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贴片电容老化试验的上料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371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0:3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贴片电容老化试验的上料工装,与其配合使用的老化板组件上设有多个电容容置孔阵列,每个电容容置孔阵列包括多个呈阵列分布的电容容置孔。该上料工装包括底座和刮板,底座可拆卸的与老化板组件固定连接,在底座上设有与电容容置孔阵列连通的引流槽,将若干贴片电容放在引流槽内,拖起老化板组件在水平面内晃动,贴片电容在晃动中会落入电容容置孔内。每个电容容置孔内均有贴片电容后,将底座从老化板组件上拆下,将刮板放在老化板组件上,通过推动刮板将多余的贴片电容刮至老化板组件的外部。如此设置,在对贴片电容进行老化测试前,通过该上料工装可以快速大量的将贴片电容放置在老化板组件的电容容置孔内,提高了工作效率。

A kind of loading tool for the aging test of chip capaci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贴片电容老化试验的上料工装
本技术涉及元器件老化测试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贴片电容老化试验的上料工装。
技术介绍
有可靠性要求的电容在出厂之前必须经过老化测试试验,才能保证其质量的高可靠性。贴片电容器是封装为片式的电容器,其尺寸有0402、0603、0805、1206等规格,尺寸比较小,在进行二筛的老炼试验环节,需要将电容放到老化板上。在现有技术中,对贴片电容进行老化测试时,一般通过人工使用镊子将电容一颗颗夹起来放到老化板的凹槽里,然后再进行压紧固定,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且对工人的操作熟练程度要求高。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贴片电容进行老化测试之前,将贴片电容放置在老化板的凹槽里时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贴片电容老化试验的上料工装,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贴片电容进行老化测试之前,将贴片电容放置在老化板的凹槽里时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贴片电容老化试验的上料工装,与老化板组件配合使用,所述老化板组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贴片电容的电容容置孔阵列,每个所述电容容置孔阵列包括多个呈阵列分布的电容容置孔,包括:底座,可拆卸的与所述老化板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与所述老化板组件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与所述电容容置孔阵列连通以使贴片电容落入所述电容容置孔内;刮板,可刮除位于所述老化板组件上的多余的贴片电容,所述刮板的下表面与所述老化板组件的上表面接触且所述刮板可相对于所述老化板组件进行移动。优选地,所述老化板组件包括老化板和定位板,所述电容容置孔阵列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上,所述定位板与所述老化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或所述刮板的下表面接触。优选地,所述老化板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供所述定位柱穿过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的数量和所述定位柱的数量相同。优选地,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第二定位孔后与螺母旋紧连接。优选地,所述刮板上设置有供所述定位柱穿过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数量与所述定位柱的数量相同,所述开口槽贯穿所述刮板的上下端面,所述开口槽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刮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开口槽的长度大于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板边缘之间的距离。优选地,所述刮板靠近所述老化板组件的一面设置有植绒布。优选地,所述刮板远离所述老化板组件的一面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刮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引流槽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引流槽在所述底座上呈2*2排列。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孔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引流槽之间,多个所述第二定位孔沿所述引流槽的长度方向分布。优选地,所述底座和所述刮板的材质为环氧树脂、铝或铝合金。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贴片电容老化试验的上料工装,与老化板组件配合使用。在老化板组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贴片电容的电容容置孔阵列,每个电容容置孔阵列包括多个呈阵列分布的电容容置孔。该上料工装包括底座和刮板,底座可拆卸的与老化板组件固定连接,且底座的下表面与老化板组件的上表面接触,在底座上设置有引流槽,引流槽与电容容置孔阵列连通,将若干个贴片电容放在底座上的引流槽内部后,拖起老化板组件和底座,并在水平面内沿前后、左右方向进行晃动,贴片电容在晃动过程中会落入电容容置孔内。每个电容容置孔内均有贴片电容后,将底座从老化板组件上拆下,将刮板放置在老化板组件一侧的上方,且使刮板的下表面与老化板组件的上表面接触,通过推动刮板使刮板相对于老化板组件进行移动,刮板从老化板组件的一侧移动至另一侧的过程中会将位于老化板组件上的多余的贴片电容刮除至老化板组件的外部。如此设置,在对贴片电容进行老化测试之前,通过该上料工装可以快速大量的将贴片电容放置在老化板组件的电容容置孔内,提高了工作效率。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底座的使用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刮板的使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刮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老化板组件-1;电容容置孔阵列-2;底座-3;引流槽-4;刮板-5;老化板-6;定位板-7;定位柱-8;第二定位孔-9;开口槽-10;把手-1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贴片电容老化试验的上料工装,在底座上设置与多个位于老化板上的电容容置孔均连通的引流槽,通过晃动老化板组件使位于引流槽内的贴片电容落入至电容容置孔内,将底座取下后通过刮板将多余的贴片电容刮至老化板组件的外部。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参照图1~4,示出了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贴片电容老化试验的上料工装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贴片电容老化试验的上料工装,与老化板组件1配合使用。在老化板组件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贴片电容的电容容置孔阵列2,每个电容容置孔阵列2包括多个呈阵列分布的电容容置孔。该上料工装包括底座3和刮板5,底座3可拆卸的与老化板组件1固定连接,且底座3的下表面与老化板组件1的上表面接触,在底座3上设置有引流槽4,引流槽4与电容容置孔阵列2连通,将若干个贴片电容放在底座3上的引流槽4内部后,拖起老化板组件1和底座3,并在水平面内沿前后、左右方向进行晃动,贴片电容在晃动过程中会落入电容容置孔内。每个电容容置孔内均有贴片电容后,将底座3从老化板组件1上拆下,将刮板5放置在老化板组件1一侧的上方,且使刮板5的下表面与老化板组件1的上表面接触,通过推动刮板5使刮板5相对于老化板组件1进行移动,刮板5从老化板组件1的一侧移动至另一侧的过程中会将位于老化板组件1上的多余的贴片电容刮除至老化板组件1的外部。如此设置,在对贴片电容进行老化测试之前,通过该上料工装可以快速大量的将贴片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贴片电容老化试验的上料工装,与老化板组件(1)配合使用,所述老化板组件(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贴片电容的电容容置孔阵列(2),每个所述电容容置孔阵列(2)包括多个呈阵列分布的电容容置孔,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3),可拆卸的与所述老化板组件(1)固定连接,所述底座(3)的下表面与所述老化板组件(1)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引流槽(4),所述引流槽(4)与所述电容容置孔阵列(2)连通以使贴片电容落入所述电容容置孔内;/n刮板(5),可刮除位于所述老化板组件(1)上的多余的贴片电容,所述刮板(5)的下表面与所述老化板组件(1)的上表面接触且所述刮板(5)可相对于所述老化板组件(1)进行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贴片电容老化试验的上料工装,与老化板组件(1)配合使用,所述老化板组件(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贴片电容的电容容置孔阵列(2),每个所述电容容置孔阵列(2)包括多个呈阵列分布的电容容置孔,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3),可拆卸的与所述老化板组件(1)固定连接,所述底座(3)的下表面与所述老化板组件(1)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引流槽(4),所述引流槽(4)与所述电容容置孔阵列(2)连通以使贴片电容落入所述电容容置孔内;
刮板(5),可刮除位于所述老化板组件(1)上的多余的贴片电容,所述刮板(5)的下表面与所述老化板组件(1)的上表面接触且所述刮板(5)可相对于所述老化板组件(1)进行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老化板组件(1)包括老化板(6)和定位板(7),所述电容容置孔阵列(2)设置在所述定位板(7)上,所述定位板(7)与所述老化板(6)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7)的上表面与所述底座(3)的下表面或所述刮板(5)的下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老化板(6)上设置有定位柱(8),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供所述定位柱(8)穿过的第二定位孔(9),所述第二定位孔(9)的数量和所述定位柱(8)的数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臣龙刘龙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瀚禹电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