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炭化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177 阅读:4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活性炭炭化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解决了烟气在焚烧炉中燃烧时烟气浓度控制问题,烟囱出口温度低,烟尘指标理想,达到环保排放要求。整个装置结构紧凑,制造简单、操作方便,适于工业化连续生产,同时适于用微机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按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柱状炭生产中,炭化尾气已能点燃,采用该技术,能稳定控制尾气焚烧,充分回收热能,降抵生产成本,明显提高环保效果。(*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尾气余热利用,尤其是活性炭炭化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活性炭行业少部份企业对炭化尾气采用焚烧技术进行净化处理,炭化尾气中除含有作为炭化热源的热烟道气外,尚有从炭化原料热解反应中产生的挥发物,这些挥发物成份复杂,有毒有害,但具有可燃性。将尾气引入焚烧炉焚烧,使尾气转化为无毒害的烟道气再排放,相对于其它尾气处理方法,具有明显的环保效果,但也存在焚烧炉设计不能保证炭化尾气的完全燃烧,燃烧不稳定,炉膛温度不易控制,烟尘量超标,排烟温度高,对烟囱热腐蚀严重,燃烧产生热量,没有回收利用,浪费了热源等问题。中国专利CN2549414Y公开了一种炭化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回转炉、烟道、烟囱等,将回转炉产生的尾气送到焚烧室燃烧,燃烧后的烟气经烟道进入另外设置的余热回收器的燃烧室再燃烧,通过吸热装置进行热交换,达到余热利用的目的。该技术对立式回转窑产生的尾气余热有一定的利用效果,但其解决不了烟气燃烧过程中烟气浓度过高或过低、烟气温度不能控制的问题,烟囱热腐蚀严重,烟尘仍然不能达到理想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性炭炭化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解决了烟气在焚烧炉中燃烧时烟气浓度控制问题,烟囱出口温度低,烟尘指标理想,达到环保排放要求。整个装置结构紧凑,制造简单、操作方便,适于工业化连续生产,同时适于用微机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性炭炭化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主体为焚烧炉,焚烧炉入口接炭化炉尾气出口,入口一端设置燃烧室,燃烧室与入口之间设置隔墙,焚烧炉出口端设置余热回收器,燃烧室与余热回收器之间设置数个隔墙,焚烧炉的出口与烟道连通。所述燃烧室与入口之间的隔墙倾斜设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燃烧室与入口之间的隔墙垂直设置。所述的焚烧炉还设置鼓风机,与中部隔墙所处位置管道相连。所述的烟道连接烟囱。所述烟道与烟囱间还并接有引风机,烟道直接连接烟囱的管道上设置烟道闸门。所述引风机前的烟道上设置有除尘器。按照本技术,炭化炉尾直接插入可控焚烧炉,使炭化尾气在焚烧炉中充分燃烧并净化后,再通过余热回收器,将烟道气中的热量转为活性炭行业所必需的蒸汽、热风。降温后的烟道气通过除尘器由炉尾引风机送入高烟囱排放。引风机故障时,切换烟道闸门。焚烧炉温度、压力及换热器温度、压力,可以外接微机自动化控制系统,由计算机工作站显示、调节。在柱状炭生产中,炭化尾气已能点燃,采用该技术,能稳定控制尾气焚烧,充分回收热能,降抵生产成本,明显提高环保效果。附图说明图1、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该活性炭炭化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主体为焚烧炉2,焚烧炉2入口接炭化炉1尾气出口,入口一端设置燃烧室2-1,燃烧室2-1与入口之间设置隔墙10,隔墙10倾斜设置。焚烧炉2出口端设置余热回收器3,燃烧室2-1与余热回收器3之间设置3个隔墙11,形成“之”字型烟气通道。焚烧炉2还设置鼓风机9,与中部隔墙11所处位置管道相连。焚烧炉2的出口与烟道4连通。烟道4连接烟囱8,之间还并接有引风机7,引风机7前设置有除尘器6,烟道4直接连接烟囱8的管道上设置烟道闸门5。焚烧炉上还设置有压力、温度监测表。工作时,在引风机7或烟囱8抽力作用下,插入焚烧炉2内的炭化炉1的尾气,在隔墙10的阻挡下,先行减压沉降小粉粒,经过燃烧室2-1处时用明火点燃,进行一次燃烧,向前行进通过3个隔墙11,通过隔墙11时用鼓风机9在进风点1-2处配以足够的空气进行完全燃烧,即二次燃烧,在进入余热回热器3前通过鼓风机9在进风点2-2、2-3处配风调节以适应余热回收器3所需温度,经余热回收器3吸热降温后的烟道气经烟道4进入除尘器6进一步净化,再由引风机7送入烟囱8,余热回收器产生的饱和水蒸汽送入工厂或车间供汽系统。引风机7故障停车时,切换烟道闸门5,作短时维持。本实施例余热回收器3为水或蒸汽锅炉,与高温烟气作热交换的是水或蒸汽换热管。本实施例中隔墙10倾斜利于沉降小粉粒滑落由一侧的出口直接抽出。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隔墙10垂直设置,此处沉降的小粉粒需要手工排出。整个装置利于微机自动化控制,可以用计算机进行显示、调节。权利要求1.一种活性炭炭化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主体为焚烧炉(2),其特征在于,焚烧炉(2)入口接炭化炉尾气出口,入口一端设置燃烧室(2-1),燃烧室(2-1)与入口之间设置隔墙(10),焚烧炉(2)出口端设置余热回收器(3),燃烧室(2-1)与余热回收器(3)之间设置数个隔墙(11),焚烧炉(2)的出口与烟道(4)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炭化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墙(10)倾斜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炭化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墙(10)垂直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炭化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焚烧炉(2)还设置鼓风机(9),与中部隔墙(11)所处位置管道相连。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炭化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道(4)连接烟囱(8)。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炭炭化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道(4)与烟囱(8)间还并接有引风机(7),烟道(4)直接连接烟囱(8)的管道上设置烟道闸门(5)。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性炭炭化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机(7)前的烟道上设置有除尘器(6)。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活性炭炭化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解决了烟气在焚烧炉中燃烧时烟气浓度控制问题,烟囱出口温度低,烟尘指标理想,达到环保排放要求。整个装置结构紧凑,制造简单、操作方便,适于工业化连续生产,同时适于用微机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按照本技术,在柱状炭生产中,炭化尾气已能点燃,采用该技术,能稳定控制尾气焚烧,充分回收热能,降抵生产成本,明显提高环保效果。文档编号F23G7/06GK2937845SQ20062007944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8日专利技术者宋春伍, 王晋剡, 刘怀进, 李志俊, 李太平, 刘万英, 高建民, 陈富刚, 王晓宏, 黄金成 申请人:山西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宁夏天福炉窑建设安装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性炭炭化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主体为焚烧炉(2),其特征在于,焚烧炉(2)入口接炭化炉尾气出口,入口一端设置燃烧室(2-1),燃烧室(2-1)与入口之间设置隔墙(10),焚烧炉(2)出口端设置余热回收器(3),燃烧室(2-1)与余热回收器(3)之间设置数个隔墙(11),焚烧炉(2)的出口与烟道(4)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春伍王晋剡刘怀进李志俊李太平刘万英高建民陈富刚王晓宏黄金成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宁夏天福炉窑建设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