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压机输送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4370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压机输送带装置,属于一种热压机设备,包括有控制装置、热压机以及送料的机械手,所述热压机上设有上定位轮、下定位轮、驱动轮以及涨紧托轮,还包括有围绕上述四个轮子的输送带,所述涨紧托轮的下方设有收料盒,靠近驱动轮的一侧设有用以感应极耳的传感器,在热压机热压极耳胶完毕后,通过输送带的运输,可将极耳直接滑落至收料盒;传感器通过感应极耳的位置,传输信号给控制装置,进而控制涨紧托轮来控制输送带的停止运输,给热压机提供热压的时间,通过输送带的自动运输,极耳热压后的运转更加方便、快捷,无污染、无其它杂痕,大大的提高了极耳的品质。

A conveyor belt device of hot 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压机输送带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压机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热压机输送带装置。
技术介绍
极耳,是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产品的一种原材料。在电动汽车高速发展的今天,动力电池上的动力极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极耳胶是极耳上绝缘的部分,它的作用是电池封装时防止金属带与铝塑膜之间发生短路,并且封装时通过加热(140℃左右)与铝塑膜热熔密封粘合在一起防止漏液。一个极耳是由包括两片极耳胶和夹在中间的金属带组成。目前,极耳胶一般是通过热压机热封在极耳的表面,热压后,用工具或者手将极耳取出,或者使用机械手的吸盘将极耳吸取出来。但是,随着客户对于极耳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尤其针对极耳的表面平整度以及洁净度,通过机械手的吸盘将刚热封好的极耳进行吸取时,经常会有压印的现象,使用工具或者手直接去拿取极耳,也会有一些夹痕或玷污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压机输送带装置,通过在热压机上设置上定位轮、下定位轮、驱动轮以及涨紧托轮,还包括有围绕上述四个轮子的输送带,在极耳热压完毕后,通过控制输送带的转动即可将极耳自动输送到收料盒内,运转方便、快捷,无污染、无杂痕。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一种热压机输送带装置,包括有控制装置、热压机和用以送料的机械手,所述热压机上设有用以热压的上铜板、下铜板和气缸,所述下铜板的底端设有支撑底座,所述控制装置内设有PLC控制系统,所述热压机上靠近机械手的一侧设有上定位轮和下定位轮,所述上定位轮的顶部与下铜板的顶部平齐,所述下定位轮的底部凸出于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所述热压机上远离机械手的一侧设有驱动轮和涨紧托轮,所述涨紧托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驱动轮的顶部与上定位轮的顶部平齐,确保极耳的平稳运输,所述涨紧托轮的底部凸出于支撑底座的底部;还包括有围绕所述上定位轮、下定位轮、驱动轮和涨紧托轮的输送带。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涨紧托轮的下方设有收料盒,在输送带转动时,确保极耳沿输送带自动滑落到收料盒内。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轮相对于热压机凸出于所述涨紧托轮,以便极耳到达驱动轮位置时,可以自动滑出驱动轮至收料盒内。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压机上靠近驱动轮的一侧设有用以感应极耳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当极耳经过输送带运输至传感器位置时,传感器给控制装置发送信号,控制涨紧托轮停止运动,机械手将抓取的极耳释放在下铜板上进行极耳胶的热压,热压完毕,涨紧托轮控制输送带继续转动,直至传感器再次感应到极耳,以此重复。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带为PET膜。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轮为电动胶辊。有益效果: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热压机输送带装置,包括有控制装置、热压机以及送料的机械手,所述热压机上设有上定位轮、下定位轮、驱动轮以及涨紧托轮,还包括有围绕上述四个轮子的输送带,所述涨紧托轮的下方设有收料盒,靠近驱动轮的一侧设有用以感应极耳的传感器,在热压机热压极耳胶完毕后,通过输送带的运输,可将极耳直接滑落至收料盒;传感器通过感应极耳的位置,传输信号给控制装置,进而控制涨紧托轮来控制输送带的停止运输,给热压机提供热压的时间,通过输送带的自动运输,极耳热压后的运转更加方便、快捷,无污染、无其它杂痕,大大的提高了极耳的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热压机输送带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热压机(1)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热压机,11-上铜板,12-下铜板,13-气缸,14-上定位轮,15-下定位轮,16-驱动轮,17-涨紧托轮,2-机械手,3-支撑底座,4-输送带,5-收料盒,6-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热压机输送带装置,包括有控制装置、热压机1和用以送料的机械手2,所述热压机1上设有用以热压的上铜板11、下铜板12和气缸13,所述下铜板12的底端设有支撑底座3,所述控制装置内设有PLC控制系统,所述热压机1上靠近机械手2的一侧设有上定位轮14和下定位轮15,所述上定位轮14的顶部与下铜板12的顶部平齐,所述下定位轮15的底部凸出于所述支撑底座3的底部;所述热压机1上远离机械手2的一侧设有驱动轮16和涨紧托轮17,所述涨紧托轮17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驱动轮16的顶部与上定位轮14的顶部平齐,确保极耳的平稳运输,所述涨紧托轮17的底部凸出于支撑底座3的底部;还包括有围绕所述上定位轮14、下定位轮15、驱动轮16和涨紧托轮17的输送带4。作为优选而非限定,所述涨紧托轮17的下方设有收料盒5,在输送带4转动时,确保极耳沿输送带4自动滑落到收料盒5内。作为优选而非限定,所述驱动轮16相对于热压机1凸出于所述涨紧托轮17,以便极耳到达驱动轮16位置时,可以自动滑出驱动轮16至收料盒5内,而不会碰到涨紧托轮17。作为优选而非限定,所述热压机1上靠近驱动轮16的一侧设有用以感应极耳的传感器6,所述传感器6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当极耳经过输送带4运输至传感器6位置时,传感器6给控制装置发送信号,控制涨紧托轮17停止运动,机械手2将抓取的极耳释放在下铜板12上进行极耳胶的热压,热压完毕,热压机1给控制装置发送信号,涨紧托轮17控制输送带4继续转动,直至传感器6再次感应到极耳,以此重复。作为优选而非限定,所述输送带4为PET膜。作为优选而非限定,所述驱动轮16为电动胶辊。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用语“涨紧托轮”在输送带中的应用,为现有技术的实施,未做详细描述。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压机输送带装置,包括有控制装置、热压机和用以送料的机械手,所述热压机上设有用以热压的上铜板、下铜板和气缸,所述下铜板的底端安装有支撑底座,所述控制装置内设有PLC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n所述热压机上靠近机械手的一侧设有上定位轮和下定位轮,所述上定位轮的顶部与下铜板的顶部平齐,所述下定位轮的底部凸出于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n所述热压机上远离机械手的一侧设有驱动轮和涨紧托轮,所述涨紧托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驱动轮的顶部与上定位轮的顶部平齐,所述涨紧托轮的底部凸出于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n还包括有围绕所述上定位轮、下定位轮、驱动轮和涨紧托轮的输送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压机输送带装置,包括有控制装置、热压机和用以送料的机械手,所述热压机上设有用以热压的上铜板、下铜板和气缸,所述下铜板的底端安装有支撑底座,所述控制装置内设有PLC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压机上靠近机械手的一侧设有上定位轮和下定位轮,所述上定位轮的顶部与下铜板的顶部平齐,所述下定位轮的底部凸出于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
所述热压机上远离机械手的一侧设有驱动轮和涨紧托轮,所述涨紧托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驱动轮的顶部与上定位轮的顶部平齐,所述涨紧托轮的底部凸出于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
还包括有围绕所述上定位轮、下定位轮、驱动轮和涨紧托轮的输送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
申请(专利权)人:格远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