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室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03485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井室炉涉及碳碳制品的生产过程中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井室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沉积室,炉体底部均布有四个进气管,沉积室均布在炉体内,且其中一个进气管的中心轴线与一沉积室的中心轴线重合,该进气管为第一进气管,该沉积室为第一沉积室,与第一进气管相邻的两进气管均分别位于一沉积室内,所述两进气管分别为第二进气管和第三进气管,与之相对应的沉积室分别为第二沉积室和第三沉积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将原有的四沉积室布置的井室炉改为三沉积室布置,其手段是安装或拆卸引气装置以完成三沉积室布置与四沉积室布置的切换,使得其适用于直径690埚帮的生产,提高井室炉的兼容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碳碳制品的生产过程中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井室炉
技术介绍
在直径1800的圆形井室炉中,在炉子的最初设计时是炉底分布了4个进气口,环形均匀分布,分布圆直径1050,可以配4个圆形沉积室,四个沉积室的最大装料直径680,对于生产外径为690的埚帮却是不能实现的,然而市场对直径690埚帮的需求量却很大,目前直径690埚帮量产要使用直径在2000以上的工业电炉才可以实现四料柱沉积,但能耗加大,且设备费用高,现有的直径1800圆形井室炉不具备生产该产品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兼容性高,能满足生产要求,且生产成本低,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井室炉。本技术井室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沉积室,炉体底部均布有四个进气管,且进气管的中心轴线在同一圆上,该圆为分布圆,所述沉积室设置为三个,沉积室均布在炉体内,且其中一个进气管的中心轴线与一沉积室的中心轴线重合,该进气管为第一进气管,该沉积室为第一沉积室,与第一进气管相邻的两进气管均分别位于一沉积室内,所述两进气管分别为第二进气管和第三进气管,与之相对应的沉积室分别为第二沉积室和第三沉积室;剩余的进气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井室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井室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设置有沉积室,炉体(1)底部均布有四个进气管,且进气管的中心轴线在同一圆上,该圆为分布圆,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室设置为三个,沉积室均布在炉体(1)内,且其中一个进气管的中心轴线与一沉积室的中心轴线重合,该进气管为第一进气管(5),该沉积室为第一沉积室(2),与第一进气管(5)相邻的两进气管均分别位于一沉积室内,所述两进气管分别为第二进气管(6)和第三进气管(7),与之相对应的沉积室分别为第二沉积室(3)和第三沉积室(4);剩余的进气管为第四进气管,所述第四进气管位于第二沉积室(3)和第三沉积室(4)之间;所述第二进气管(6)和第三进气管(7)均连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室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设置有沉积室,炉体(1)底部均布有四个进气管,且进气管的中心轴线在同一圆上,该圆为分布圆,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室设置为三个,沉积室均布在炉体(1)内,且其中一个进气管的中心轴线与一沉积室的中心轴线重合,该进气管为第一进气管(5),该沉积室为第一沉积室(2),与第一进气管(5)相邻的两进气管均分别位于一沉积室内,所述两进气管分别为第二进气管(6)和第三进气管(7),与之相对应的沉积室分别为第二沉积室(3)和第三沉积室(4);剩余的进气管为第四进气管,所述第四进气管位于第二沉积室(3)和第三沉积室(4)之间;所述第二进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园林樊乾国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美兰德炭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