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浇灌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34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浇灌装置的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浇灌斗,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斗体和设置在斗体内部的泥土保护层,还包括底板、滑轮、滑动板和升降装置,斗体与底板铰接,升降装置包括电机、丝杠、螺母块、导向杆和连接杆,丝杠连接于底板,电机设置在底板上并与丝杠联动,螺母块螺接在丝杠上,导向杆设置在底板上并贯穿螺母块,连接杆的一端连接螺母块,另一端与滑轮转动连接,滑动板设置在斗体底部,滑动板上设有滑槽,滑轮处于滑槽内并与滑槽滚动配合;这种浇灌斗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抬起斗体底部,使斗体倾斜,其能够自动倾斜,将铁水倒出,减小了斗体在倾斜过程发生晃动的可能性,从而减小了工作人员被铁水烫伤的可能性。

A kind of watering bu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浇灌斗
本技术涉及浇灌装置的
,特别涉及一种浇灌斗。
技术介绍
在铁水形成零件前,通常是先将铁屑熔化成铁水,再将铁水装在浇灌斗内,由浇灌斗将铁水运输至模具前,将铁水注入模具中,从而形成相应形状的零件。目前,市场上的浇灌斗大多数如图1所示,包括斗体1,斗体1内部侧壁以及底部设有泥土形成的泥土保护层6,以便将铁水与斗体1隔绝。浇灌斗盛装的铁水通常温度较高,在将铁水倒入模具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抬起斗体1底部,使斗体1倾斜,将铁水倒出,若工作人员力气不够,斗体1在倾斜过程发生晃动,容易导致工作人员被铁水烫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浇灌斗,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抬起斗体底部,使斗体倾斜,其能够自动倾斜,将铁水倒出,减小了斗体在倾斜过程发生晃动的可能性,从而减小了工作人员被铁水烫伤的可能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浇灌斗,包括斗体和设置在斗体内部的泥土保护层,还包括底板、滑轮、滑动板和升降装置,所述斗体与底板铰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电机、丝杠、螺母块、导向杆和连接杆,所述丝杠转动连接于底板,所述电机设置在底板上并与丝杠联动,所述螺母块螺接在丝杠上,所述导向杆设置在底板上并贯穿螺母块,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螺母块,另一端与滑轮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板设置在斗体底部,所述滑动板上设有滑槽,所述滑轮处于滑槽内并与滑槽滚动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手扶斗体侧壁,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丝杠转动,丝杠在转动过程中带动螺母块朝向背离地面方向移动,螺母块带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在移动过程中带动滑轮移动,与此同时,滑轮在滑槽内滚动,改变滑轮在滑动内的位置,从而使斗体自动倾斜,将铁水倒出,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抬起斗体底部,使浇灌斗倾斜,减小了斗体在倾斜过程发生晃动的可能性,从而减小了工作人员被铁水烫伤的可能性。进一步设置:所述电机与丝杠之间通过减速构件联动,所述减速构件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电机上,所述从动齿轮设置在丝杠上,所述主动齿轮小于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速构件的设置能够使丝杠的转速小于电机的转速,使丝杠以较慢的速度转动,从而滑轮以较慢的速度移动,进而使斗体以较慢的速度倾斜,便于工作人员把持斗体,避免斗体的倾斜速度过快,为工作人员手扶斗体带来不便。进一步设置:所述斗体上设有便于把持斗体的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的设置提供了工作人员在把持斗体时的施力点,为工作人员手扶斗体带来方便。进一步设置:所述底板上还设有拉拽机构,所述拉拽机构包括机架、收卷轴、手轮和收卷绳,所述机架设置在底板上,所述收卷轴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手轮设置在收卷轴上,所述收卷绳的一端与斗体连接,另一端与收卷轴相连,所述收卷绳缠绕在收卷轴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斗体倾斜过程中,转动把手,把手带动收卷轴转动,收卷轴在转动过程中将收卷绳放卷,随着斗体不断的倾斜,收卷绳不断的被放卷,使收卷绳的放卷长度与斗体的倾斜程度适应,对倾斜的斗体起到拉紧作用,代替了工作人员手扶斗体,进一步减小了工作人员被铁水烫伤的可能性。进一步设置:所述收卷绳为钢丝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普通麻绳相比,将收卷绳设置为钢丝绳,能够提高收卷绳的稳定性,减小了收卷绳在使用过程中断开的可能性。进一步设置:所述收卷轴上设有用于对收卷绳进行限位的限位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片的设置能够对收卷绳被收卷在收卷轴上的位置进行限位,避免收卷绳在收卷过程中缠绕到机架上。进一步设置:所述底板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设有螺纹杆,所述手轮上设有锁紧绳,所述锁紧绳背离手轮的一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螺纹杆贯穿连接块并螺接有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移动斗体前,拉动连接块,使锁紧绳处于竖直状态,滑动滑动块,使螺纹杆贯穿连接块并螺接螺母,从而对连接块进行锁定,进而对手轮进行锁定,避免手轮转动将收卷绳放卷,没有将斗体拉紧,导致斗体倾斜,为移动斗体带来不便。进一步设置:所述滑动块上设有燕尾块,所述底板上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块与燕尾槽滑动配合,所述燕尾槽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燕尾槽端部,另一端连接燕尾块,所述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螺纹杆贯穿连接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燕尾块与燕尾槽的配合既能够使滑动块与底板滑动配合,又能够避免滑动块从底板上脱离,另一方面,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螺纹杆贯穿连接块,此时燕尾块受到弹簧的弹力,能够减小燕尾块滑动的可能性,进而减小滑动块移动的可能性,提高了滑动块的稳定性。进一步设置:所述底板上设有滚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的设置便于浇灌斗的移动,为浇灌斗运输铁水带来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工作人员手扶斗体侧壁,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丝杠转动,丝杠在转动过程中带动螺母块朝向背离地面方向移动,螺母块带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在移动过程中带动滑轮移动,与此同时,滑轮在滑槽内滚动,改变滑轮在滑动内的位置,从而使斗体自动倾斜,将铁水倒出,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抬起斗体底部,使浇灌斗倾斜,减小了斗体在倾斜过程发生晃动的可能性,从而减小了工作人员被铁水烫伤的可能性;2、减速构件的设置能够使丝杠的转速小于电机的转速,使丝杠以较慢的速度转动,从而滑轮以较慢的速度移动,进而使斗体以较慢的速度倾斜,便于工作人员把持斗体,避免斗体的倾斜速度过快,为工作人员手扶斗体带来不便;3、在斗体倾斜过程中,转动把手,把手带动收卷轴转动,收卷轴在转动过程中将收卷绳放卷,随着斗体不断的倾斜,收卷绳不断的被放卷,使收卷绳的放卷长度与斗体的倾斜程度适应,对倾斜的斗体起到拉紧作用,代替了工作人员手扶斗体,进一步减小了工作人员被铁水烫伤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用于体现现有技术中浇灌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减速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弹簧与燕尾块之前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斗体;2、底板;3、滑轮;4、滑动板;5、升降装置;6、泥土保护层;7、把手;8、铰接座;9、滑槽;10、滚轮;11、电机;12、丝杠;13、螺母块;14、导向杆;15、连接杆;16、支撑架;17、机座;18、减速构件;19、主动齿轮;20、从动齿轮;21、拉拽机构;22、机架;23、收卷轴;24、手轮;25、收卷绳;26、限位片;27、连接环;28、滑动块;29、燕尾块;30、燕尾槽;31、弹簧;32、螺纹杆;33、锁紧绳;34、连接块;35、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浇灌斗,如图2所示,包括斗体1、底板2、滑轮3、滑动板4、升降装置5和设置在斗体1内部的泥土保护层6,如图2和图3所示,斗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浇灌斗,包括斗体(1)和设置在斗体(1)内部的泥土保护层(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2)、滑轮(3)、滑动板(4)和升降装置(5),所述斗体(1)与底板(2)铰接,所述升降装置(5)包括电机(11)、丝杠(12)、螺母块(13)、导向杆(14)和连接杆(15),所述丝杠(12)转动连接于底板(2),所述电机(11)设置在底板(2)上并与丝杠(12)联动,所述螺母块(13)螺接在丝杠(12)上,所述导向杆(14)设置在底板(2)上并贯穿螺母块(13),所述连接杆(15)的一端连接螺母块(13),另一端与滑轮(3)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板(4)设置在斗体(1)底部,所述滑动板(4)上设有滑槽(9),所述滑轮(3)处于滑槽(9)内并与滑槽(9)滚动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浇灌斗,包括斗体(1)和设置在斗体(1)内部的泥土保护层(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2)、滑轮(3)、滑动板(4)和升降装置(5),所述斗体(1)与底板(2)铰接,所述升降装置(5)包括电机(11)、丝杠(12)、螺母块(13)、导向杆(14)和连接杆(15),所述丝杠(12)转动连接于底板(2),所述电机(11)设置在底板(2)上并与丝杠(12)联动,所述螺母块(13)螺接在丝杠(12)上,所述导向杆(14)设置在底板(2)上并贯穿螺母块(13),所述连接杆(15)的一端连接螺母块(13),另一端与滑轮(3)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板(4)设置在斗体(1)底部,所述滑动板(4)上设有滑槽(9),所述滑轮(3)处于滑槽(9)内并与滑槽(9)滚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浇灌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1)与丝杠(12)之间通过减速构件(18)联动,所述减速构件(18)包括主动齿轮(19)和从动齿轮(20),所述主动齿轮(19)设置在电机(11)上,所述从动齿轮(20)设置在丝杠(12)上,所述主动齿轮(19)小于从动齿轮(20),所述主动齿轮(19)与从动齿轮(20)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浇灌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斗体(1)上设有便于把持斗体(1)的把手(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浇灌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还设有拉拽机构(21),所述拉拽机构(21)包括机架(22)、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刚
申请(专利权)人:章丘市晟群铸造机械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