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熟肝细胞的长期体外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9592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采用微阵列玻片作为培养支持物进行成熟肝细胞的长期体外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采用含有1%基质胶的DMEM/F12培养基预先包被微阵列玻片,于4℃保存过夜;B、采用不含有基质胶的BM培养体系将原代肝细胞种植于预先包被的微阵列玻片上,2小时后换液去除未贴壁细胞,之后每天换液,直至3周。其中,BM培养体系包括液体基础培养基、0~5×B27添加剂、0~5×N2添加剂、1%青链霉素/链霉素、0‑100mM尼克酰胺、0‑1mM地塞米松、0‑500μg/mL维生素C。经检测,微阵列玻片上培养的肝细胞几乎无应力纤维产生,Alb和Hnf4α等成熟肝细胞的标志物的表达可以得到长期维持,从而实现长期维持肝细胞的功能和表型。

A long-term culture method of mature hepatocytes in vitr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熟肝细胞的长期体外培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工程
,涉及一种能够在体外长期维持肝细胞功能的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肝脏是维持体内稳态的核心器官,发挥着诸如代谢、糖原贮存、药物解毒、多种血清蛋白合成以及胆汁分泌等广泛的作用。目前全世界有超过3亿人受到肝脏疾病的困扰,仅在我国每年因肝病死亡的患者超过30万。对于终末阶段肝病,唯一可能的治疗手段便是肝移植,但是每年可供移植肝脏仅能满足5%肝病患者的需求,可供移植肝脏的匮乏严重限制了该治疗手段的临床应用。虽然近期由多能干细胞分化或者通过谱系重编程来得到的肝细胞或肝祖细胞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在体外得到与体内肝细胞功能相近的肝细胞依旧十分困难。即便是刚分离得到的原代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中短时间内就会丧失肝细胞的关键功能。因此,无法于体外维持成熟肝细胞的功能一直是阻碍细胞移植治疗应用以及得到有效的药物筛选平台的瓶颈。导致体外培养的肝细胞去分化的驱动因素仍未被发现,而明确肝细胞去分化的机制对于设计出在体外有效维持肝细胞表型和功能的方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诸多研究将着眼点集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熟肝细胞的长期体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A、采用含有1%基质胶的DMEM/F12培养基预先包被微阵列玻片,于4℃保存过夜;/nB、采用不含有基质胶的BM培养体系将原代肝细胞种植于预先包被的所述微阵列玻片上,2小时后换液去除未贴壁细胞,之后每天采用该不含有基质胶的BM培养体系换液,直至3周,/n其中,所述BM培养体系包括液体基础培养基、0-5×B27添加剂、0-5×N2添加剂、1%青链霉素/链霉素、0-100mM尼克酰胺、0-1mM地塞米松、0-500μg/mL维生素C。/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熟肝细胞的长期体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采用含有1%基质胶的DMEM/F12培养基预先包被微阵列玻片,于4℃保存过夜;
B、采用不含有基质胶的BM培养体系将原代肝细胞种植于预先包被的所述微阵列玻片上,2小时后换液去除未贴壁细胞,之后每天采用该不含有基质胶的BM培养体系换液,直至3周,
其中,所述BM培养体系包括液体基础培养基、0-5×B27添加剂、0-5×N2添加剂、1%青链霉素/链霉素、0-100mM尼克酰胺、0-1mM地塞米松、0-500μg/mL维生素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熟肝细胞的长期体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微阵列玻片上设置有300-1600μm2的细胞可贴附点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熟肝细胞的长期体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微阵列玻片上细胞可贴附点阵的面积为700μm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熟肝细胞的长期体外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林孙平新张冠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