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连续式回火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91841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4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回火设备,具体是一种立式连续式回火炉。包括机架、炉体、加热装置、上料装置、卸料装置,炉体内设置有上、下平行的多条传动轴,每条传动轴上装有链轮,链轮上装有链条,上、下传动轴之间的链条构成连续回转的U形结构,链条上装有卡具;炉体内分置成加热区、保温区和降温区;炉体下方的机架一侧装有上料装置,另一侧装有卸料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大大减少、只需传统设备占地面积的30%左右、回火均匀、回火质量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回火设备,具体是一种立式连续式回火炉
技术介绍
回火是热处理行业的一道关键工序,直接影响零件的最终热处理质量。回火设备按工作温度、设备结构的不同分为很多类型,对于连续式回火炉主要是针对大批量热处理生产要求,结构上通常以链带型、网带型、推盘型、辊棒型等常见,从热处理工艺角度讲回火工艺必须要保证足够的时间,以保证零件回火的充分,对于连续回火设备来讲就必须要有足够的长度,所以这就导致连续回火炉的一个共同缺点就是占地面积太大。当今的制造业工厂中,为减少中间工序的物流时间,对工序集中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热处理作为一个工序被纳入到生产线的工序链内,这就要求热处理设备的占地面积越小越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回火质量高的立式连续式回火炉。本技术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立式连续式回火炉,包括机架、炉体、加热装置、上料装置、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炉体内设置有上、下平行的多条传动轴,每条传动轴上装有链轮,链轮上装有链条,上、下传动轴之间的链条构成连续回转的U形结构,链条上装有卡具;炉体内分置成加热区、保温区和降温区;炉体下方的机架一侧装有上料装置,另一侧装有卸料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大大减少、只需传统设备占地面积的30%左右、回火均匀、回火质量尚,大大提尚了生广效率。作为优选,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卡具设置为多个并均布在链条上。卡具包括连接梁和卡爪板,卡爪板活动连接在连接梁上,连接梁两端分别与两侧的链条连接,卡爪板分别可以在其共同的连接梁上移动,以适应不同工件而造成的长度方向上的卡位不同。炉体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有进口闸板门和出口闸板门,避免炉体内进出料时的热量散出。加热区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下加热装置。冷却风机设置在降温区上方,在冷却风机的作用下工件被逐渐降温。加热区的上、下链条之间设置有导风板,通过导风板将加热区的炉风沿链条运动方向流动并导入保温区,保证工件受热均匀。上料装置中的动力电机上装有齿轮,齿轮与齿条相呛合,齿条上方装有滑块,滑块上装有送料机械手,滑块通过支杆与动力电机架连接,滑块与齿条滑动配合,齿条固接在机架上;动力电机通过履带式传送链与机架连接,实现了上料作业的自动化。卸料装置中的第二动力电机上装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相呛合,第二齿条上方装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上装有卸料机械手,第二滑块通过第二支杆与第二动力电机架连接,第二滑块与第二齿条滑动配合,第二齿条固接在机架右侧;第二动力电机通过第二履带式传送链与机架连接,实现了卸料作业的自动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炉体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加热区1,上加热装置2,导风板3,下加热装置4,炉体5,进口闸板门6,上料装置7,机架8,冷却风机9,降温区1,保温区11,传动轴12,链轮13,链条14,卡具15,出口闸板门16,卸料装置17,上料机械手18,滑块19,动力电机20,齿轮21,齿条22,动力电机架23,支杆24,履带式传送链25,卸料机械手26,第二滑块27,第二动力电机28,第二齿轮29,第二齿条30,第二动力电机架31,第二支杆32,第二履带式传送链33,连接梁34,驱动电机35,卡爪板36,连接螺栓37,工件38,连杆3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参见图1、图2、图3,炉体5内设置有上、下平行的多条传动轴12,每条传动轴12上装有链轮13,链轮13上装有链条14,上、下传动轴12之间的链条14构成连续回转的U形结构,充分的利用了车间的高度空间,避免了因回火炉设备太长而造成占地面积太大的问题,为保证机械手拿取工件准确,链条14上均匀布置有多个卡具15,卡具15由两个带有弧形轨道的卡爪板36和连接梁34组成,两个卡爪板36的底端分别通过连接螺栓37与连接梁34活动连接,连接梁34通过连杆39与链条14所在的轴相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工件38是一个曲轴,如果是非轴类零件的话,卡爪板也可以采用与工件相适应的形状,能够卡紧即可。两个卡爪板36分别可以在其共同的连接梁34上移动,以适应不同工件而造成的长度方向上的卡位不同,连接梁34两端与其两端的链条14连接,保证工件在整个回火运动过程中保持装料姿态不发生较大变化,虽然工件随着链条不断改变运动方向,但在最终出炉时工件姿态恢复到进炉状态,炉体5的出料口和进料口分别设置有可移动的进口闸板门6和出口闸板门16,进口闸板6和出口闸板门16可以避免热量散出,炉体5外下部位置设置有与传动轴12连接的驱动电机35,炉体5内分置成加热区1、保温区11和降温区10,加热区I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加热装置2和下加热装置4,加热区I的上、下链条14之间设置有导风板3,导风板3将加热区I的炉风沿链条运动方向流动并导入保温区11,保证工件受热均匀,冷却风机9设置在降温区10上方,在冷却风机9的作用下工件被逐渐降温,炉体下方的机架,8 一侧装有上料装置7,另一侧装有卸料装置17 ;上料装置7中的动力电机20上装有齿轮21,齿轮21与齿条22相呛合,齿条22上方装有滑块19,滑块19上装有上料机械手18,滑块19通过支杆24与动力电机架23连接,滑块19与齿条22滑动配合,齿条22固接在机架8上;动力电机20通过履带式传送链25与机架8连接,实现了上料作业的自动化;卸料装置17中的第二动力电机28上装有第二齿轮29,第二齿轮29与第二齿条30相呛合,第二齿条30上方装有第二滑块27,第二滑块27上装有卸料机械手26,第二滑块27通过第二支杆32与第二动力电机架31连接,第二滑块27与第二齿条30滑动配合,第二齿条30固接在机架8右侧;第二动力电机28通过第二履带式传送链33与机架8连接,实现了卸料作业的自动化。工作原理为:链条14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以步进方式运动,上料机械手18将工件38送到上料位置,链条14向炉内运动一个工步,此时卡具15将工件38从上料机械手18上带走进入炉体5内,当工件38依次经过炉体5内的加热区1、保温区11和降温区10回火结束从炉子出料位置移出时,等待在出料位置的卸料机械手26将工件38托住,然后将工件38从卡具15上移出转移给后道工序的机械手,工件38从炉体5进料口和出料口进出时,进口闸板门6和出口闸板门16同步生产节拍,周期开始,进口闸板门6和出口闸板门16打开,周期结束,进口闸板门6和出口闸板门16关闭,避免炉体5内热量散出,本技术实现了回火工序直接并入整条生产线中,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技术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技术的权利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立式连续式回火炉,包括机架、炉体、加热装置、上料装置、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炉体内设置有上、下平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连续式回火炉,包括机架、炉体、加热装置、上料装置、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炉体内设置有上、下平行的多条传动轴,每条传动轴上分别装有链轮,链轮上装有链条,上、下传动轴之间的链条构成连续回转的U形结构,链条上装有卡具;炉体内分置成加热区、保温区和降温区;炉体下方的机架一侧装有上料装置,另一侧装有卸料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顺银郝宗合涂德桓曹宇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亚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