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焚烧医用废弃物的燃烧装置,其燃烧室后壁出口与高温燃烬烟道上端连能,该烟道下端穿入固定在炉体外壳内底面的处理箱内,处理箱接有水源,其内中部固有一平面多孔板,其内下部固定设有溢流室,在高温燃烬烟道的中部外壁装有一上端封口的高温夹套管,该夹套管的下端进口与处理箱的上端固定连通,它的上部侧壁出口与引风机的进口连通,引风机的出口与炉体外壳后壁外面的烟气调节门连通。(*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系统中焚烧医用废弃物的燃烧装置。目前,在医疗系统中焚烧医用废异物、病理物的燃烧装置有燃煤、燃气、燃油、电加热和微波等装置,但它们受燃烧方式和结构的限制,炉温难以有效的控制,难以形成较高的温度场,运行温度最高在700-750℃,由于燃烧温度低,可燃物气体、废异物、动物尸体不能在短时间内充分燃烧,加工处理系统简单,难以消除异味和浓烟,它们多采用鼓风正压燃烧,炉门部位会冒烟影响内部环境,消烟除尘系统只是简单的旋风除尘器装置,影响周围居民环境,且它们耗油耗气量大,运行成本高,且除微波装置外,它们的内外结构加工粗糙,占地面积大,一般在2米见方、高2米以上,甚至更大,占地7-8平方米,移动不便。微波装置虽体积小,但它燃烧温度更低,废异物、病理物在低温下燃烧,异味和排烟浓度更大。由于没有满意的焚烧设备,医疗系统的病理物一次性针管、输液管等仍然是随意不规范地进行处理,譬如扔进工业锅炉内,倒入垃圾箱,掩埋等,这样一次性针管、输液管到处扩散,带病毒污染环境,污染水资源和大气,由于一次性针管、输液管是塑料橡胶制品,在高温明火焚烧,短时间迅速燃烧时,可燃挥发物不能燃尽,会冒出黑色浓烟,无法消除掉。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燃烧彻底、无污染的远红外焚烧炉。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远红外焚烧炉,其炉体外壳1内的上部为燃烧室2,燃烧室2的四壁外面缠绕有电阻加热丝,燃烧室2的四周与炉体外壳1之间充填满纤维棉保温层3,在炉体外壳1内的下部装有引风机4,其特征在于在燃烧室2的后壁有一出口,该出口与高温燃尽烟道5的上端连通,该烟道5的下端穿入固定在炉体外壳1内底面的处理箱6内,处理箱6内接有水源,其内的中部固有一平面多孔板7,其内下部固定设有溢流室8;在高温燃尽烟道5的中部外壁装有一上端封口的高温夹套管9,该夹套管9的下端进口与处理箱6的上端固定连通,它的上部侧壁出口与引风机4的进口连通,引风机4的出口与炉体外壳1后壁外面的烟气调节门10连通,烟气调节门10通过阀门接有二次风管11,该风管11从炉体外壳1后壁下部穿入向上引伸,其端口与燃烧室2的顶部入口连通。本技术采用电加热和特殊结构,能有效准确地控制炉内温度,能形成800-1000℃的炉内高温温度场,且由于设有对烟气的过滤吸收装置,故焚烧医用废弃物燃烧彻底,无污染,无任何副作用。本技术工作可靠,运行成本低,体积小,占地少,长、废、高仅为700×850×1450mm,移动方便,安装、使用、维修、移动均很方便,可用来焚烧医用废异物、切除物和动物尸体,还可利用余热处理熔解一次性塑料针管和输液管,使其成块状回收利用。本技术也可用于某些工业中有害气体的焚烧和办公室保密文件的焚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本技术使用时,先接通电源,使电阻加热丝对燃烧室2预热,预热温度达960℃时,将医用废异物、切除物或动物尸体等装入废物栏17从炉体外壳1的前壁炉门18送入到燃烧室2内,燃烧2的内壁涂有红外涂料,它增加了电阻加热丝的辐射能量。此时,由于燃烧室2的温度较高,其后壁已烧红,使得其后壁外的高温燃尽烟道5的上部也烧红,这样医用废弃物燃烧的烟气通过燃烧室2后壁的出口进入烟道5时,又与氧气充分混合后再次高温燃烧,使得烟道5上部的温度比燃烧室2内的温度还高,约高出200-300℃,再次燃烧后的烟气通过烟道5的出口进入处理箱6内进行处理。处理箱6内下半部充有水,其内溢流室8的上面为开口,溢流室8的下部有一溢水孔,溢流室8的高度略高于处理箱6内中部的平面多孔板7,当处理箱6内的水位高于溢流室8的高度时,即从溢流室8下部的溢水孔排出,高温燃尽烟道5的下端口进入处理箱6并穿过平面多孔板7,且其下端口与处理箱6底面的距离略小于溢流室8的高度,使得烟道5排出的高温烟气直接进入处理箱6内水中,迅速冷却,烟气中的尘粒被水吸收,且部分异味也被水吸收冲淡,高温烟气遇水急速冷却会在水中产生蒸汽以及部分烟气通过平面多孔板7均匀分布上升,在处理箱6内平面多孔板7的上面还设有一挡板12,它就用来阻挡上升的烟尘和蒸汽向上移动,使它们被再次处理吸收。经处理箱6处理过的烟气从其顶面内侧的出口向上进入高温夹套管9内,高温夹套管9的下端进口与处理箱6顶面内侧的出口连通,它的中部固有其外侧留有缺口的隔板14,它将高温夹套管9与高温燃尽烟道5之间的前、后及内侧空腔封死,而使它们之间的外侧空腔连通,这样被处理箱6处理过的烟气从其内侧出口进入高温夹套管9时,被隔板14挡住,只能弯绕一下从高温夹套管9的外侧空腔上升再通过其上部侧壁的出口被引风机4吸走,此时医用废弃物已被燃尽,处理过的烟气通过引风机4的出口从烟气调节门10排出。在炉温降至800℃以下时,可通过调节烟气调节门10端口处的调节手柄15关小调节门10,使调节门10风门前的风压增大,二次风自动加大助燃,通过二次风管11进入燃烧室2,进行炉内蓄热,提高炉内空间燃烧温度。烟气调节门10还通过阀门连接有循环管16,其端口与位于平面多孔板7下部的处理箱6的壁口连通,循环管16用于在燃烧室2刚预热好时进行内循环,此时医用废弃物刚送入燃烧室2,由于温度没达到所要求的温度,以防有害烟气影响环境,应关闭烟气调节门10,通过循环管16内循环加热焚烧,直至炉门18开始出现正压(大约一分钟内)时打开调节门10。在炉体外壳1内处理箱6的外壁上固定设有一根平衡管13,它的上端略高于处理箱6内溢流室8的顶面,它的下端口与处理箱6的下部连通,它用来在溢水室8来不及排水或堵塞时将水从该管溢出。本技术还可利用余热处理熔解一次性塑料针管和输液管,使其成为块状,回收利用。本技术的关键构件和炉体外壳1最好采用不锈钢材料,既美观大方,又抗熔抗腐蚀。权利要求1.一种远红外焚烧炉,其炉体外壳1内的上部为燃烧室2,燃烧室2的四壁外面缠绕有电阻加热丝,燃烧室2的四周与炉体外壳1之间充填满纤维棉保温层3,在炉体外壳1内的下部装有引风机4,其特征在于在燃烧室2的后壁有一出口,该出口与高温燃尽烟道5的上端连通,该烟道5的下端穿入固定在炉体外壳1内底面的处理箱6内,处理箱6内接有水源,其内的中部固有一平面多孔板7,其内下部固定设有溢流室8;在高温燃尽烟道5的中部外壁装有一上端封口的高温夹套管9,该夹套管9的下端进口与处理箱6的上端固定连通,它的上部侧壁出口与引风机4的进口连通,引风机4的出口与炉体外壳1后壁外面的烟气调节门10连通,烟气调节门10通过阀门接有二次风管11,该风管11从炉体外壳1后壁下部穿入向上引伸,其端口与燃烧室2的顶部入口连通。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处理箱6内下部溢流室8的上面为开口,下部有一溢水孔,溢流室8的高度略高于处理箱6内中部的平面多孔板7,高温燃尽烟道5的下端口穿过平面多孔板7,且该下端口与处理箱6底面的距离略小于溢流室8的高度,在处理箱6内平面多孔板7的上面设有一挡板12,用以阻挡水和烟尘向上移动,使它们被再次处理吸收。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远红外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在炉体外壳1内处理箱6的外壁上固定设有一根平衡管13,它的上端略高于处理箱6内溢流室8的顶面,其下端口与处理箱6的下部连通。4.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远红外焚烧炉,其炉体外壳1内的上部为燃烧室2,燃烧室2的四壁外面缠绕有电阻加热丝,燃烧室2的四周与炉体外壳1之间充填满纤维棉保温层3,在炉体外壳1内的下部装有引风机4,其特征在于在燃烧室2的后壁有一出口,该出口与高温燃尽烟道5的上端连通,该烟道5的下端穿入固定在炉体外壳1内底面的处理箱6内,处理箱6内接有水源,其内的中部固有一平面多孔板7,其内下部固定设有溢流室8;在高温燃尽烟道5的中部外壁装有一上端封口的高温夹套管9,该夹套管9的下端进口与处理箱6的上端固定连通,它的上部侧壁出口与引风机4的进口连通,引风机4的出口与炉体外壳1后壁外面的烟气调节门10连通,烟气调节门10通过阀门接有二次风管11,该风管11从炉体外壳1后壁下部穿入向上引伸,其端口与燃烧室2的顶部入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克顺,
申请(专利权)人:陈克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