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的屏蔽膜及连接线缆和连接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9965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线缆的屏蔽膜,用于吸收及屏蔽环境中的电磁干扰,以提升线缆屏蔽膜的屏蔽性能和信号的传输速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线缆屏蔽膜,包括:金属层,覆盖在线缆导体的外被上,以用于作为介质屏蔽线缆导体内的电磁干扰;载体层,设置于所述金属层与吸波层之间,以将所述金属层和所述吸波层进行隔离;吸波层,设置于所述载体层上,用于作为介质吸收屏蔽环境中的电磁干扰。

A shielding film of cable and the method of connecting cable and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的屏蔽膜及连接线缆和连接器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线缆的屏蔽膜。
技术介绍
在具有信号传输线和/或电源传输的线缆生产行业,为了减小阻抗、衰减、防止信号的干扰及信号内部传输时的损耗,通常会对线材添加屏蔽层进行屏蔽处理。在专利号为CN106952678B的专利中,已经申请了一种屏蔽膜,包括:第一金属层、导电层及保护膜;其中,第一金属层覆盖在导体的外被上,用于屏蔽电磁干扰并作为介质;导电层设置于第一金属层上,用于屏蔽电磁干扰;保护膜设置于导电层上,用于对导电层进行保护。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该结构能对线缆间的电磁干扰起到很好的屏蔽作用,但最外层的保护膜对环境中的电磁干扰只能起到微弱的隔离作用,从而导致环境中的电磁干扰对线缆内部的信号或电源传输造成一定的干扰,而对于信号高速传输的5G时代,如何减弱及屏蔽环境中的电磁干扰也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缆的屏蔽膜及连接线缆和连接器的方法,用于吸收及屏蔽环境中的电磁干扰,以提升线缆屏蔽膜的屏蔽性能和信号的传输速度。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线缆的屏蔽膜,包括:金属层,覆盖在线缆导体的外被上,以用于作为介质屏蔽线缆导体内的电磁干扰;载体层,设置于所述金属层与吸波层之间,以将所述金属层和所述吸波层进行隔离;吸波层,设置于所述载体层上,用于作为介质吸收屏蔽环境中的电磁干扰。优选的,所述屏蔽膜还包括:胶水层,设置于所述金属层和载体层之间,以用于将所述金属层和所述载体层相结合,所述胶水层的厚度为2um至10um。优选的,所述金属层为由金、银、铜、镍及铝中的至少一种所构成的薄膜,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为3um至100um。优选的,所述载体层为混合型树脂,所述载体层的厚度为3um至50um。优选的,所述吸波层由金、银、铜、铁、锰、铝、锌、镍、碳、钴中的至少一种,与石墨烯及混合型树脂相融合而组成。优选的,所述金属粒子在所述吸波层中的比率为0.5%至60%,所述石墨烯在所述吸波层中的比率为1%至50%。优选的,所述吸波层还包括阻燃材料。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线缆和连接器的方法,利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屏蔽膜,所述方法包括:裸露线缆中预设长度的线芯导体;将所述线芯导体与连接器执行连接;利用所述屏蔽膜对执行连接的裸露线芯导体执行包覆,以有效降低线芯间的信号串扰,所述屏蔽膜至少包括金属层、载体层及吸波层;其中,所述金属层覆盖在线缆导体的外被上,以用于作为介质屏蔽线缆导体内的电磁干扰;所述载体层设置于所述金属层与吸波层之间,以将所述金属层和所述吸波层进行隔离;所述吸波层设置于所述载体层上,用于作为介质吸收屏蔽环境中的电磁干扰。优选的,所述利用屏蔽膜对执行连接的线芯导体执行包覆,包括:将所述屏蔽膜缠绕包覆至所述线芯导体与所述连接器执行连接的连接处。优选的,所述利用屏蔽膜对执行连接的线芯导体执行包覆,包括:将所述屏蔽膜置于所述线缆中对线的线芯导体之间;利用所述屏蔽膜对所述线芯导体执行缠绕包覆。优选的,所述利用屏蔽膜对执行连接的线芯导体执行包覆,包括:将所述屏蔽膜包覆在所述线缆中每根线芯导体的外侧。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固定装置对所述屏蔽膜执行固定。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线缆屏蔽膜,通过最外层设置的吸波层对环境中的电磁干扰波进行吸收及传导,设置于吸波层和金属层之间的载体层,利用其绝缘性能,一方面对环境中的电磁干扰波进行隔离,另一方面对线缆内部的电磁干扰波进行隔离,使得外部干扰和内部干扰之间相互隔离而不相互影响,而设置于线缆导体外被上的金属层,使得线缆内部的电磁干扰波在金属层和线缆导体间形成封闭的传导结构,以利于线缆内部电磁干扰波的快速传导,故本申请中的线缆屏蔽膜较现有技术中的线缆屏蔽膜而言,能够吸收及屏蔽环境中的电磁干扰,提升了线缆屏蔽膜的屏蔽性能和信号的传输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线缆屏蔽膜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两种干扰的示意图;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现有技术中(旧结构)的屏蔽实验效果图;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新结构)的屏蔽实验效果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屏蔽膜与本申请中屏蔽膜实验效果的比较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线缆屏蔽膜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线缆及连接器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图6实施例中步骤603的细化步骤;图8为图7实施例中包覆方式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图6实施例中步骤603的另一个细化步骤;图10为图9实施例中包覆方式的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图6实施例中步骤603的另一个细化步骤;图12为图11实施例中包覆方式的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线缆及连接器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缆的屏蔽膜及连接线缆和连接器的方法,用于提升线缆屏蔽膜的屏蔽性能,提升信号的传输速度。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现有技术中,CN106952678B专利已经提供了一种线缆屏蔽膜,包括:第一金属层、导电层及保护膜;其中,第一金属层覆盖在导体的外被上,用于屏蔽电磁干扰并作为介质;导电层设置于第一金属层上,用于屏蔽电磁干扰;保护膜设置于导电层上,用于对导电层进行保护。研究发现,该类型的线缆屏蔽膜虽然可以对线缆内部的电磁干扰起到较强的屏蔽作用,但该类型的屏蔽膜在屏蔽的过程中却有很明显的缺点:一、信号或电流在线缆中传输时,会在线缆周围形成螺旋形的环状电磁干扰波进行传输,而设置于导体外被上的第一金属层,虽然可以对电磁干扰波进行屏蔽,从而使得电磁干扰波沿着线缆导体的方向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的屏蔽膜,其特征在于,包括:/n金属层,覆盖在线缆导体的外被上,以用于作为介质屏蔽线缆导体内的电磁干扰;/n载体层,设置于所述金属层与吸波层之间,以将所述金属层和所述吸波层进行隔离;/n吸波层,设置于所述载体层上,用于作为介质吸收屏蔽环境中的电磁干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的屏蔽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层,覆盖在线缆导体的外被上,以用于作为介质屏蔽线缆导体内的电磁干扰;
载体层,设置于所述金属层与吸波层之间,以将所述金属层和所述吸波层进行隔离;
吸波层,设置于所述载体层上,用于作为介质吸收屏蔽环境中的电磁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膜还包括:
胶水层,设置于所述金属层和载体层之间,以用于将所述金属层和所述载体层相结合,所述胶水层的厚度为2um至10u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为由金、银、铜、镍及铝中的至少一种所构成的薄膜,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为3um至100u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屏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层为混合型树脂,所述载体层的厚度为3um至50u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层由金、银、铜、铁、锰、铝、锌、镍、碳、钴中的至少一种,与石墨烯及混合型树脂相融合而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粒子在所述吸波层中的比率为0.5%至60%,所述石墨烯在所述吸波层中的比率为1%至5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层的厚度为3um至200um。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屏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天纬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联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