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焚烧设备中的燃烧炉篦的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4727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焚烧或燃烧设备中的焚烧燃烧炉篦的冷却流体循环系统中,炉篦包括若干炉篦梁,至少其中一些炉篦梁是可移动的,以便提供燃料在所述炉篦顶部上的运动,主空气从炉篦下方的主空气腔吹过炉篦。用于循环冷却流体通过所述炉篦梁的接头位于所述主空气腔内部的所述炉篦梁的底侧上并连接于刚性管路、可以是优选为波纹管形式的集流管和挠性管路,以便在冷却流体循环系统中提供移动管路与静止管路之间的连接。挠性管路位于主空气腔外部,用于移动的、刚性的管路通过所述主空气腔壁的引入端设置有挠性波纹管,以避免主空气沿着管泄漏。因此挠性管路不会受到从炉篦掉下来的炉篦筛选物及其高温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阐明的冷却流体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在这种冷却流体循环系统中,众所周知,使炉篦梁布置成可移动 的,以便提供燃料在所述炉篦顶部上的运动,以及使主空气从炉篦下 方的主空气腔吹过炉篦。用于循环冷却流体通过炉篦梁的接头通常位 于炉篦梁的底侧上,以便不影响燃料在所述炉篦顶部上的运动。为了 允许可移动炉篦梁运动,在刚性管路退出该主空气腔之前,挠性管路 通常设置在主空气腔内部的炉蓖下方,由此在管路与主空气腔侧壁之间建立固定连接。这种冷却流体循环系统已知在例如EP 0 804 706中, 但是,没有特别提及挠性管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类型的冷却流体循环系统,通 过它,可以避免挠性管路定位在炉蓖下方,该目标是通过所述类型的 冷却流体循环系统来实现的,依照本专利技术,所述冷却流体循环系统也 包括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阐明的特征。通过该配置,挠性管路位于 主空气腔外部,因而不会受到从炉蓖掉下来的炉篦篩选物及其可能的 高温的影响,用于移动的、刚性的管路通过主空气腔壁的引入端 (lead-in)设置有挠性波紋管,以避免主空气从主空气腔内部沿管泄 漏到外界。冷却流体循环系统的优选实施例表示在从属权利要求中,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优选实施例的优点在阅读下面的详细说明之 后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在本说明书的下面详细部分中,参照如附图所示的依照本专利技术的 冷却流体循环系统的示例性实施例,将更加详细地解释本专利技术,其中 图1是能够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燃烧炉篦的局部纵向截面的图解侧视图,图2示意显示了依照本专利技术连接于可移动炉篦梁的管路,图3示意显示了通过主空气腔壁的刚性、可移动管的引入端和用于将可移动的、刚性的管路连接到主空气腔壁的外部设置的挠性波紋管,图4示意显示了用于提供串联连接的炉篦梁的入口与出口之间的 串联连接的七弦琴形式的管,和图5示意显示了用于提供串联连接的炉篦梁的入口与出口之间的 连接的螺旋形式的管。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的废热焚烧设备包括若干炉篦区段I-IV,每个炉篦区 段均包括向下成阶梯状(stepped)的炉篦梁1以及在横向方向上的静 止炉篦梁,向下步进的炉篦梁1沿燃料在炉篦区段顶部上的移动方向 延伸,并布置成可交替移动。因而,各炉篦区段包括若干设置在主空 气腔P上方的炉蓖梁1,以便引导主空气通过炉蓖中的主空气开口。如图2所示,可移动炉篦梁1在一端设置有移动机构2,在相对 一端设置有支撑辊3,由此,可移动炉篦梁1可以沿纵向方向移动。 炉蓖梁1设置有冷却流体通道(未详细显示),所述冷却流体通道通 过刚性管4供给冷却流体,冷却流体通过刚性管5离开炉蓖梁。管路 4、 5分别连接于位于炉篦梁1下方一定距离处的入口集流管6和出口 集流管7。虽然是刚性的,但是,管路4、 5允许炉篦梁相对于集流管 6、 7的特定最小运动,由此允许各个可移动炉篦梁l之间相对较少运 动。位于可移动炉篦梁之间的相应静止炉篦梁相应设置有类似的入口 管路和出口管路以及入口集流管和出口集流管或传统的管路和集流管,但是,这些都不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因而在下文中没有详细描述。 但是,所述静止炉篦梁还连接到入口集流管和出口集流管上,这些静止的入口集流管和出口集流管穿过主空气腔壁以传统方式连接到外 面。利用七弦琴形式、螺旋形式或绕线形式的管路4、 5,可以减小炉 篦梁分别与入口集流管6和出口集流管7之间的上述距离。集流管6、 7被引导至位于主空气腔P —侧上的箱8上,如图3 所示,用于集流管6、 7的引入端穿过箱8中的开口 11、 12向外延伸, 所述开口 11、 12设置有用于以气密的方式将波紋管9、 10连接到箱8 的柱头螺栓。波紋管9、 10的相对两端以气密方式连接到管路6、 7上, 以便进出冷却流体,气密接头由夹具13-16示意表示。当可移动炉篦梁1移动时,集流管6、 7主要沿波紋管9、 10的纵 向方向移动,不会妨碍开口 11、 12,这样,刚性管路4、 5、 6、 7以 可移动的方式连接于主空气腔P外部的外界环境,不会有主空气泄漏 到主空气腔外面的危险。在夹具15、 16后面的位置上,设置一挠性管 路,用于将冷却流体的入口和出口连接到冷却流体循环系统的静止部 分上。在其中冷却流体便于在至少一些炉篦梁中串联循环的情形中,串 联连接的炉乾梁的入口与出口之间的串联连接可以设置在七弦琴形 式、螺旋形式或绕线形式管中,以便提供串联连接的炉篦梁之间一定 自由的相对运动。虽然前面针对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如附图所示,但是,在 没有脱离下列权利要求书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进行许多改 进。这种改进包括利用与其它类型的可移动焚烧炉篦梁有关的冷却流 体循环系统,例如不需要用于单独的可移动炉篦梁和单独的集流管的 单独的引入端系统的各个可移动炉蓖梁。权利要求1.用于焚烧或燃烧设备中的焚烧或燃烧炉篦的冷却流体循环系统,所述炉篦包括若干炉篦梁,至少其中一些炉篦梁是可移动的,以便提供燃料在所述炉篦顶部上的运动,主空气从炉篦下方的主空气腔吹过炉篦,用于使冷却流体循环通过所述炉篦梁的连接位于所述主空气腔内部的所述炉篦梁的底侧上,并连接于刚性管路、可以是优选为波纹管形式的集流管和挠性管路,以便在冷却流体循环系统中提供移动管路与静止管路之间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管路位于主空气腔外部,移动的刚性管路通过所述主空气腔壁的引入端设置有挠性波纹管,以避免主空气沿着管泄漏。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流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引入端 中的刚性管方向主要在该点的移动方向上。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流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冷 却流体在炉蓖梁中平行地循环,和-用于冷却流体通过静止梁循环的入口和出口连接于至少一组集 流管,所述集流管设置在炉篦梁下方一定距离处,以便使直立的刚性 管允许静止炉篦梁之间的一定自由度的相对运动,和-用于移动炉篦梁的冷却流体的入口和出口经由至少另一组集流 管连接,所述集流管设置在炉篦梁下方一定距离处,以便使直立的刚 性管允许移动炉篦梁之间的一定自由度的相对运动。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流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冷 却流体在炉篦梁中平行地循环,和-用于冷却流体通过静止梁循环的入口和出口连接于至少 一组集 流管,所述集流管设置在炉篦梁下方,并通过七弦琴形式、螺旋形式 或绕线形式管连接到炉篦梁的入口和出口 ,以便允许静止炉篦梁之间 的一定自由度的相对运动,和-用于移动炉篦梁的冷却流体的入口和出口经由至少另一组集流 管连接,集流管与炉篦梁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连接以七弦琴形式、螺 旋形式或绕线形式管的形式设置,以便允许移动炉篦梁之间的一定自 由度的相对运动。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流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冷 却流体在至少一些炉蓖梁中串联地循环,串联连接的炉蓖梁的入口与 出口之间的串联连接以七弦琴形式、螺旋形式或绕线形式管的形式设 置,由此提供串联连接的炉篦梁之间的一定自由度的相对运动。6. 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冷却流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可移动炉篦梁主要线性地以及主要沿着燃料在炉篦顶部上的输送方向 移动。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流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炉篦的炉篦梁并排且可交替移动和静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焚烧或燃烧设备中的焚烧或燃烧炉篦的冷却流体循环系统,所述炉篦包括若干炉篦梁,至少其中一些炉篦梁是可移动的,以便提供燃料在所述炉篦顶部上的运动,主空气从炉篦下方的主空气腔吹过炉篦,用于使冷却流体循环通过所述炉篦梁的连接位于所述主空气腔内部的所述炉篦梁的底侧上,并连接于刚性管路、可以是优选为波纹管形式的集流管和挠性管路,以便在冷却流体循环系统中提供移动管路与静止管路之间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管路位于主空气腔外部,移动的刚性管路通过所述主空气腔壁的引入端设置有挠性波纹管,以避免主空气沿着管泄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翰K奥尔森
申请(专利权)人:巴威福龙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K[丹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