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4751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染色装置,适用于对一染色物进行染色,包含一盛装单元、一抵压单元、一辊压单元、一烘干单元及一裁切单元。该盛装单元包括一用以盛装一染液的盛装槽,供该染色物浸染。该抵压单元包括一设置在该盛装槽上的抵压件,用以抵持该染色物没入该盛装槽中。该辊压单元,设置在该盛装槽上并包括一夹持住该染色物的辊压件,以整平该染色物。该烘干单元,设置于该辊压单元旁,用以烘干整平后的染色物。该裁切单元,设置于该烘干单元旁,用以将该染色物取适当长度进行裁切。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染色装置能够达到节省能源消耗、减少印染废液产生以及连续自动化生产的有益效果。

Dye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染色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染色机,尤指一种用于纺织品的染色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技术在进行纺织品染色时,须配合不同纺织品的特性,对染液温度、酸碱性进行调整,以利纺织品上色,例如纺织品为人造纤维,因人造纤维本身缺乏亲水性基团,染料分子不易进入人造纤维内部,需借助其他方式使染料进入,例如高温高压染色法(HighTemperature&HighPressureDyeing)。一般而言,聚酯纤维需使用130℃~135℃的高温及高压染色,色相才会均一,色牢度才能有良好表现,但能源消耗高。而一般尼龙染整温度为95℃~100℃,且需持温40分钟以上,耗费工时长,进而造成染色效率低。已知技术须将染液进行加热,并保持在一定温度持续一段时间,此外因染色需维持一定浴比值,不论是进行大量染色或少量打样作业,都必须消耗对应比例的染液,造成大量废液的产生。从以上可知现有技术仍存在下述问题:一、损耗能源因人造纤维的化学结构关系,需额外以高温或是高压的方式才能顺利进行染色,除了外加机台设备昂贵之外,染色过程中除需大量用水,且染色所需持续加热也会造成机台损耗、电力成本增加。二、不利环保传统染色过程中的每一程序皆需使用化学药剂及大量用水,因此会产生大量废水,而染色废水具高化学需氧量、高悬浮固体浓度及生物难分解等特性,不但耗费能源也不利生态环保。三、没有连续作业传统染色过程中的每一程序是独立作业,不仅耗时也没有统整控制的观念,难以自动化大量生产。针对上述所存在的问题点,研发出一种低耗能、缩短染色时间与提升染色效率,并可大量生产的染色装置,是相关技术人员亟需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染色装置,适用于对一染色物进行染色,包含一盛装单元、一抵压单元、一辊压单元、一烘干单元及一裁切单元。该盛装单元包括一用以盛装一染液的盛装槽,供该染色物浸染。该抵压单元包括一设置在该盛装槽上的抵压件,用以抵持该染色物没入该盛装槽中。该辊压单元,设置在该盛装槽上并包括一夹持住该染色物的辊压件,以整平该染色物。该烘干单元,设置于该辊压单元旁,用以烘干整平后的染色物。该裁切单元,设置于该烘干单元旁,用以将该染色后的染色物取适当长度进行裁切。本技术的又一技术手段,上述的抵压单元更包括一设置于该抵压件上方并与该抵压件连接的控制杆,可相对该盛装槽调整该抵压件的设置高度。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手段,上述的抵压件可为圆柱体或球体。本技术的再一技术手段,上述的盛装槽为单缸槽体。本技术的又一技术手段,上述的盛装槽概呈“U”型。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手段,上述的盛装槽为双缸槽体。本技术的再一技术手段,上述的盛装槽概呈“W”型。本技术的又一技术手段,上述染色装置更包含一卷收单元,设置于该裁切单元旁,用以将该染色物卷收。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手段,上述染色装置更包含一传动单元,设置于该盛装单元前,用以将该染色物稳定输送至该盛装单元。本技术的再一技术手段,上述染色装置更包含一中央控制单元,分别与该盛装单元、该抵压单元、该辊压单元、该烘干单元、该裁切单元及该卷收单元电连接,用以控制各该单元作动。本技术的有益功效在于,利用上述染色装置,不需大量用水,且染色制程时间短,不仅可有效缩短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亦可节约能源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染色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染色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央控制单元与各单元电连接配置的方块示意图。附图中的符号说明:11传动单元;12盛装单元;121盛装槽;122染液;13抵压单元;131抵压件;132控制杆;14辊压单元;141辊压件;15烘干单元;16裁切单元;17卷收单元;18中央控制单元;2染色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阐明本技术的特点及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两个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染色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染色装置适用于对一染色物2进行染色,并包含一传动单元11、一盛装单元12、一抵压单元13、一辊压单元14、一烘干单元15及一裁切单元16。该传动单元11设置于该盛装单元12前方,用以将该染色物2稳定输送至该盛装单元12,该盛装单元12包括一用以盛装一染液122的盛装槽121,供该染色物2浸染。该抵压单元13包括一设置在该盛装槽121上的抵压件131,用以抵持该染色物2,使传输经过该抵压件131的染色物2没入该盛装槽121的染液122中进行染色。该抵压单元13更包括一设置于该抵压件131上方并与该抵压件131连接的控制杆132,可相对该盛装槽121调整该抵压件131的设置高度。如盛装槽121内的染液122水位降低,该控制杆132可控制该抵压件131往盛装槽121方向移动,伸长该抵压件131的长度,使该染色物2可充分浸染在该染液122中,减少废液产生;反之,如盛装槽121内的染液122水位升高,该控制杆132可控制该抵压件131往该盛装槽121反方向移动,缩短该抵压件131的高度,使该染色物2可适当浸染在该染液122中,不会过度染色。因此,该染色物2及染液122不须维持一定的浴比值,只要盛装槽121内的染液122维持一定染色浓度,即可利用该抵压件131调整该染色物2于该盛装槽121中的浸染位置,达到低浴比的效果。其中,该抵压件131可为圆柱体或球体,而该盛装槽121为单缸槽体,且概呈U型,该抵压件131的及盛装槽121的大小仅为本实施例的实施态样,实际使用时,不以此为限。该辊压单元14设置在该盛装槽121上并包括一夹持住该染色物2的辊压件141,经该辊压件141的辊压可以整平该染色物2,同时除去该染色物2上多余的水分。该烘干单元15,设置于该辊压单元14旁,用以烘干整平后的染色物2。该裁切单元16设置于该烘干单元15的一侧,用以对烘干后的染色物2取适当长度进行裁切,最后即可将完成染色的染色物2进行收纳或运送。请参阅图2、3,为本技术染色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该盛装槽121为双缸槽体,呈“W”型,使该染色物2经过两次浸染以加深其颜色,便于配合染色深浅需求。实际实施时,可视染色深浅或颜色需求,调整该盛装槽121的缸数,以达到连续染色的作业。除了该盛装槽121呈“W”型之外,该第二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相同之处于此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更包含一卷收单元17,及一中央控制单元18。该卷收单元17设置于该裁切单元16旁,用以接收烘干后的染色物2并卷收在一起。当该染色物2卷收一定长度后,可以利用该裁切单元16对该染色物2进行裁切,卷收后的染色物2可避免产生折痕,亦方便后续运送或使用。该中央控制单元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染色装置,适用于对一染色物进行染色,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盛装单元,包括一用以盛装一染液的盛装槽,供该染色物浸染;/n一抵压单元,包括一设置在该盛装槽上的抵压件,用以抵持该染色物没入该盛装槽中;/n一辊压单元,设置在该盛装槽上并包括一夹持住该染色物的辊压件,以整平该染色物;/n一烘干单元,设置于该辊压单元旁,用以烘干整平后的染色物;及/n一裁切单元,设置于该烘干单元旁,用以将该染色物取适当长度进行裁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染色装置,适用于对一染色物进行染色,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盛装单元,包括一用以盛装一染液的盛装槽,供该染色物浸染;
一抵压单元,包括一设置在该盛装槽上的抵压件,用以抵持该染色物没入该盛装槽中;
一辊压单元,设置在该盛装槽上并包括一夹持住该染色物的辊压件,以整平该染色物;
一烘干单元,设置于该辊压单元旁,用以烘干整平后的染色物;及
一裁切单元,设置于该烘干单元旁,用以将该染色物取适当长度进行裁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抵压单元更包括一设置于该抵压件上方并与该抵压件连接的控制杆,可相对该盛装槽调整该抵压件的设置高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抵压件可为圆柱体或球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庚贤
申请(专利权)人:鼎基先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