阳轮、行星轮和行星架,所述行星架上转动安装有多个行星轮,多个所述行星轮分别与所述外齿圈和所述太阳轮啮合;
所述传动轴包括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太阳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形成第一伸出端,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行星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形成第二伸出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速比的取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盖、安装体和后盖,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分别位于所述安装体的相对两侧,所述前盖、所述安装体和所述后盖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云宁大伟史美丽郑雪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