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类燃料烧火焰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521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业窑炉用油类燃料燃烧火焰筒。主要由燃烧室、外壳、油枪支套、端板、电子打火电极、弯头和节风门组成。其特征在于助燃空气从轴向、径向和切向按比例进入燃烧室与油枪喷嘴送来的雾化油充分混合完全燃烧,防止了燃烧室内壁和端板的结焦现象。(*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窑炉用油类燃料燃烧火焰筒。目前被广泛使用的火焰筒,可以脱离炉膛而完成油料的雾化、汽化、与空气均匀混合燃烧,喷出高温、高速无烟无尘的火焰,污染小,节能率高,是一种较好的燃烧器。但也存在燃烧筒周围和端板易结焦的现象。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效果更好,燃烧室内壁和端板结焦少的工业窑炉用油类燃料燃烧火焰筒。本技术将燃烧室筒体通过圆钢支撑焊接固定于油枪支套上,筒体前端周围钻有进风小孔,外壳前端设置限流倒锥钢圈,外壳后端通过法兰与弯头连接;将端板设计成能产生旋风的旋风板,即在端板的径向均布多条导风槽;端板焊接固定在圆钢支撑上,端板的内孔与油枪支套外径、端板的外圆与燃烧室内壁之间各留有环形狭缝。本技术在配气量与风向上作了合理的布局。空气分别从轴向、径向、切向(旋风)多部位按一定比例进入燃烧室,其中油枪支套与端板内孔环形狭缝,端板外圆与燃烧室内壁环形狭缝以及外壳内壁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环形狭缝中进入轴向风,占79%,从燃烧室筒体径向孔中进入的径向风占7.6%,从端板导风槽进入的螺旋风占13.4%。由于进入燃烧室的助燃空气从轴向、径向和切向多种流向按比例与喷射器喷出的雾化油料充分混合,因此达到完全燃烧的效果,防止了燃烧室内壁、端板结焦现象。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2为端板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由燃烧室1、外壳2、油枪支套3、端板4、电子打火电极5、弯头6、节风门7组成。燃烧室1呈圆筒形,前端轴向10-40mm处的圆周上钻有1-4排小孔,孔径为2-10mm,筒体通过3根圆钢与位于中心的油枪支套3焊接固定。外壳2为总支承,并接收节风门过来的助燃风构成风室,其前端有一限流倒锥钢圈,后端通过法兰盘与弯头6连接,弯头6与接风门7连接。端板4焊接固定于圆钢上,为空气室与燃烧室分界处,端板径向均布6-12条导风槽,端板的内孔与油枪支套外径及端板的外圆与燃烧室的内壁各形成一圆环形狭缝为了自动点火,在端板由孔外径向节圆20-40mm处设置电子打火电极5。另外,在油枪支套3的前端30-50mm处设置一环形气室,其径有小孔与外壳2的气室相通。如图2所示,端板平面沿径向冲制6-12平形导风槽,槽的两边分别向端板平面挠起,使风通过导风槽时形成沿端板平面的旋风,该导风槽的长为20-100mm,宽为2-4mm。本技术燃烧时,轴向风一路从端板内外径两环形通道进入燃烧室,另一路从外壳与燃烧室之间的环形通道进入前端。由于燃烧室筒体前端圆周上开有小孔,也由于外壳出口处设有倒锥形钢圈,所以进入外壳环形通道的风到达前端时有一部分风通过燃烧室筒体周围的孔进入燃烧室,可降低火焰轴向传播速度,造成部分火焰回流,有利燃料的汽化和氧化,同时也起到稳焰作用。另外,风室来的轴向风经过端板平面上的导风槽时,由于导风槽具有两面挠起的形状,使风通过导风槽时形成沿端板前面成扇形状的螺旋风向燃烧室内推进,有效地防止了端板和枪头的结焦。本技术经试验,当燃油压力在0.3-1..2MPa,重油温度在120-130℃,风压在2500-5500Pa时,冷态点火时间t≤2S,即进入连续燃烧,火尾无烟无油珠,燃烧效率达97%以上,外套温度低于50℃,火焰筒温度≤550℃,并且油量变化6倍以上不熄火。本燃烧火焰筒适用于原油、煤油、柴油、重油、渣油,可与可调和不可调油枪配套应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格的工业窑炉上。权利要求1.一种油类燃料燃烧火焰筒,具有燃烧室(1)、外壳(2)、油枪支套(3)、端板(4)、弯头(6)、节风门(7),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电子打火电极(5),所述的燃烧室(1)筒体通过圆钢支撑焊接固定于油枪支套(3)上,筒体前端周围钻有进风孔,所述的外壳(2)的前端设置限流倒锥钢圈,外壳后端通过法兰与弯头连接,所述的端板焊接固定在圆钢支撑上,端板平面上均布多条导风槽,在端板的内孔与油枪支套外径之间以及端板的外圆与燃烧室内壁之间各留有环形狭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焰筒,其特征在于燃烧室(1)前端轴向10-40mm处的圆周上钻有1-4排小孔,孔径为2-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焰筒,其特征在于端板平面径向布有6-12条导风槽,导风槽的长为20-100mm,宽为2-4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焰筒,其特征在于电子打火电极设置在端板内孔外径向节圆20-40mm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焰筒,其特征在于油枪支套(3)的前端30-50mm处设置环形气室,其径向有小孔与外壳(2)的气室相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窑炉用油类燃料燃烧火焰筒。主要由燃烧室、外壳、油枪支套、端板、电子打火电极、弯头和节风门组成。其特征在于助燃空气从轴向、径向和切向按比例进入燃烧室与油枪喷嘴送来的雾化油充分混合完全燃烧,防止了燃烧室内壁和端板的结焦现象。文档编号F23D11/00GK2145913SQ9223549公开日1993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11日专利技术者汤俊 申请人:岳阳市颜氏燃烧器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类燃料燃烧火焰筒,具有燃烧室(1)、外壳(2)、油枪支套(3)、端板(4)、弯头(6)、节风门(7),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电子打火电极(5),所述的燃烧室(1)筒体通过圆钢支撑焊接固定于油枪支套(3)上,筒体前端周围钻有进风孔,所述的外壳(2)的前端设置限流倒锥钢圈,外壳后端通过法兰与弯头连接,所述的端板焊接固定在圆钢支撑上,端板平面上均布多条导风槽,在端板的内孔与油枪支套外径之间以及端板的外圆与燃烧室内壁之间各留有环形狭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俊
申请(专利权)人:岳阳市颜氏燃烧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