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边减速器总成及壳体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821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边减速器总成及壳体密封结构。轮边减速器的壳体密封结构包括外壳、内壳、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环形盖板,外壳具有一端口,且外壳从端口处可转动地套接于内壳外;第一密封圈固定套接于外壳的端口所在端的外侧,第二密封圈活动套接于外壳的端口所在端外侧;环形盖板的外环端固定于环形凸部,且与第一密封圈朝向第二密封圈的一侧密封抵接,压制第二密封圈朝向第一密封圈的一侧。本申请通过在外壳和内壳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密封效果更好,通过环形盖板对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进行抵接,保证内外密封严密可靠。

A sealing structure of wheel reducer assembly and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边减速器总成及壳体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辆减速器
,具体涉及一种轮边减速器总成及壳体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车轮通过轮边减速器连接轮毂电机,轮边减速器对轮毂电机的输出动力进行减速、增扭,得到更大的驱动力驱动车轮。常见的轮边驱动方式分为直接驱动和减速驱动两种,一是直接驱动,也就是轮毂电机直接驱动车轮(外转子电机),存在结构紧凑,轴向尺寸小等优点,但在起步或爬坡等承载大扭矩时需大电流,容易损坏电池和永磁体,由于电机效率峰值区域很小,负载电流超过一定值后效率急剧下降,外转子轮毂电机由于转速低,扭矩要求大,成本也非常高,因此该驱动方式适用于平坦路面、负载较轻等场合。二是减速驱动,也就是增加了轮边减速器的结构,这种方案使用内转子电机,减少了外转子轮毂电机的高昂成本,车辆起步、爬坡性能大幅度提升,加速性能优异,越野能力强,特别是军用越野车需要保证涉水工况不出问题,因此对轮边减速器密封的可靠性有极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边减速器总成及壳体密封结构,旨在提高现有的轮边减速器的密封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边减速器的壳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具有一端口,所述外壳从所述端口可转动的套接于所述内壳外,所述内壳的一端显露出所述外壳端口设置,且在该显露出部分沿所述外壳的转动轴的径向延伸有环形对接体,所述环形对接体在所述径向突出所述外壳设置,且在该突出部分的内侧凸设有与所述外壳相配合的环形凸部;/n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固定套接于所述外壳的端口所在端的外侧,所述第二密封圈活动套接于所述外壳的端口所在端外侧,且处在所述第一密封圈朝向所述环形对接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密封圈处在所述环形凸部与所述外壳的端口所在端的外侧之间的区域;以及,/n环形盖板,所述环形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边减速器的壳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具有一端口,所述外壳从所述端口可转动的套接于所述内壳外,所述内壳的一端显露出所述外壳端口设置,且在该显露出部分沿所述外壳的转动轴的径向延伸有环形对接体,所述环形对接体在所述径向突出所述外壳设置,且在该突出部分的内侧凸设有与所述外壳相配合的环形凸部;
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固定套接于所述外壳的端口所在端的外侧,所述第二密封圈活动套接于所述外壳的端口所在端外侧,且处在所述第一密封圈朝向所述环形对接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密封圈处在所述环形凸部与所述外壳的端口所在端的外侧之间的区域;以及,
环形盖板,所述环形盖板的外环端固定于所述环形凸部,所述环形盖板的内环端伸入至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密封圈之间的区域,以与所述第一密封圈朝向所述第二密封圈的一侧密封抵接,且压制所述第二密封圈朝向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一侧,以将所述第二密封圈限位固定至所述环形对接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边减速器的壳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盖板的外环端通过螺栓固定至所述环形凸部,所述环形盖板的内环端与所述外壳的端口所在端的外壁面沿径向呈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边减速器的壳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包括套设于所述外壳外的环形部、以及自所述环形部朝向所述第二密封圈的方向延伸的密封抵接部,所述密封抵接部与所述环形盖板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边减速器的壳体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贤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云鹤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