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型钢架结构件装卸的叉车属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331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型钢架结构件装卸的叉车属具,包括主体,主体的顶部两端均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主体的顶部中央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大型钢架结构件装卸的叉车属具,该叉车属具通过设置的第二伺服电机输送动力,使托盘叉实现升降,通过设置的第一伺服电机输送动力,使挡板实现上下升降通过设置的,通过设置的第三伺服电机输送动力,使挡板能够实现水平旋转,通过设置的液压油缸输送动力,使推板将托盘叉上的钢架推送至地面,滑板与托盘叉一体成型,使托盘叉承载牢固,不易损坏,提高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该叉车属具结构简单,装卸货快捷,实用性强。

A forklift accessory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large steel fram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大型钢架结构件装卸的叉车属具
本技术涉及运输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大型钢架结构件装卸的叉车属具。
技术介绍
叉车属具也称多种装置,是自动化装卸、堆垛和搬运的高效设备,是发挥叉车一机多用的良好工具,完善和弥补叉车的性能,适应现代物流仓储搬运装卸复杂多元化的需要,叉车属具具有:高效率、低损耗、安全等特点,广泛用于造纸、包装、印刷、石油、化工、建筑、冶炼、电子、饮料、五金、汽车制造、仓储、烟草、军工等行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传统的叉车属具结构复杂,有时在装卸货时需要人工干预进行卸货,并且对于托盘叉上的货物没有防护措施,容易导致货物掉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大型钢架结构件装卸的叉车属具,通过设置的第二伺服电机输送动力,使托盘叉实现升降,通过设置的第一伺服电机输送动力,使挡板实现上下升降通过设置的,通过设置的第三伺服电机输送动力,使挡板能够实现水平旋转,通过设置的液压油缸输送动力,使推板将托盘叉上的钢架推送至地面,滑板与托盘叉一体成型,使托盘叉承载牢固,不易损坏,提高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该叉车属具结构简单,装卸货快捷,实用性强。为连接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大型钢架结构件装卸的叉车属具,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部两端均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主体的顶部中央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表面安装有滑板,所述滑板的表面一端安装有导轨槽,所述导轨槽的一端设置有推送架,所述推送架的一端安装有推板,所述滑板的底部设置有托盘叉,所述托盘叉的顶部安装有铰接支架,所述铰接支架的顶部套接有液压油缸,所述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的表面安装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表面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顶部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一套管的内部套接有第三螺杆,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套管,且第二套管位于第二伺服电机的底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通过第一螺杆与滑板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套管套接于第二螺杆的表面,与第一伺服电机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伺服电机通过第三螺杆与第一套管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送架的首端与导轨槽连接,所述推送架的末端与铰接支架的底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压油缸通过铰接支架与推送架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板与托盘叉一体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是一种用于大型钢架结构件装卸的叉车属具,通过设置的第二伺服电机输送动力,使托盘叉实现升降,通过设置的第一伺服电机输送动力,使挡板实现上下升降通过设置的,通过设置的第三伺服电机输送动力,使挡板能够实现水平旋转,通过设置的液压油缸输送动力,使推板将托盘叉上的钢架推送至地面,滑板与托盘叉一体成型,使托盘叉承载牢固,不易损坏,提高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该叉车属具结构简单,装卸货快捷,实用性强。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推板展开图;图3是本技术的挡板结构图;图中:1、主体;2、第一伺服电机;3、第二伺服电机;4、第一滑轨;5、第一螺杆;6、第二滑轨;7、第二螺杆;8、挡板;9、推板;10、滑板;11、铰接支架;12、托盘叉;13、液压油缸;14、推送架;15、导轨槽;16、第一套管;17、第三螺杆;18、第二套管;19、第三伺服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技术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需要说明的是,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大型钢架结构件装卸的叉车属具,包括主体1,主体1的顶部两端均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2,主体1的顶部中央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3,第二伺服电机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轨4,第一滑轨4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螺杆5,第一螺杆5的表面安装有滑板10,滑板10的表面一端安装有导轨槽15,导轨槽15的一端设置有推送架14,推送架14的一端安装有推板9,滑板10的底部设置有托盘叉12,托盘叉12的顶部安装有铰接支架11,铰接支架11的顶部套接有液压油缸13,主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滑轨6,第二滑轨6的表面安装有第二螺杆7,第二螺杆7的表面设置有挡板8,挡板8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套管16,第一套管16的顶部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19,第一套管16的内部套接有第三螺杆17,第一套管1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套管18,且第二套管18位于第二伺服电机3的底部。进一步的,第二伺服电机3通过第一螺杆5与滑板10连接,通过设置的第二伺服电机3输送动力,带动第一螺杆5运转,使滑板10升降,从而使托盘叉12实现升降。第二套管18套接于第二螺杆7的表面,与第一伺服电机2连接,通过设置的第一伺服电机2输送动力,带动第二螺杆7运转,从而使挡板8实现上下升降。第三伺服电机19通过第三螺杆17与第一套管16连接,通过设置的第三伺服电机19输送动力,带动第三螺杆17运转,从而使挡板8能够实现水平旋转。推送架14的首端与导轨槽15连接,所述推送架14的末端与铰接支架11的底部连接,通过设置的导轨槽15与铰接支架1方便推送架14的伸缩。液压油缸13通过铰接支架11与推送架14连接,通过设置的液压油缸13输送动力,带动推送架14伸缩,从而使推板9实现伸缩功能。滑板10与托盘叉12一体成型,使托盘叉12承载牢固,不易损坏,提高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具体的,在使用本叉车属具时,通过设置的第二伺服电机3输送动力,带动第一螺杆5运转,使滑板10带动托盘叉12升降到提取钢架的合适位置,待叉起钢架后,通过设置的第一伺服电机2输送动力,带动第二螺杆7运转,使挡板8升降到合适位置,再通过设置的第三伺服电机19输送动力,带动第三螺杆17运转,使挡板8向主体1内侧旋转,将托盘叉12上的钢架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大型钢架结构件装卸的叉车属具,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部两端均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2),所述主体(1)的顶部中央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3),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轨(4),所述第一滑轨(4)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螺杆(5),所述第一螺杆(5)的表面安装有滑板(10),所述滑板(10)的表面一端安装有导轨槽(15),所述导轨槽(15)的一端设置有推送架(14),所述推送架(14)的一端安装有推板(9),所述滑板(10)的底部设置有托盘叉(12),所述托盘叉(12)的顶部安装有铰接支架(11),所述铰接支架(11)的顶部套接有液压油缸(13),所述主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滑轨(6),所述第二滑轨(6)的表面安装有第二螺杆(7),所述第二螺杆(7)的表面设置有挡板(8),所述挡板(8)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套管(16),所述第一套管(16)的顶部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19),所述第一套管(16)的内部套接有第三螺杆(17),所述第一套管(1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套管(18),且第二套管(18)位于第二伺服电机(3)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型钢架结构件装卸的叉车属具,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部两端均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2),所述主体(1)的顶部中央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3),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轨(4),所述第一滑轨(4)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螺杆(5),所述第一螺杆(5)的表面安装有滑板(10),所述滑板(10)的表面一端安装有导轨槽(15),所述导轨槽(15)的一端设置有推送架(14),所述推送架(14)的一端安装有推板(9),所述滑板(10)的底部设置有托盘叉(12),所述托盘叉(12)的顶部安装有铰接支架(11),所述铰接支架(11)的顶部套接有液压油缸(13),所述主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滑轨(6),所述第二滑轨(6)的表面安装有第二螺杆(7),所述第二螺杆(7)的表面设置有挡板(8),所述挡板(8)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套管(16),所述第一套管(16)的顶部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19),所述第一套管(16)的内部套接有第三螺杆(17),所述第一套管(1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套管(18),且第二套管(18)位于第二伺服电机(3)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佃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盛达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