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板保持用筒状部件及其冲压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646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6:04
目的在于能延长离合器油的滞留时间,能实现离合器板的高效冷却。在外周通过一块钢板冲压成型供离合器板卡合的离合器毂(42),在内周面上,以在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分别沿轴向延伸的离合器板的冷却用的油槽(74‑4)。在各油槽(74‑4)的端部形成有朝半径内侧延伸设置的作为冲压成型部的阻挡件(76)。阻挡件(76)的冲压成型是通过冲头(82)冲压离合器毂(42)的前面侧,同时将内冲压件(84)配置于背面侧而进行的。阻挡件(76)均由成型模具所形成的成型面即直立的前表面(76‑1)和背面(76‑2)构成。背面(76‑2)设置成在能拔出内冲压件(84)的情况下尽可能陡立,从而能延长油槽(74‑4)中的离合器油的滞留时间,并能提高离合器板的冷却效率。

Cylinder parts for holding clutch plate and stamp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离合器板保持用筒状部件及其冲压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合器板保持用筒状部件及其冲压成型方法,上述部件能在汽车用变速器中的离合器毂(日文:クラッチハブ)等中使用。
技术介绍
汽车用变速器中的离合器包括用于安装离合器组件的离合器毂。离合器毂是钢板的冲压成型件,包括:板状部,上述板状部从转轴上的轴套部沿半径方向延伸设置;以及筒状部,上述筒状部从板状部沿轴向延伸设置,筒状部在圆周方向交替地形成分别沿长边方向延伸的朝向半径外侧的突部和朝向半径内侧的突部,通过在筒状部外周使朝向半径外侧的突部之间的长边方向凹部与离合器板的内周部的突部卡合,以使离合器板沿长边方向自由滑动,在筒状部内周,朝向半径内侧的突部之间的长边方向凹部形成用于离合器板的冷却油(离合器油)的流通的油槽。在离合器的滑动模式中离合器板产生摩擦热,但离合器板在由离合器油实现的冷却的作用下防止过热。即,来自转轴的中心的供油槽的离合器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经由离合器毂的板状部在供油槽中沿长边方向流通,并从供油槽的端部流出。而且,为了提高冷却效率,期望通过油槽使离合器油滞留,并增大朝向离合器组件滑动部的流量。作为用于延长油槽中的润滑油或冷却油的滞留时间的技术,提出一种在离合器毂的圆筒状部的内周的长边方向油槽的端部形成阻挡件(阻塞结构部)的技术(专利文献1)。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为了形成阻挡件,在由钢板形成的离合器毂的冲压成型之后,对筒状部的端面进行由冲头实现的冲压加工(stamping)。即,在由冲头实现的冲压时,离合器毂在外周被具有与离合器毂相应的内周凹凸形状的环状保持构件支承,在内周被呈沿供油槽的内切圆的外周面的环状保持构件支承,在上述状态下冲头沿轴向对离合器毂的筒状部的突部端面冲压,由上述变形导致壁自由地朝向半径内侧塑性流动,因此,能形成从油槽的一般底面向半径内侧伸出的伸出部分即阻挡件。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一种包括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离合器板保持用筒状产品的实施方式的离合器毂的连续可变变速器(CVT)用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一种后退离合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00-516695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3-249871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9-31074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冲头的背面侧的部分为自由端,被冲头加压时的壁的流动基本上产生于冲头的移动方向即轴向上,剩余壁以沿半径方向伸出的方式产生。因此,在由冲头实现的加工结束时形成的阻挡件的形状形成为:在截面上,冲头所抵接的前面侧沿半径方向直立,但在后面侧,油槽的底面侧的壁厚最厚,且以越朝向半径内侧则壁越薄的方式大幅倾斜(松塌)上述形状在专利文献1的图3中以易于理解的方式示出。阻挡件的上述截面形状呈当从油槽的离合器油的流动观察时使流动的阻力微小的形状,在由阻挡件实现的离合器油的滞留时间的延长所带来的离合器板的冷却效率的提高的观点来看,不能说是理想的。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而作的,其目的在于能延长由阻挡件实现的离合器油的滞留时间,并实现离合器板的高效的冷却。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离合器板保持用筒状部件由一块钢板冲压成型,是用于保持离合器板的筒状产品,所述离合器保持用筒状部件的特征在于,包括板状部和筒状部,其中,所述板状部相对于转轴沿半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筒状部从板状部沿轴向延伸设置,筒状部在圆周方向上分别交替地形成沿长边方向延伸的朝向半径外侧的突部和朝向半径内侧的突部,通过在筒状部的外周使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朝向半径外侧的突部之间的长边方向凹部与离合器板的内周部的突部卡合,以使离合器板沿长边方向自由滑动,在筒状部的内周,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朝向半径内侧的突部之间的长边方向凹部形成用于冷却离合器板的油槽,筒状部包括作为冲压成型部的阻挡件,阻挡件从远离板状部一侧的筒状部的端部稍稍远离板状部一侧,并从油槽的底面确保与两侧侧面的一体,同时朝向半径内侧延伸设置,阻挡件为了引起在油槽中流通的油的滞留而在背面侧呈陡立的形状。较为理想的是,阻挡件的背面侧的成型面设置成在不妨碍冲压加工后的成型模具的拔出的情况下尽可能接近于直立面的角度,更为理想的是,在相对于与筒状部件的中心线平行的基准线从离合器毂的外侧向内侧测量时,上述角度为90度至100度的范围的角度。在阻挡件的冲压成型时,配备:冲头,所述冲头通过具有与工件的外周相应的内周形状的外冲压件来保持作为工件的筒状部件,并从外侧在轴向上与筒状部的端面相对配置;以及内冲压件,所述内冲压件在半径方向上与油槽的底面相对配置,通过使内冲压件与油槽的底面的底面抵接,同时通过冲头从端面沿轴向冲压筒状部,而使壁在冲头与内冲压件之间流动,能进行阻挡件的冲压成型。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阻挡件不仅是在前表面,而且在背面也呈由成型模具形成的冲压成型面。因此,能使阻挡件的背面在不妨碍用于冲压加工后的成型模具的拔出的动作的情况下尽可能陡立(而非松塌),因此,能通过阻挡件有效地引起油槽中的离合器油流动的滞留,能进行由离合器油实现的离合器板的预期的冷却。附图说明图1是包括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离合器从动盘轮毂的车辆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从开口端侧稍微仰视离合器毂的局部立体图。图3是基于与图2相同的视点的立体图,但其表示阻挡件的冲压成型前的工件。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其表示离合器毂的筒状部的前端部的阻挡件的形状。图5是从图3所示的工件进行阻挡件的冲压成型的成型装置的俯视图,其是沿图6的(a)的大致V-V线绘制的。图6是成型装置的纵剖视图,其是从图3所示的工件进行阻挡件的冲压成型的装置的俯视图,并且是沿图5的大致VI-VI线绘制的,其中,(a)表示开模状态,(b)表示工序稍稍进展的状态。图7与图6相同,但(c)表示冲压工序进一步进行的状态,(d)表示阻挡件的成型结束后的状态。图8是以工件的一个油槽的一个阻挡件的方式示意性地表示由图5及图6(图7)的成型装置实现的对工件进行的阻挡件的成型工序的图,关于成型件与工件之间的位置关系,(a)表示成型前的位置关系,(b)表示成型时的位置关系,(c)表示成型后的位置关系。图9基于图8示意性地分别表示现有技术中的成型前(a)、成型时(b)、成型后(c)的成型件相对于工件的位置关系。图10是表示安装于图1的离合器毂的从纵深侧向近前侧的四块主动盘(分别表示为﹟1、﹟2、﹟3、﹟4)中的滑动模式下的上升温度(线状图表)以及分析流量(柱状图表)的示意性图表。具体实施方式若接下来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则在图1中,10表示包括带式的连续可变变速器(CVT)的车辆的行星齿轮式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那样,前进后退切换装置10位于发动机与CVT之间的驱动系统上。前进后退切换装置10包括前进用离合器12和后退用离合器14。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合器板保持用筒状部件,由一块钢板冲压成型,是用于保持离合器板的筒状产品,/n所述离合器板保持用筒状部件的特征在于,/n包括板状部和筒状部,其中,所述板状部相对于转轴沿半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筒状部从板状部沿轴向延伸设置,/n筒状部在圆周方向上分别交替地形成沿长边方向延伸的朝向半径外侧的突部和朝向半径内侧的突部,/n通过在筒状部的外周使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朝向半径外侧的突部之间的长边方向凹部与离合器板的内周部的突部卡合,以使离合器板沿长边方向自由滑动,/n在筒状部的内周,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朝向半径内侧的突部之间的长边方向凹部形成用于冷却离合器板的油槽,/n筒状部包括作为冲压成型部的阻挡件,所述阻挡件从远离板状部一侧的筒状部的端部稍稍远离板状部一侧,并从油槽的底面确保与两侧侧面的一体,同时朝向半径内侧延伸设置,/n阻挡件为了引起在油槽中流通的油的滞留而在背面侧呈陡立的形状。/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818 JP 2017-1582331.一种离合器板保持用筒状部件,由一块钢板冲压成型,是用于保持离合器板的筒状产品,
所述离合器板保持用筒状部件的特征在于,
包括板状部和筒状部,其中,所述板状部相对于转轴沿半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筒状部从板状部沿轴向延伸设置,
筒状部在圆周方向上分别交替地形成沿长边方向延伸的朝向半径外侧的突部和朝向半径内侧的突部,
通过在筒状部的外周使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朝向半径外侧的突部之间的长边方向凹部与离合器板的内周部的突部卡合,以使离合器板沿长边方向自由滑动,
在筒状部的内周,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朝向半径内侧的突部之间的长边方向凹部形成用于冷却离合器板的油槽,
筒状部包括作为冲压成型部的阻挡件,所述阻挡件从远离板状部一侧的筒状部的端部稍稍远离板状部一侧,并从油槽的底面确保与两侧侧面的一体,同时朝向半径内侧延伸设置,
阻挡件为了引起在油槽中流通的油的滞留而在背面侧呈陡立的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板保持用筒状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相对于与筒状部件的中心线平行的基准线从离合器毂的外侧向内侧测量时,阻挡件的背面侧的成型面的角度为90度至100度的范围的角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合器板保持用筒状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件的前表面和背面均构成为在阻挡件的冲压加工时与成型模具抵接的冲压成型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邉大地三轮正道铃木良辅祢津英之
申请(专利权)人:有能沛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