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谌薏冰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化水体行进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6015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化水体行进机器人,属于机器人领域,包括船体、遥控器及伸缩杆;船体的顶部设置有船舱,船舱内设置有驱动电机及电池,船体的尾部设置有螺旋桨,螺旋桨连接驱动电机,船舱的顶部设置有与船体可拆卸连接的船盖;船体的底部设置有摄像机,船舱内还设置有控制电路板,驱动电机及摄像机连接控制电路板,遥控器与控制电路板无线连接;船体的顶部设置有沉孔,沉孔内设置有连接柱,伸缩杆包括相套设的外管、套管及内管,内管的端部形成连接孔。其能够快速在水体内行进,其具有摄像系统,通过遥控器能够使船体智能化地进行拍摄工作,且其具有用于回收船体的伸缩杆结构,使船体处于复杂的水域内也能够顺利收回。

An intelligent water moving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水体行进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化水体行进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机器设备安装上智能芯片,并且均可以称为“机器人”;遥控船装上智能芯片后也可称为水体机器人,市面上的一些水体机器人能够完成水面及水下拍摄、水体清洁等功能。现有的这些水体机器人在设计时未考虑到用户在将机器人投放至水面及取回时的问题,一些水域内水面距离岸边具有较高的距离,十分不方便机器人的收放,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化水体行进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化水体行进机器人,包括船体、遥控器及伸缩杆;所述船体的顶部设置有船舱,所述船舱内设置有驱动电机及电池,所述船体的尾部设置有螺旋桨,所述螺旋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所述船舱的顶部设置有与船体可拆卸连接的船盖;所述船体的底部设置有摄像机,所述摄像机连接所述电池,所述船舱内还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所述驱动电机及摄像机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遥控器与所述控制电路板无线连接;所述船体的顶部设置有沉孔,所述沉孔内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沉孔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包括相套设的外管、套管及内管,所述内管的端部形成连接孔,所述连接柱能够插入所述连接孔。进一步地,所述船体的底部设置有沉槽,所述摄像机置于所述沉槽内,所述沉槽的开口处设置有透明的罩壳,所述罩壳呈球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沉槽内壁设置有电插口,所述电插口与所述电池相连,所述摄像机通过电源线连接于所述电插口。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内置电机,所述内置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远离内置电机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套筒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套筒的一端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部螺接于所述螺纹孔内;所述连接杆的侧部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孔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端部插入所述限位槽;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设置有磁棒,所述连接柱用铁制成使得连接柱能够与所述磁棒相吸合;所述连接孔的内壁的两侧还设置有弧形的弹片,所述弹片的横断面也呈弧形,弹片的外弧面朝向所述磁棒;所述弹片的底端与所述连接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片的顶端与所述连接孔的内壁相分离,所述弹片的中部与所述磁棒的侧部相抵接,所述磁棒向连接孔的内部移动时能够使磁棒与所述弹片分离;所述外管的外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内置电机的按钮。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的直径小于所述磁棒的直径,且所述连接柱的两侧开设有弧形的连接槽;所述磁棒与所述连接柱吸合、且所述磁棒与所述弹片分离时,所述弹片的中部能够抵接于所述连接槽内。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的端部设置有凸起部,所述磁棒的端部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凸起部及所述凹陷部的轮廓均为球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沉孔内设置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端部连接于所述连接柱的底部;所述沉孔的顶部设置有与其可拆卸连接的盖板。进一步地,所述沉孔的底部设置有磁块,所述磁块与所述连接柱相吸合,所述磁块的磁性小于所述磁棒的磁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化水体行进机器人,其能够快速在水体内行进,其具有摄像系统,通过遥控器能够使船体智能化地进行拍摄工作,且其具有用于回收船体的伸缩杆结构,使船体处于复杂的水域内也能够顺利收回。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化水体行进机器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化水体行进机器人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化水体行进机器人去除盖板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化水体行进机器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化水体行进机器人中伸缩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化水体行进机器人中伸缩杆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化水体行进机器人中内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化水体行进机器人中内管与连接柱连接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化水体行进机器人中磁棒与连接柱连接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化水体行进机器人中沉孔与连接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船体11、船舱12、船盖13、螺旋桨14、摄像机15、沉孔16、连接柱17、沉槽18、罩壳19、驱动电机20、电池21、控制电路板22、舵机23、导航舵24、伸缩杆25、外管26、套管27、内管28、连接孔29、内置电机30、套筒31、螺纹孔32、连接杆33、连接部34、限位槽35、限位块36、磁棒37、弹片38、按钮39、连接槽40、凸起部41、凹陷部42、连接绳43、盖板44、磁块45、水管46、入水口47、出水口48、电源49、端盖50、旋压板5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化水体行进机器人,其能够快速在水体内行进,其具有摄像系统,通过遥控器能够使船体智能化地进行拍摄工作,且其具有用于回收船体的伸缩杆结构,使船体处于复杂的水域内也能够顺利收回。如图1至图10所示,这种智能化水体行进机器人包括船体11、遥控器及伸缩杆25;船体11的顶部设置有船舱12,船舱12内设置有驱动电机20及电池21,船体11的尾部设置有螺旋桨14,螺旋桨14连接驱动电机20,船舱12的顶部设置有与船体11可拆卸连接的船盖13;船体11的底部设置有摄像机15,摄像机15连接电池21,船舱12内还设置有控制电路板22,驱动电机20及摄像机15连接控制电路板22,遥控器与控制电路板22无线连接;船体11的顶部设置有沉孔16,沉孔16内设置有连接柱17,连接柱17与沉孔16活动连接;伸缩杆25包括相套设的外管26、套管27及内管28,内管28的端部形成连接孔29,连接柱17能够插入连接孔29。水体行进机器人的船体11可以采用铝合金或者塑料制成,使其具有较低的重量,使其能够快速在水面上行驶。遥控器用来操控船体11,图中未示出,遥控器上可以有用来控制加速及减速的按钮39、控制左转及右转的按钮39,还可以具有显示屏,用来显示当前船速、电池21剩余电量这些数据。船体11底部设置有摄像机15,摄像机15能够拍摄图片及视频影视资料。通过遥控器可以控制摄像机15的拍摄工作,遥控器与摄像机15通过无线连接,使摄像机15拍摄到的实时画面可以传输至遥控器的显示屏上。伸缩杆25用来打捞船体11,其伸缩的结构使其具有较小的体积,方便存储及包装。船舱12内具有驱动电机20,驱动电机20用来带动螺旋桨14工作,电池21用来给用电部件供电,螺旋桨14转动产生动力推动船体11前进,船盖13用来将船舱12密封,使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水体行进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遥控器及伸缩杆;所述船体的顶部设置有船舱,所述船舱内设置有驱动电机及电池,所述船体的尾部设置有螺旋桨,所述螺旋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所述船舱的顶部设置有与船体可拆卸连接的船盖;所述船体的底部设置有摄像机,所述摄像机连接所述电池,所述船舱内还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所述驱动电机及摄像机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遥控器与所述控制电路板无线连接;所述船体的顶部设置有沉孔,所述沉孔内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沉孔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包括相套设的外管、套管及内管,所述内管的端部形成连接孔,所述连接柱能够插入所述连接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水体行进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遥控器及伸缩杆;所述船体的顶部设置有船舱,所述船舱内设置有驱动电机及电池,所述船体的尾部设置有螺旋桨,所述螺旋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所述船舱的顶部设置有与船体可拆卸连接的船盖;所述船体的底部设置有摄像机,所述摄像机连接所述电池,所述船舱内还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所述驱动电机及摄像机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遥控器与所述控制电路板无线连接;所述船体的顶部设置有沉孔,所述沉孔内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沉孔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包括相套设的外管、套管及内管,所述内管的端部形成连接孔,所述连接柱能够插入所述连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水体行进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的底部设置有沉槽,所述摄像机置于所述沉槽内,所述沉槽的开口处设置有透明的罩壳,所述罩壳呈球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水体行进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槽内壁设置有电插口,所述电插口与所述电池相连,所述摄像机通过电源线连接于所述电插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水体行进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内置电机,所述内置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远离内置电机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套筒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套筒的一端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部螺接于所述螺纹孔内;所述连接杆的侧部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限位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谌薏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