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化剂自动添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9515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催化剂自动添加装置,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加料箱,加料箱内设置有下料腔、置于下料腔上方的储料腔、用于称量储料腔内物料重量的第一称量装置,所述储料腔的出料口上设置有阀门;所述下料腔出料口设置有用于封堵出料口的第二称量装置和控制第二称量装置释放出料口的第二控制件;所述下料腔内设置有用于精调加料量的精调装置;所述阀门、第二控制件、第二称量装置和第一称量装置均连接在控制器上。其采用第一称量装置对催化剂的添加量进行初次计量,该量小于1.85g;再利用精调装置对剩余部分进行精确调整,以实现1.85g的精确添加,添加量的精度高,且省时省力,节约劳动力。

An automatic catalyst ad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催化剂自动添加装置
本技术涉及实验装置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催化剂自动添加装置。
技术介绍
在实验室试验时,为了加速反应速率,在有些试验中会加入粉末状催化剂。在称量催化剂过程中,在天平上称好催化剂倒入第一个消煮管后,就要向下一个消煮管称同样质量的催化剂。通常的加入溶液的步骤是:在架子上把消煮管排好顺序后,人工在天平上称好1.85g质量后,向第一根消煮管倒入,再加下一根;以次类推直至加完所有的消煮管。但是,采用人工的方式其存在一些缺陷:因为是人工称量,在往天平上放催化剂时不可能一次性刚好放1.85g,所以需要人不断的加减样品,该过程需要反复的加减才能刚好达到量的要求,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催化剂自动添加装置。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催化剂自动添加装置,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加料箱,所述加料箱内设置有下料腔、置于下料腔上方的储料腔、用于称量储料腔内物料重量的第一称量装置,所述储料腔的出料口上设置有阀门;所述下料腔出料口设置有用于封堵出料口的第二称量装置和控制第二称量装置释放出料口的第二控制件;所述下料腔内设置有用于精调加料量的精调装置;所述阀门、第二控制件、第二称量装置和第一称量装置均连接在控制器上,控制器根据第一称量装置的信号控制阀门的开关,并根据第二称量装置控制第二控制件以实现第二称量装置封堵和释放操作。由于添加的催化剂仅1.85g,要一次性倒出合适量的催化剂,势必不可能,即使在第一称量装置采用精密仪器,第一称量装置检测出储料腔内质量减小1.85g时控制阀门关闭,阀门从接收到关闭信号到完全关闭,势必还有催化剂露出,即实际催化剂添加量大于1.85g,不满足实验要求,所需数据势必出错。本方案提供一种催化剂自动添加装置,采用第一称量装置对催化剂的添加量进行初次计量,该量小于1.85g;再利用精调装置对剩余部分进行精确调整,以实现1.85g的精确添加,添加量的精度高,且省时省力,节约劳动力。作为优选,所述精调装置包括固定在下料腔内壁上的隔板、置于隔板下方与隔板贴合以调节下料腔通断的调节板和用于调节调节板移动的第一控制件,所述隔板为多孔结构,所述第一控制件连接在控制器上。本精调装置实现极小量的添加,控制器控制阀门第一次开启时,调节板使下料腔成通的状态,实现小于1.85g下量;控制器控制阀门关闭并控制调节板完全阻断下料腔,此时,第二称量装置所称量的数值小于1.85g记为Ag,控制器再次控制阀门开启,并控制极小下料量,该量大于1.85-Ag,催化剂在下落过程中,分散到隔板的各孔中,此时,开始精调,控制调节板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会逐渐开通隔板上的孔,孔内的催化剂添加到第二称量装置上,控制隔板的移动速度,即可实现精确调整。进一步的,隔板包括多条横向肋条和多条纵向肋条,所述横向肋条和纵向肋条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肋条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与调节板贴合,肋条的数量越多,分成的小孔数量越多,精调精度越高,但是,肋条数量也不能太多,导致孔面积小,阻碍催化剂的下落。进一步的,横向肋条和纵向肋条的截面成三角形且一角位于最高位。肋条起分隔孔的目的,催化剂在下放过程中肋条宽度较宽的话,难免会在肋条上堆积催化剂,从而影响控制器的判断,采用上述结构的肋条,减小催化剂在肋条上的堆积量,提高催化剂添加精度。进一步的,第一控制件包括固定在调节板上且与调节板平行设置的调节条和第一电机,所述调节条上沿调节板移动方向设置有齿条,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利用电机转动带动齿轮转动驱动调节板移动从而实现催化剂的下放量控制,其结构简单,易于控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第一称量装置对催化剂的添加量进行初次计量,该量小于1.85g;再利用精调装置对剩余部分进行精确调整,以实现1.85g的精确添加,添加量的精度高,且省时省力,节约劳动力。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精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催化剂自动添加装置,包括支架1和设置在支架1上的加料箱2,所述加料箱2内设置有下料腔23、置于下料腔23上方的储料腔21、用于称量储料腔21内物料重量的第一称量装置22,所述储料腔21的出料口上设置有阀门25;所述下料腔23出料口设置有用于封堵出料口的第二称量装置24和控制第二称量装置24释放出料口的第二控制件;所述下料腔23内设置有用于精调加料量的精调装置;所述阀门25、第二控制件、第二称量装置24和第一称量装置22均连接在控制器上。实施例2基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和原理,本实施例对各部件进行细化,即如图2所示,精调装置包括固定在下料腔23内壁上的隔板41、置于隔板41下方与隔板41贴合以调节下料腔23通断的调节板和用于调节调节板移动的第一控制件,所述隔板41为多孔结构,所述第一控制件连接在控制器上。具体的隔板的多孔结构可由以下结构实现:隔板41包括多条横向肋条和多条纵向肋条,所述横向肋条和纵向肋条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最佳的,横向肋条和纵向肋条的截面成三角形且一角位于最高位。第一控制件包括固定在调节板42上的且与调节板42平行设置的调节条51和第一电机52,所述调节条51上沿调节板42移动方向设置有齿条53,所述第一电机5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齿条53相啮合的齿轮。调节板42、调节条51采用等厚设置。第二控制件可采用第一控制件的结构,加料箱2内设置容纳第二控制件、第一控制件的腔体,且调节条51上下两面与腔体贴合。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所提及的方位词,譬如上、下,均是指正常使用时的状态。控制器根据时序控制电机转动是现有技术,其具体电路是现有常规技术,本方案再次不做赘述。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其实现精确加料的运行原理如下:控制器控制第二称量装置24封堵下料腔23出料口,调节板使下料腔成通的状态,阀门第一次开启时,实现小于1.85g下量,具体的,建议首次下量为1.6g左右;控制器控制阀门关闭并控制调节板完全阻断下料腔,此时,第二称量装置所称量的数值小于或者等于1.6g,控制器再次控制阀门开启,并控制极小下料量,该量建议为3g,催化剂在下落过程中,分散到隔板的各孔中,此时,开始精调,控制调节板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会逐渐开通隔板上的孔,孔内的催化剂添加到第二称量装置上,待第二称量装置所称量的数值为1.85g或略小于1.85g时控制器控制调节板停止移动,此处,是等于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催化剂自动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和设置在支架(1)上的加料箱(2),所述加料箱(2)内设置有下料腔(23)、置于下料腔(23)上方的储料腔(21)、用于称量储料腔(21)内物料重量的第一称量装置(22),所述储料腔(21)的出料口上设置有阀门(25);/n所述下料腔(23)出料口设置有用于封堵出料口的第二称量装置(24)和控制第二称量装置(24)释放出料口的第二控制件;/n所述下料腔(23)内设置有用于精调加料量的精调装置;/n所述阀门(25)、第二控制件、第二称量装置(24)和第一称量装置(22)均连接在控制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催化剂自动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和设置在支架(1)上的加料箱(2),所述加料箱(2)内设置有下料腔(23)、置于下料腔(23)上方的储料腔(21)、用于称量储料腔(21)内物料重量的第一称量装置(22),所述储料腔(21)的出料口上设置有阀门(25);
所述下料腔(23)出料口设置有用于封堵出料口的第二称量装置(24)和控制第二称量装置(24)释放出料口的第二控制件;
所述下料腔(23)内设置有用于精调加料量的精调装置;
所述阀门(25)、第二控制件、第二称量装置(24)和第一称量装置(22)均连接在控制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剂自动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调装置包括固定在下料腔(23)内壁上的隔板(41)、置于隔板(41)下方与隔板(41)贴合以调节下料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金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旻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