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垃圾和医疗垃圾处理中存在的燃烧效率不高,设备投资过大,工艺流程过于复杂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处理成本低,不加辅助燃料,不需分拣就能充分连续焚烧的集烘干、二次燃烧的燃烧热循环于一体的垃圾组合焚烧处理方法及专用立式富氧连续焚烧风火炉,该风火炉主要由一次焚烧炉(17)、与一次焚烧炉(17)相连的二次焚烧炉(19),与二次焚烧炉(19)相连的回转式欠氧烘干炉(2),在回转式欠氧烘干炉(2)的进料口与二次焚烧炉(19)的炉壁上的欠氧炉气引风口(13)之间连接有欠氧炉气输送管道(15),欠氧炉气引风口(13)、欠氧炉气输送管道(15)、负压风机(20)、回转式欠氧烘干炉(2)和二燃室(4)之间形成一负压欠氧烟气回路。具有结构简单,燃烧效果好无需辅助燃料的优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处理方法及设备,尤其是一种生活垃圾、医疗垃圾焚烧处理方法及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将烘干、二次燃烧的燃烧热循环于一体的垃圾组合焚烧用立式富氧连续焚烧风火炉。
技术介绍
目前,垃圾处理已日渐成为各国政府日益重视的环保问题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垃圾量与日俱增,它与人们争地争环境,且极易造成环境污染。目前垃圾处理已从传统的填埋向焚烧和综合利用方向发展,其中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由于其热值较高和焚烧可有效地去除病菌的优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还可用于发电、供热等目的而被人们认为是最佳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法之一。现有的焚烧方法一般是采用炉窑进行焚烧,焚烧时需加油或煤等辅助燃料助燃,运营成本高,也有采用炉排炉、流化床炉、回转窑、立式直燃炉、立式热解炉等燃烧炉进行垃圾焚烧,但由于垃圾中的水份较大,其燃烧效果均不十分理想,为此人们想到了对垃圾进行烘干,最大限度地去除水份提高燃烧效率的方法,但由于需增加单独的烘干装置,添加辅助燃料,因而使得整个焚烧装置占地面积大,投资增加,流程复杂,运行成本大大提高,无实用性,因此急需技术一种新的焚烧方法和设备来解决目前垃圾和医疗垃圾的无害化焚烧处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垃圾和医疗垃圾处理中存在的燃烧效率不高,设备投资过大,工艺流程过于复杂的问题,技术一种处理成本低,不加辅助燃料,不需分拣就能充分连续焚烧的集烘干、二次燃烧的燃烧热循环于一体的垃圾组合焚烧用立式富氧连续焚烧风火炉。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富氧连续焚烧风火炉,其特征是它包括一个一次焚烧炉17,其内部形成一个一燃室5,一燃室5的下部设有一由传动装置7驱动的高端塔式卸料器6,在一次焚烧炉的下部与高端塔式卸料器6的上端相对位置处设有一燃烧器18,在高端塔式卸料器6的下部设有出渣口8以及与一燃室5相通的一次炉底风进风口10,在一次焚烧炉17上部炉壁上设有一燃室二次风进风口11;一个与一次焚烧炉17相连的二次焚烧炉19,二次焚烧炉19的内部形成一个二燃室4,所述的二燃室4的下部与一燃室5相通,其上部为垃圾进料口,在所述的垃圾进料口上安装有回转式耐高温多嘴布料器3,在二次焚烧炉19下部的炉壁上设有二燃室二次风进风口12,在所述的一燃室二次风进风口11与二燃室二次风进风口12之间的二次焚烧炉19的炉壁上设有欠氧炉气引风口13;在二次焚烧炉19上部的炉壁上还设有与二燃室4相通的烟气回收利用出气口9;一个回转式欠氧烘干炉2,它安装在所述的二次焚烧炉19的上部,其进料口安装有进料斗1,其出料口与前述的回转式耐高温多嘴布料器3的上端相连并与二次焚烧炉19的进料口相密封,在回转式欠氧烘干炉2的进料口与二次焚烧炉19的炉壁上的欠氧炉气引风口13之间连接有欠氧炉气输送管道15,在所述的欠氧炉气输送管道15上安装有负压风机20,欠氧炉气引风口13、欠氧炉气输送管道15、负压风机20、回转式欠氧烘干炉2和二燃室4之间形成一负压欠氧烟气回路。所述的一燃室二次风进风口11、二燃室二次风进风口12、欠氧炉气引风口13沿炉壁内壁切向布置,其数量均为每周3-8个。所述的回转式耐高温多嘴布料器3由筒体301、隔板302、出料嘴303组成,其中隔板302均匀布置在筒体301中,与隔板302数量相等的出料嘴303位于筒体301的下部并与相对应的隔板302相连。每个回转式耐高温多嘴布料器3上设有2-6个出料嘴303。所述的回转式欠氧烘干炉2由炉体201和安装在炉体201中的螺旋状导板202及回转支承203组成,炉体201支承在回转支承203上,回转支承203由驱动装置驱动。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烘干、二燃、一燃相结合的结构形式可大大简化结构,减少占地面积,且充分利用二燃室的高温欠氧烟气进行烘干,可省去加热烘干装置,使得结构简约合理。2、合理的布风设计和进风方向有利于提高燃烧效率,在燃烧室内形成一有利提高燃烧效率、延长富氧风在燃烧室中的停留时间的涡旋气流。有利于充分燃烧,使风和火在炉芯和炉边达到充分的结合。3、通过回风系统可将烘干室中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引入二燃中经高温分解,对环境保护十分有利。4、结构简单,制造成本和垃圾处理成本低,除点火外无需添加辅助燃料,无需分拣就能实现连续焚烧和焚烧热的回收利用,且无需对现有回收装置作任何改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回转式耐高温多嘴布料器。图4是图3的仰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2-5所示。一种立式富氧连续焚烧风火炉,它包括一个一次焚烧炉17,其内部形成一个一燃室5,一燃室5的下部设有一由传动装置7(可采用通用的机电传动装置加以实现)驱动的高端塔式卸料器6(可参照相关手册自行设计,也可采用市售产品加以实现),在一次焚烧炉的下部与高端塔式卸料器6的上端相对位置处设有一燃烧器18,在高端塔式卸料器6的下部设有出渣口8以及与一燃室5相通的一次炉底风进风口10,在一次焚烧炉17上部炉壁上设有一燃室二次风进风口11,如图2,炉壁中应设有耐热保温层14;一个与一次焚烧炉17相连的二次焚烧炉19,二次焚烧炉19的内部形成一个二燃室4,所述的二燃室4的下部与一燃室5相通,其上部为垃圾进料口,在所述的垃圾进料口上安装有回转式耐高温多嘴布料器3,该回转式耐高温多嘴布料器3由筒体301、隔板302、出料嘴303组成,如图3、4所示,其中隔板302均匀布置在筒体301中,与隔板302数量相等的出料嘴303位于筒体301的下部并与相对应的隔板302相连,其中出料嘴303的数量可为2-6个。在二次焚烧炉19下部的炉壁上设有二燃室二次风进风口12,在所述的一燃室二次风进风口11与二燃室二次风进风口12之间的二次焚烧炉19的炉壁上设有欠氧炉气引风口13;在二次焚烧炉19上部的炉壁上还设有与二燃室4相通的烟气回收利用出气口9;一个回转式欠氧烘干炉2,它安装在所述的二次焚烧炉19的上部,其进料口安装有进料斗1,其出料口与前述的回转式耐高温多嘴布料器3的上端相连并与二次焚烧炉19的进料口相密封,在回转式欠氧烘干炉2的进料口与二次焚烧炉19的炉壁上的欠氧炉气引风口13之间连接有欠氧炉气输送管道15,在所述的欠氧炉气输送管道15上安装有负压风机20,欠氧炉气引风口13、欠氧炉气输送管道15、负压风机20、回转式欠氧烘干炉2和二燃室4之间形成一负压欠氧烟气回路。该回转式欠氧烘干炉2可由炉体201和安装在炉体201中的螺旋状导板202及回转支承203组成,炉体201支承在回转支承203上,回转支承203由驱动装置驱动。上述的一燃室二次风进风口11、二燃室二次风进风口12、欠氧炉气引风口13沿炉壁内壁切向布置,其数量均为每周3-8个,如图5所示,具体实施时一燃室二次风进风口11、二燃室二次风进风口12、欠氧炉气引风口13的层数还可根据需要增加,本实施例仅给出了各一层的结构,但不限于该结构。本实施例未涉及的部分如保温层14、燃烧器18等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如图1所示,垃圾从进料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富氧连续焚烧风火炉,其特征是它包括:一个一次焚烧炉(17),其内部形成一个一燃室(5),一燃室(5)的下部设有一由传动装置(7)驱动的高端塔式卸料器(6),在一次焚烧炉的下部与高端塔式卸料器(6)的上端相对位置处设有一燃烧器 (18),在高端塔式卸料器(6)的下部设有出渣口(8)以及与一燃室(5)相通的一次炉底风进风口(10),在一次焚烧炉(17)上部炉壁上设有一燃室二次风进风口(11);一个与一次焚烧炉(17)相连的二次焚烧炉(19),二次焚烧炉(19 )的内部形成一个二燃室(4),所述的二燃室(4)的下部与一燃室(5)相通,其上部为垃圾进料口,在所述的垃圾进料口上安装有回转式耐高温多嘴布料器(3),在二次焚烧炉(19)下部的炉壁上设有二燃室二次风进风口(12),在所述的一燃室二次风进风口(11)与二燃室二次风进风口(12)之间的二次焚烧炉(19)的炉壁上设有欠氧炉气引风口(13);在二次焚烧炉(19)上部的炉壁上还设有与二燃室(4)相通的烟气回收利用出气口(9);一个回转式欠氧烘干炉(2),它安装在所述的二次焚烧炉 (19)的上部,其进料口安装有进料斗(1),其出料口与前述的回转式耐高温多嘴布料器(3)的上端相连并与二次焚烧炉(19)的进料口相密封,在回转式欠氧烘干炉(2)的进料口与二次焚烧炉(19)的炉壁上的欠氧炉气引风口(13)之间连接有欠氧炉气输送管道(15),在所述的欠氧炉气输送管道(15)上安装有负压风机(20),欠氧炉气引风口(13)、欠氧炉气输送管道(15)、负压风机(20)、回转式欠氧烘干炉(2)和二燃室(4)之间形成一负压欠氧烟气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云芳,王煦,
申请(专利权)人:潘云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