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全自动钢塑带打捆机的伺服电机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137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加工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全自动钢塑带打捆机的伺服电机变速器,包括壳体、一号内齿输出轴、二号内齿输出轴,行星轮、一号内齿圈、导向内齿圈、固定齿盘、双联齿轮轴、行星齿轮轴、中心轴、壳体后盖和伺服电机,所述壳体为一侧开口的腔体,所述壳体开口处设有壳体后盖,所述壳体后盖远离所述壳体的端面上设有固定齿盘,固定齿盘远离壳体的端面上设有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压力空气从壳体上设有的一号进气孔和二号进气孔压入壳体内部,压力空气将导向内齿圈推到不同状态,在不同状态时内部齿轮传动下,实现气动调节高低速的切换和不同转矩的输出,有效省去人工操作调节,操作方便,成本较低,值得大力推广。

A servo motor transmission for automatic steel plastic belt ba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全自动钢塑带打捆机的伺服电机变速器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加工机械设备
,具体是一种用于全自动钢塑带打捆机的伺服电机变速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市场对钢材的需求量不断加大,钢材的打捆包装质量不仅影响钢材的销售、运输和存储,而且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的保持,钢材的捆扎包装作为钢材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其打捆的形式和捆扎力大小直接影响包装质量,实际打捆过程中,被捆扎物的材料不同、规格不同、特性特点的不同,需要要求捆带的束紧力应适合被捆扎物的不同特点,另外全自动钢塑带打捆机的捆带输送过程中需高速输送和低速大转矩输送配合应用,才能满足全自动打捆的功能要求,当打捆机把捆带绕缠被捆扎物的捆带输送过程是高速低转矩输送过程,将捆带束紧被捆扎物的过程是低速大转矩输送的过程,现有的全自动打捆机中的电动机配固定速比减速机传动输送捆带,是单一不可改变转矩的输送方式,不能适合科学有效的捆扎,有一部分的打捆机中使用气动马达配变速箱传动输送捆带方式,虽然有高低速区分,但是由于是人工调节相对设置力矩,实现的是固定值束紧力的方式,使用中不便针对实际需求迅速调整束紧力,而无法满足不同的被捆扎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全自动钢塑带打捆机的伺服电机变速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全自动钢塑带打捆机的伺服电机变速器,包括壳体、一号内齿输出轴、二号内齿输出轴,行星轮、一号内齿圈、导向内齿圈、固定齿盘、双联齿轮轴、行星齿轮轴、中心轴、壳体后盖和伺服电机;所述壳体为一侧开口的腔体,所述壳体开口处设有壳体后盖,所述壳体后盖远离所述壳体的端面上设有固定齿盘,所述固定齿盘远离壳体的端面上设有伺服电机,所述壳体外圈设有注油嘴,所述壳体外圈与所述注油嘴同轴线并排设置有一号进气孔和二号进气孔,所述壳体远离壳体后盖的端面上设有出轴口,所述一号内齿输出轴的轴端为花键轴,所述一号内齿输出轴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设有轴承,所述一号内齿输出轴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出轴口并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所述一号内齿输出轴与出轴口之间设有骨架油封,所述一号内齿输出轴的传动输入端与二号内齿输出轴螺纹连接,所述二号内齿输出轴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设有轴承;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中心轴连接,所述中心轴与所述固定齿盘之间设有轴承,所述行星轮的一端通过轴承设在一号内齿输出轴内壁,所述行星轮另一端通过轴承设在中心轴上,所述行星轮靠近伺服电机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号外齿,所述行星轮上设有三个行星齿轮轴,所述行星齿轮轴上套有双联齿轮,所述双联齿轮靠近一号内齿输出轴的端部与所述二号内齿输出轴的内齿啮合,所述中心轴远离伺服电机的端部与所述双联齿轮靠近伺服电机的端部啮合,所述壳体内壁通过轴承设有一号内齿圈,所述一号内齿圈与所述双联齿轮靠近伺服电机的端部啮合,所述一号内齿圈靠近伺服电机的端面上设有离合啮合齿,所述导向内齿圈设在所述壳体内,导向内齿圈内壁靠近一号内齿输出轴的一侧设有导向短齿,导向内齿圈内壁靠近所述伺服电机一侧设有导向长齿,所述导向内齿圈靠近所述一号内齿圈的端面上设有导向侧齿,所述导向内齿圈上的导向长齿与所述固定齿盘啮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双联齿轮与所述行星齿轮轴之间设有轴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长齿与导向短齿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一号外齿的宽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齿盘远离伺服电机的端部设有压盖。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内齿圈与所述导向内齿圈之间设有支撑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进气孔设在所述支撑环与所述导向内齿圈之间。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号进气孔设在所述导向内齿圈与所述壳体后盖之间。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内齿圈与所述壳体内壁、支撑环、壳体后盖之间均设有密封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用于全自动钢塑带打捆机的伺服电机变速器,通过将压力空气从壳体上设有的一号进气孔和二号进气孔压入壳体内部,压力空气将导向内齿圈推到远离伺服电机的一侧,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中心轴啮合双联齿轮旋转,双联齿轮同时啮合内齿输出轴旋转,导向内齿圈与一号内齿圈啮合,导向内齿圈与行星轮分离,实现低速状态,通过压力空气将导向内齿圈推到靠近伺服电机的一侧,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中心轴啮合双联齿轮旋转,双联齿轮同时啮合内齿输出轴旋转,导向内齿圈与一号内齿圈分离,导向内齿圈与行星轮啮合,实现高速状态,实现气动调节高低速的切换和伺服电机调节不同转矩的输出,有效的省去人工操作调节,操作方便,成本较低,值得大力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低速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高速状态下的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壳体内部部件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行星轮处部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双联齿轮与中心轴的的结构关系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双联齿轮与一号内齿圈的的结构关系示意图。图中:1-壳体;2-一号内齿输出轴;3-二号内齿输出轴;4-行星轮;401-一号外齿;5-双联齿轮;6-行星齿轮轴;7-挡圈;8-油道隔环;9-一号内齿圈;901-离合啮合齿;10-支撑环;11-导向内齿圈;1101-导向长齿;1102-导向短齿;1103-导向侧齿;12-中心轴;13-压盖;14-壳体后盖;15-固定齿盘;16-轴承;17-骨架油封;18-轴用挡圈;19-密封圈;23-伺服电机;26-注油嘴;27-一号进气孔;28-二号进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部”、“上”、“下”、“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全自动钢塑带打捆机的伺服电机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一号内齿输出轴、二号内齿输出轴,行星轮、一号内齿圈、导向内齿圈、固定齿盘、双联齿轮轴、行星齿轮轴、中心轴、壳体后盖和伺服电机;/n所述壳体为一侧开口的腔体,所述壳体开口处设有壳体后盖,所述壳体后盖远离所述壳体的端面上设有固定齿盘,所述固定齿盘远离壳体的端面上设有伺服电机,所述壳体外圈设有注油嘴,所述壳体外圈设有一号进气孔和二号进气孔,所述一号进气孔、二号进气孔与所述注油嘴轴线平行,所述壳体远离壳体后盖的端面上设有出轴口,所述一号内齿输出轴的轴端为花键轴,所述一号内齿输出轴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设有轴承,所述一号内齿输出轴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出轴口并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所述一号内齿输出轴与出轴口之间设有骨架油封,所述一号内齿输出轴的传动输入端与二号内齿输出轴螺纹连接,所述二号内齿输出轴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设有轴承;/n所述壳体内壁通过轴承设有一号内齿圈,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中心轴连接,所述中心轴与所述固定齿盘之间设有轴承,所述行星轮的一端通过轴承设在一号内齿输出轴内壁,所述行星轮另一端通过轴承设在中心轴上,所述行星轮靠近伺服电机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号外齿,所述行星轮内设有三个行星齿轮轴,所述行星齿轮轴上套有双联齿轮,所述双联齿轮的一端与所述二号内齿输出轴的内齿啮合,所述双联齿轮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中心轴的外齿和一号内齿圈的内齿同时啮合,所述一号内齿圈靠近伺服电机的端面上设有离合啮合齿,所述导向内齿圈设在所述壳体内,导向内齿圈内壁靠近一号内齿输出轴的一侧设有导向短齿,导向内齿圈内壁靠近所述伺服电机一侧设有导向长齿,所述导向内齿圈靠近所述一号内齿圈的端面上设有导向侧齿,所述导向内齿圈上的导向长齿与所述固定齿盘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全自动钢塑带打捆机的伺服电机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一号内齿输出轴、二号内齿输出轴,行星轮、一号内齿圈、导向内齿圈、固定齿盘、双联齿轮轴、行星齿轮轴、中心轴、壳体后盖和伺服电机;
所述壳体为一侧开口的腔体,所述壳体开口处设有壳体后盖,所述壳体后盖远离所述壳体的端面上设有固定齿盘,所述固定齿盘远离壳体的端面上设有伺服电机,所述壳体外圈设有注油嘴,所述壳体外圈设有一号进气孔和二号进气孔,所述一号进气孔、二号进气孔与所述注油嘴轴线平行,所述壳体远离壳体后盖的端面上设有出轴口,所述一号内齿输出轴的轴端为花键轴,所述一号内齿输出轴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设有轴承,所述一号内齿输出轴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出轴口并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所述一号内齿输出轴与出轴口之间设有骨架油封,所述一号内齿输出轴的传动输入端与二号内齿输出轴螺纹连接,所述二号内齿输出轴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设有轴承;
所述壳体内壁通过轴承设有一号内齿圈,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中心轴连接,所述中心轴与所述固定齿盘之间设有轴承,所述行星轮的一端通过轴承设在一号内齿输出轴内壁,所述行星轮另一端通过轴承设在中心轴上,所述行星轮靠近伺服电机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号外齿,所述行星轮内设有三个行星齿轮轴,所述行星齿轮轴上套有双联齿轮,所述双联齿轮的一端与所述二号内齿输出轴的内齿啮合,所述双联齿轮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中心轴的外齿和一号内齿圈的内齿同时啮合,所述一号内齿圈靠近伺服电机的端面上设有离合啮合齿,所述导向内齿圈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赵云刘瑞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斯蒂尔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