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正转链条锅炉给煤装置,它的落煤斗(1)、给煤斗(2)和分煤斗(3)组成,给煤斗(2)中设置一个给煤机(20),它的分煤斗(3)中设置一个单层复合筛(4),它上部为筛板(5),下部是与其连接为一体的梳齿状筛条(7)组成的筛网。由于采用了单层复合筛子,实现了无需借助风力,实现煤在炉排上的合理分层,改善了炉膛燃烧的工况,锅炉出力率显著提高,而且煤种的适应性明显增强,减少了空气污染,而且结构简单。(*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向有活动炉条炉子的燃烧设备提供块状或粉末状燃料的设备,特别是向正转链条锅炉提供煤炭的正转链条锅炉给煤装置。CN2125073U号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层燃锅炉给煤装置,其中落煤斗、给煤斗和分煤斗结合为一体,分煤斗中设置一个筛子,从给煤斗中的给煤机上落入到分煤斗中的煤炭经该筛子使煤块和煤粉分离,并依照煤炭重量大小的不同使其按照一定的要求落在顺转过锅炉链条上,形成透气性较好的煤层,解决正转链条锅炉普遍存在的煤种适应性差、燃烧效率低、出力不足等问题。虽然这种给煤装置较好地解决了煤屑和煤粉的分离,但是仍不能达到使煤颗粒在炉排上形成能使煤炭更好地燃烧充分的下大上小的有序排列,为此该装置必须进一步借阻二次喷煤嘴的风力进行分层。但是,风力会使煤粉随风由烟道飘走,造成环境污染,而且结构复杂化。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不需借助风力,仅靠煤炭自身的重力作用,即可实现煤的颗粒在炉排上形成下大上小的有序排列、且煤层松散的正转链条锅炉给煤装置。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给煤装置的落煤斗、给煤斗和分煤斗结合为一体,其中分煤斗中设置一个筛子,该筛子为单层复合筛,它上部为筛板,下部是与其连接为一体的梳齿状筛条组成的筛网,在筛条的下端,筛条呈间隔状的折低,折低的筛条与其它的筛条形成一定的夹角,最好在20~30°之间,固定安装在分煤斗中的复合筛子与正转炉排的走向成锐角,并使从给煤机上落下的煤炭正好落在筛子的筛板上。这样,落煤斗输入的煤炭经给煤斗中的给煤机自由落在筛板上,不同大小的煤粒因筛板而获得不同的加速度,煤块越大加速度越大,这样,滚至间距由小到大排列的梳齿状的筛网部分,使大煤块首先落下,依次为较小的煤粒,最后为煤粉,结合炉排的正转,因而形成所要求的煤层。为了防止超标煤块或异物堵塞落煤斗进入给煤斗的入口,为此增加一个弹力挡煤器,其上部由一个外套弹簧的螺栓定位,下端与一个固定架轴连接,挡煤板与一丝杠连接,通过转动丝杠,可以调节挡煤板与送煤机构之间的间距。这样,超标煤块或异物随着给煤机的运动直接作用在挡煤板上,压缩套在螺栓上的弹簧使档煤板绕其轴转动一定的角度,撑大出口进入分煤斗,而后自动复位,既解决了煤炭的输入量,又保证了不会发生堵塞,使煤炭不间断的输送。本技术采用滚筒式给煤机,滚筒上带有筋条,在与锅炉前拱连接的托板上,则覆盖一层耐火砖,以防止给煤装置受热变形。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单层复合筛子,实现了无需借助风力,实现煤在炉排上的合理分层,改善了炉膛燃烧的工况,锅炉出力率显著提高,而且煤种的适应性明显增强,减少了空气污染,而且结构简单。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给煤装置的筛子结构局部结构示意图。参见附图。给煤装置的落煤斗(1)、给煤斗(2)和分煤斗(3)为一体化,其中分煤斗(3)中设置一个单层复合筛(4),它上部为筛板(5),下部是与其连接为一体的梳齿状筛条(7)组成的筛网,在筛条的下端,筛条呈间隔状的折低,折低的筛条(1 6)与其它的筛条形成20°夹角,固定安装在后梁(8)上的复合筛子(4)与正转炉排(9)的走向成锐角,并使从给煤机上落下的煤炭正好落在筛子的筛板上。固定在落煤斗中的弹力挡煤器(10),其上部由一个固定在槽钢架(11)上的螺栓(13)定位连接,螺栓外套一个弹簧(12),挡煤器的下端铰接于同一个槽钢架(11)上,挡煤板(14)与丝杠(15)连接,通过转动丝杠,可以调节挡煤板与送煤机构之间的间距。这样,超标煤块或异物通过压缩弹簧(12)使档煤器转动,撑大出口而自动排除,而后自动复位。滚筒式给煤机滚筒(18)上带有筋条(19),在与锅炉前拱连接的托板(17)上加盖覆一层耐火砖(6),防止给煤装置受热变形。权利要求1.一种正转链条锅炉给煤装置,它的的落煤斗(1)、给煤斗(2)和分煤斗(3)组成,给煤斗(2)中设置一个给煤机(20),其特征在于分煤斗(3)中设置一个单层复合筛(4),它上部为筛板(5),下部是与其连接为一体的梳齿状筛条(7)组成的筛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转链条锅炉给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筛条(7)的下部,呈间隔状的折低,折低的筛条(16)与其它的筛条形成20°~30°夹角,固定安装在后梁(8)上的复合筛子(4)与正转炉排(9)的走向成锐角,并使从给煤机上落下的煤炭正好落在筛子的筛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正转链条锅炉给煤装置,其特征在于落煤斗(1)中的弹力挡煤器(10),其上部由一个固定在槽钢架(11)上的螺栓(13)定位连接,螺栓外套一个弹簧(12),挡煤器的下端铰接于同一个槽钢架(11)上,挡煤板(14)与丝杠(15)连接,通过转动丝杠,可以调节挡煤板与送煤机构之间的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转链条锅炉给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滚筒式给煤机(20)上的滚筒(18)带有筋条(1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转链条锅炉给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锅炉前拱连接的托板(17)上覆盖一层耐火砖(6)。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正转链条锅炉给煤装置,它的落煤斗(1)、给煤斗(2)和分煤斗(3)组成,给煤斗(2)中设置一个给煤机(20),它的分煤斗(3)中设置一个单层复合筛(4),它上部为筛板(5),下部是与其连接为一体的梳齿状筛条(7)组成的筛网。由于采用了单层复合筛子,实现了无需借助风力,实现煤在炉排上的合理分层,改善了炉膛燃烧的工况,锅炉出力率显著提高,而且煤种的适应性明显增强,减少了空气污染,而且结构简单。文档编号F23K3/08GK2221720SQ9523382公开日1996年3月6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1995年5月11日专利技术者乔法科, 马玉初 申请人:青岛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正转链条锅炉给煤装置,它的落煤斗(1)、给煤斗(2)和分煤斗(3)组成,给煤斗(2)中设置一个给煤机(20),其特征在于:分煤斗(3)中设置一个单层复合筛(4),它上部为筛板(5),下部是与其连接为一体的梳齿状筛条(7)组成的筛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法科,马玉初,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