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排万向轮的移动底座及AGV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910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AGV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双排万向轮的移动底座,包括矩形底座本体、两组主动轮驱动装置及四组双排万向轮,两组主动轮驱动装置对称设于矩形底座本体的前端和后端,四组双排万向轮分设于矩形底座本体的四角。采用这样的设计,由于主动轮设于矩形底座本体的前端和后端,在驱动的同时可以避免差速行驶的问题,双排万向轮设于矩形底座本体的底部的四角,可以支撑AGV以及带动AGV行驶,当AGV在转弯时,弯内双排万向轮与弯外双排万向轮进行差速行驶,可保证AGV运行的稳定性。并且,由于设于四角的都是双排万向轮,即每个双排万向轮自身也在进行差速行驶,从而可增大AGV的车身稳定性。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AGV。

A mobile base and AGV with double row universal whee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排万向轮的移动底座及AGV
本技术涉及AGV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排万向轮的移动底座及AGV。
技术介绍
随着AGV技术的快速发展,AGV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其主要通过在底座上设置万向轮以实现移动和转向。但目前市面上的AGV大多采用弯内侧轮与弯外侧轮为同轴的主动轮,而AGV在转弯的过程中弯内侧轮与弯外侧轮会存在轮速差从而降低车辆稳定性,快速过弯还会有翻车的危险,从而影响AGV的移动安全性及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双排万向轮的移动底座及AGV,能够进行差速行驶以增大移动底座的移动稳定性,以及提高具有该移动底座的AGV的行驶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双排万向轮的移动底座,包括:矩形底座本体;两组主动轮驱动装置,两组所述主动轮驱动装置对称设于所述矩形底座本体的前端和后端,每组所述主动轮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部件和主动轮,所述主动轮连接于所述驱动部件且设于所述矩形底座本体的底部;以及四组双排万向轮,四组所述双排万向轮分设于所述矩形底座本体的所述底部,且位于所述矩形底座本体的四角。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矩形底座本体的前端和后端分设有贯通所述矩形底座本体的下表面的通槽,两所述主动轮分设于两所述通槽;所述移动底座还包括两保护罩,两所述保护罩对称设于所述矩形底座本体的上表面,各所述保护罩的内部分别与各所述通槽连通,两所述驱动部件分设于两所述保护罩的内部。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轮驱动装置还包括电池及设于所述保护罩内的分隔板,所述电池位于所述保护罩内且固设于所述分隔板上,所述驱动部件设于所述分隔板下方并固接至所述矩形底座本体的上表面,且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电池电连接。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轮驱动装置还包括两支撑架,两所述支撑架对称固设于所述矩形底座本体的上表面,各所述驱动部件固设于各所述支撑架上。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矩形底座本体的底部对应所述四组双排万向轮设有贯通所述矩形底座本体的下表面的容纳槽,每组所述双排万向轮分设于每一所述容纳槽。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双排万向轮包括万向轮支架和两轮体,所述万向轮支架固设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两轮体可活动连接于所述万向轮支架,且所述两轮体部分露出所述容纳槽外。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万向轮支架包括第一固定部、轴承以及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于所述轴承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于所述轴承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固定部固设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两轮体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水平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第三侧板,所述水平板连接于所述轴承的所述另一端,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以及所述第三侧板并排设于所述水平板且分别自所述水平板向下延伸,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间隔设置形成第一空间,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间隔设置形成第二空间;所述第二固定部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穿设所述第一空间及所述第二空间并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其中一所述轮体可活动穿设于所述转轴并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另一所述轮体可活动穿设于所述转轴并位于所述第二空间。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各所述主动轮的底面和各所述双排万向轮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AGV,所述AGV包括车体结构以及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双排万向轮的移动底座,所述车体结构设于所述移动底座的上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具有双排万向轮的移动底座及AGV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双排万向轮的移动底座及AGV,通过设置设有主动轮驱动装置和四组双排万向轮的移动底座,两组主动轮驱动装置对称固设于矩形底座本体的前端和后端,每组主动轮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部件和主动轮,主动轮连接于驱动部件,四组双排万向轮固设于矩形底座本体的底部,且位于矩形底座本体的四角。采用这样的方式,由于主动轮设于矩形底座本体的前端和后端,在驱动AGV的同时可以避免差速行驶的问题,双排万向轮设于矩形底座本体底部的四角,可以支撑AGV以及带动AGV行驶,当AGV在转弯时,弯内双排万向轮与弯外双排万向轮进行差速行驶,可保证AGV运行的稳定性。并且,由于设于四角的都是双排万向轮,即每个双排万向轮自身也在进行差速行驶,从而可增大AGV的车身稳定性。此外,当AGV在停靠或是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移动时,双排万向轮可以互相抵消受到的外力,进而可避免AGV在高低不平的地面运行时或停靠时可能出现倾倒的情况,提高AGV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移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移动底座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移动底座的保护罩内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移动底座的仰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移动底座的驱动部件及主动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移动底座的双排万向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移动底座的万向轮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AGV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双排万向轮的移动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n矩形底座本体;/n两组主动轮驱动装置,两组所述主动轮驱动装置对称设于所述矩形底座本体的前端和后端,每组所述主动轮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部件和主动轮,所述主动轮连接于所述驱动部件且设于所述矩形底座本体的底部;以及/n四组双排万向轮,四组所述双排万向轮分设于所述矩形底座本体的所述底部,且位于所述矩形底座本体的四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排万向轮的移动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矩形底座本体;
两组主动轮驱动装置,两组所述主动轮驱动装置对称设于所述矩形底座本体的前端和后端,每组所述主动轮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部件和主动轮,所述主动轮连接于所述驱动部件且设于所述矩形底座本体的底部;以及
四组双排万向轮,四组所述双排万向轮分设于所述矩形底座本体的所述底部,且位于所述矩形底座本体的四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排万向轮的移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底座本体的前端和后端分设有贯通所述矩形底座本体的下表面的通槽,两所述主动轮分设于两所述通槽;
所述移动底座还包括两保护罩,两所述保护罩对称设于所述矩形底座本体的上表面,各所述保护罩的内部分别与各所述通槽连通,两所述驱动部件分设于两所述保护罩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双排万向轮的移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驱动装置还包括电池及设于所述保护罩内的分隔板,所述电池位于所述保护罩内且固设于所述分隔板上,所述驱动部件设于所述分隔板下方并固接至所述矩形底座本体的上表面,且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双排万向轮的移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驱动装置还包括两支撑架,两所述支撑架对称固设于所述矩形底座本体的上表面,各所述驱动部件固设于各所述支撑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具有双排万向轮的移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底座本体的底部对应所述四组双排万向轮设有贯通所述矩形底座本体的下表面的容纳槽,每组所述双排万向轮分设于每一所述容纳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华明彭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远能物流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