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白车身焊装后翼子板流水槽下部总成的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0221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白车身焊装后翼子板流水槽下部总成的定位装置,由有六个定位块、两个旋转定位销、两个压力夹和一个手柄组成,其中六个定位块用于后翼子板流水槽下部总成在定位装置上的定位;两个旋转定位销,用于后翼子板流水槽下部总成在白车身上的定位;两个压力夹,用于将后翼子板流水槽下部总成在白车身上的固定;在定位装置上还设有一处手柄,用于定位装置的手持操作。六个定位块、两个旋转定位销、两个压力夹均可利用调整垫片进行双向调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定位装置结构简单,灵活轻便,可操作性强。本发明专利技术已应用于红旗长春基地L平台改造项目(焊装车间车身自动线)左/右后翼子板流水槽下部总成的定位安装,使用效果良好。

A positioning device for welding the lower part of the water channel assembly of the rear fender on the BI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白车身焊装后翼子板流水槽下部总成的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白车身焊装后翼子板流水槽下部总成的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原红旗L白车身后翼子板流水槽下部总成定位工装安装在侧围外板总成的主拼夹具上,侧围外板装配后,在主拼夹具上直接固定后翼子板流水槽下部总成,完成焊装。现一汽股份公司红旗长春基地L平台焊装车间进行改造,焊装生产线采用岛式结构,岛内实现了多车型柔性生产,但主焊岛内无法完成后翼子板流水槽下部总成焊装。为保证产品精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需要制作相应的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白车身焊装后翼子板流水槽下部总成的定位装置。在定位装置上分别设计了六个定位块、两个旋转定位销、两个压力夹和一处手柄,其结构简单,灵活轻便,可操作性强。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白车身焊装后翼子板流水槽下部总成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2,底板2上装有手柄1、旋转定位销Ⅰ3、旋转定位销Ⅱ4、异型板Ⅰ5、L连接板Ⅰ6、定位块Ⅰ7、压力夹Ⅰ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白车身焊装后翼子板流水槽下部总成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2),所述底板(2)上装有手柄(1)、旋转定位销Ⅰ(3)、旋转定位销Ⅱ(4)、异型板Ⅰ(5)、L连接板Ⅰ(6)、定位块Ⅰ(7)、压力夹Ⅰ(8)、定位块Ⅱ(9)、异型板Ⅱ(10)、压力夹Ⅱ(11)、L连接板Ⅱ(12)、定位块Ⅲ(13)、定位块Ⅳ(14)、定位块Ⅴ(15)、L连接板Ⅲ(16)、定位块Ⅵ(17)、L连接板Ⅳ(18)和L连接板Ⅴ(19);/n所述手柄(1)穿过底板(2)上的两个孔采用两个螺母固定;/n所述异型板Ⅰ(5)和异型板Ⅱ(10)分别采用两个螺栓固定在底板(2)上,定位块Ⅰ(7)通过L连接板Ⅰ(6)采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白车身焊装后翼子板流水槽下部总成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2),所述底板(2)上装有手柄(1)、旋转定位销Ⅰ(3)、旋转定位销Ⅱ(4)、异型板Ⅰ(5)、L连接板Ⅰ(6)、定位块Ⅰ(7)、压力夹Ⅰ(8)、定位块Ⅱ(9)、异型板Ⅱ(10)、压力夹Ⅱ(11)、L连接板Ⅱ(12)、定位块Ⅲ(13)、定位块Ⅳ(14)、定位块Ⅴ(15)、L连接板Ⅲ(16)、定位块Ⅵ(17)、L连接板Ⅳ(18)和L连接板Ⅴ(19);
所述手柄(1)穿过底板(2)上的两个孔采用两个螺母固定;
所述异型板Ⅰ(5)和异型板Ⅱ(10)分别采用两个螺栓固定在底板(2)上,定位块Ⅰ(7)通过L连接板Ⅰ(6)采用螺栓固定在异型板Ⅰ(5)上,压力夹Ⅰ(8)采用四个螺栓固定在异型板Ⅰ(5)上;定位块Ⅲ(13)通过L连接板Ⅱ(12)采用螺栓固定在异型板Ⅱ(10)上;压力夹Ⅱ(11)采用四个螺栓固定在异型板Ⅱ(10)上;
所述定位块Ⅱ(9)、定位块Ⅳ(14)和定位块Ⅵ(17)分别采用螺栓固定在底板(2)上;所述L连接板Ⅳ(18)、L连接板Ⅴ(19)分别采用螺栓固定在底板(2)上,其中L连接板Ⅳ(18)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旋转定位销Ⅱ(4),L连接板Ⅴ(19)通过螺栓固定有旋转定位销Ⅰ(3);
所述L连接板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文高建昊王曼华郭鑫崔颖蔡金生赵长荣马红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