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铸造的型芯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32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熔模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铸造的型芯模具,包括第一模框和第二模框,第一模框与第二模框相向扣合,第一模框与第二模框的扣合缝隙处设有浇注口,所述第一模框和第二模框内均设有若干通孔,相邻通孔间距相等,每个通孔内均穿设有第一长杆,第一长杆与通孔形状配合,每根第一长杆上均同轴固定有第二长杆,第二长杆位于第一模框、第二模框内,第二长杆呈长方体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若干根长杆的顶端围成与空心模型表面形状近似的型腔,铸造时只需在型腔中铺较薄一层型砂,即可进行浇铸,由于无需填补、压紧大量型砂,因此节省了大量工时;定型盒与第一模框、第二模框可拆卸连接,方便单独收纳,减小了占地面积。

A core mold for ca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铸造的型芯模具
本技术涉及熔模铸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铸造的型芯模具。
技术介绍
熔模铸造又称失蜡铸造,包括压蜡、修蜡、组树、沾浆、熔蜡、浇铸金属液及后处理等工序。失蜡铸造是用蜡制作所要铸成零件的蜡模,然后蜡模上涂以泥浆,这就是泥模。泥模晾干后,放入热水中将内部蜡模熔化。将熔化完蜡模的泥模取出再焙烧成陶模,再从浇注口(一般制泥模时就留下了浇注口)灌入金属熔液,冷却后,所需的零件就制成了。现有技术中,铸造图1所示零件的方法为,用铝铁合金(拼装)制作出该零件的空心模型16(留浇注口17),将该空心模型16埋于型砂中,再从浇注口17灌入金属熔液(熔点高于铝铁合金),金属熔液将铝铁合金熔化,冷却后,所需的零件就制成了。上述操作中,由于每次铸造时都需要将型砂填到一个模框内,再压紧型砂,取成品时需要拆散模框后再扒开型砂,而第二次铸造时又要重新组装好模框,再重复填型砂、压紧型砂,可见大量工时浪费在重复填型砂、压紧型砂的过程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铸造的型芯模具,其具有节省大量工时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铸造的型芯模具,包括第一模框和第二模框,第一模框与第二模框合模时的连接缝隙处设有浇注口,所述第一模框和第二模框内均设有若干通孔,相邻通孔间距相等,每个通孔内均穿设有第一长杆,第一长杆与通孔形状配合,每根第一长杆上均同轴固定有第二长杆,第二长杆位于第一模框、第二模框内,第二长杆呈长方体形状,第一模框内的所有第二长杆的四侧面均与相邻第二长杆无缝连接,第二模框内的所有第二长杆的四侧面均与相邻第二长杆无缝连接,空心模型置于第一模框与第二模框合模后围成的空间内;第一模框和第二模框外均设有定型材料层,所有第一长杆的端部固定于定型材料层内,定型材料层与第一模框、第二模框均相对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空心模型的一半侧面压在第一模框内,利用第二长杆将第一长杆顶出,然后利用定型材料层将所有第一长杆位置固定,所有第二长杆顶部即可形成近似于空心模型一半侧面的第一表面;同样地,将空心模型的另一半侧面压在第二模框内,利用第二长杆将第一长杆顶出,然后利用定型材料层将所有第一长杆位置固定,所有第二长杆顶部即可形成近似于空心模型另一半侧面的第二表面;当第一模框与第二模框合模时,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即可围成型腔。铸造时,在第一表面(朝上放置)上铺一层型砂,将空心模型隔着型砂与第一表面配合,然后在第二表面(朝上放置)上铺一层型砂,再将第一模框和空心模型整体翻转后向下扣合在第二模框上,最后向浇注口内灌入金属熔液,金属熔液将空心模型熔化,冷却后即可得到所需的零件。由于无需填补、压紧大量型砂,因此节省了大量工时。优选的,还包括定型盒,定型盒用于成型定型材料层,定型盒与第一模框之间、定型盒与第二模框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型盒方便了成型定型材料层,也便于定型材料层与第一长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第一模框、第二模框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定型盒、第一模框、第二模框单独收纳,减小占地面积。优选的,所述定型盒上固定有轴承,连接杆与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连接杆与第一模框、第二模框螺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定型盒与第一模框、第二模框的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定型材料层由胶水成型,定型盒的四角和中央处均设有注胶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注胶孔可使所有第一长杆快速与定型材料层固定连接,并且胶水可加热熔化,方便重复使用以成型不同产品。优选的,还包括导轨,导轨包括两根角钢,第一模框和第二模框均为矩形框体,定型盒、第一模框、第二模框均与导轨滑动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模框/第二模框均可相对于定型盒沿直线运动,可避免推歪导致第一长杆的伸缩受到影响。优选的,所述导轨上固定有液压缸和挡块,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导轨平行且指向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液压缸缓慢推动第一模框/第二模框相对于定型盒运动,可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并且可提供较大的推力。优选的,还包括辅助成型盒,辅助成型盒内设有型砂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型砂与每根第一长杆接触处均可不同程度凹陷的特点,用力推辅助成型盒,可使所有第一长杆与空心模型的表面紧密贴合,从而使所有第二长杆顶部围成的型腔更加近似于空心模型的表面形状。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利用若干根长杆的顶端围成与空心模型表面形状近似的型腔,铸造时只需在型腔中铺较薄一层型砂,即可进行浇铸,由于无需填补、压紧大量型砂,因此节省了大量工时;2.定型盒与第一模框、第二模框可拆卸连接,方便单独收纳,减小了占地面积。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空心模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型芯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一模框与第二模框、第一模框与定型盒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第二模框与第一长杆、第二长杆的连接示意图;图5是第一长杆与第二长杆的连接示意图;图6是定型盒与定型材料层的连接示意图;图7是图2中A部放大图。图中,1、第一模框;2、第二模框;3、通孔;4、第一长杆;5、第二长杆;6、定型盒;7、定型材料层;8、连接杆;9、轴承;10、注胶孔;11、角钢;12、液压缸;13、挡块;14、辅助成型盒;15、型砂层;16、空心模型;17、浇注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铸造的型芯模具,包括第一模框1、第二模框2、定型盒6、辅助成型盒14及导轨。第一模框1和第二模框2均为矩形框体,且最大的一面开口,第一模框1和第二模框2的侧边均设有与开口相通的半圆形孔,当第一模框1与第二模框2开口相向地合模时,两个半圆形孔围成浇注口17。如图3所示,第一模框1和第二模框2内均呈矩形阵列状设置若干通孔3(实际通孔3的密集程度远高于图3所示),且相邻通孔3的间距相等。每个通孔3内均穿设有第一长杆4(实际第一长杆4的纤细程度远细于图3所示),所有第一长杆4互相平行,且第一长杆4与通孔3形状配合。结合图4和图5,每根第一长杆4上均同轴固定有第二长杆5,第二长杆5位于第一模框1、第二模框2内,第二长杆5呈长方体形状(实际第二长杆5的密集程度远高于图4所示、纤细程度远细于图4所示),第一模框1内的所有第二长杆5的四侧面均与相邻第二长杆5无缝连接,第二模框2内的所有第二长杆5的四侧面均与相邻第二长杆5无缝连接。如图6所示,定型盒6用于成型定型材料层7,定型盒6为矩形盒体,也是最大的一面开口。定型盒6与第一模框1之间、定型盒6与第二模框2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如图1所示,定型盒6与其开口相对的一面上设有五个注胶孔10,五个注胶孔10的位置分别于定型盒6的四角和中央处。注胶孔10上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铸造的型芯模具,包括第一模框(1)和第二模框(2),第一模框(1)与第二模框(2)合模时的连接缝隙处设有浇注口(1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框(1)和第二模框(2)内均设有若干通孔(3),相邻通孔(3)间距相等,每个通孔(3)内均穿设有第一长杆(4),第一长杆(4)与通孔(3)形状配合,每根第一长杆(4)上均同轴固定有第二长杆(5),第二长杆(5)位于第一模框(1)、第二模框(2)内,第二长杆(5)呈长方体形状,第一模框(1)内的所有第二长杆(5)的四侧面均与相邻第二长杆(5)无缝连接,第二模框(2)内的所有第二长杆(5)的四侧面均与相邻第二长杆(5)无缝连接,空心模型(16)置于第一模框(1)与第二模框(2)合模后围成的空间内;第一模框(1)和第二模框(2)外均设有定型材料层(7),所有第一长杆(4)的端部固定于定型材料层(7)内,定型材料层(7)与第一模框(1)、第二模框(2)均相对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铸造的型芯模具,包括第一模框(1)和第二模框(2),第一模框(1)与第二模框(2)合模时的连接缝隙处设有浇注口(1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框(1)和第二模框(2)内均设有若干通孔(3),相邻通孔(3)间距相等,每个通孔(3)内均穿设有第一长杆(4),第一长杆(4)与通孔(3)形状配合,每根第一长杆(4)上均同轴固定有第二长杆(5),第二长杆(5)位于第一模框(1)、第二模框(2)内,第二长杆(5)呈长方体形状,第一模框(1)内的所有第二长杆(5)的四侧面均与相邻第二长杆(5)无缝连接,第二模框(2)内的所有第二长杆(5)的四侧面均与相邻第二长杆(5)无缝连接,空心模型(16)置于第一模框(1)与第二模框(2)合模后围成的空间内;第一模框(1)和第二模框(2)外均设有定型材料层(7),所有第一长杆(4)的端部固定于定型材料层(7)内,定型材料层(7)与第一模框(1)、第二模框(2)均相对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铸造的型芯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型盒(6),定型盒(6)用于成型定型材料层(7),定型盒(6)与第一模框(1)之间、定型盒(6)与第二模框(2)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杆(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刚
申请(专利权)人:章丘市晟群铸造机械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