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汽化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467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燃油化燃烧器,特别是以柴油为燃料的燃烧器。它具有进油管、汽化室、导汽管和喷嘴,且喷孔对着汽化室的下底部,特征是汽化室为下底部呈球面状或锅底状的空心壳体,导汽管与喷嘴之间由旁通管连接,且旁通管的与导汽管相接处的下方连通有油气分离管,旁通管的沿喷嘴下端方向上固连有内通式喷嘴除碳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汽化室受热面积大、容积大、汽化充分,热效率高,能消除火焰脉冲,且喷嘴除碳方便,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将液体油经高温汽化后再燃烧的燃烧器。现有的以液体油料为燃料的燃油汽化燃烧器,其汽化室不论是螺旋管状还是十字形管状,它们的受热面积都较小,因而汽化不足,往往油汽混杂燃烧,热效率不高,稍大功率时火焰脉冲严重。同时,它们对喷嘴除碳是采用外通式通针,由于处于燃烧状态时无法除碳而只能停火后才能除碳,因而使用时往往会因喷孔堵塞而不得不中途熄火除碳,不够方便,再者,常因喷嘴堵塞而使整个燃烧器报废,使用寿命短。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化充分、热效率高、能消除火焰脉冲,喷嘴除碳方便,使用寿命长的燃油汽化燃烧器。实现上述任务的技术方案是对具有依次连通的进油管、汽化室和导汽管同时还具有喷嘴且喷嘴的喷孔对着汽化室下底部的燃油汽化燃烧器进行改进,使汽化室为下底部呈球面状或锅底状的空心壳体,使导汽管与喷嘴之间由旁通管连通,即该导汽管的与旁通管相接处的下方,连通有一段可以存油、汽的油汽分离管,并使旁通管的沿喷嘴下端方向上固连有内通式喷嘴除碳机构。油汽分离管可以是一端封闭而另一端与旁通管密封连接例如焊接或螺纹连接,也可以是一端装有封堵件而另一端与旁通管直接焊接。油汽分离管采用上端螺纹连接或下端装封堵件的方案是为了便于对油汽分离管及导汽管进行清理除杂。内通式喷嘴除碳机构可有多种结构,只要具有针尖部可在喷嘴的喷孔内进行轴向伸缩运动的内通式通针即可。为使通针针尖处于最佳工作位置,避免因位置过高引起喷孔的破坏和因位置过低引起针尖易折断而影响使用寿命,喷嘴除碳机构可选用接长管与针座螺纹连接并密封的方案,以便于在安装时和使用中对针尖最佳位置进行调整。为使燃烧器避免因喷嘴采用不可拆结构且堵塞而报废,以及避免因喷嘴采用直接螺纹连接式可拆结构但强度低且高温形变后不能取出而引起报废,最好使喷嘴采用压紧式可拆结构,即喷嘴由压紧螺母压紧在旁通管的出口处,且压紧螺母与旁通管的出口端螺纹连接,以便于喷嘴的修理和更换,并进而延长整个燃烧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汽化室受热面积大、容积大,且导汽管中的油汽可在油汽分离管中进一步分离,因而汽化充分,热效率高,消除了黑烟,且大功率时不发生火焰脉冲现象,同时,由于采用了内通式喷嘴除碳机构,因而喷嘴除碳方便,使用时可以不熄火地进行喷嘴除碳,使喷嘴不易堵塞,积碳少且工作可靠,再者,由于最易结碳阻塞的喷嘴部分辅以压紧式可拆结构,因而拆装方便,便于维修和更换,使整个燃烧器的使用寿命得以大大延长。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燃油汽化燃烧器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图1中内通式喷嘴除碳机构的结构图。图3为又一种内通式喷嘴除碳机构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燃油汽化燃烧器,特别是以柴油为燃料的燃烧器,它具有依次连通的进油管(1)、汽化室(2)和导汽管(3),还具有带喷孔的喷嘴(10),且喷孔对着汽化室(2)的下底部。它的汽化室(2)为下底部呈球面状或锅底状的空心壳体,可以是如图中所示的扁球状空心壳体,也可以是球状壳体,还可以是半球状空心壳体等形状。下底部不仅可以是球面状,还可以是球面锅底状,截锥形锅底状或其它锅底状。它的导汽管(3)与喷嘴(10)之间由旁通管(4)连通,即该导汽管(3)的与旁通管(4)相接处的下方,连通有一段可以存油、汽的油汽分离管(6),为了便于对油汽分离管和导汽管的内腔进行清理除杂,该油气分离管(6)的下端口上装有封堵件(7)。它的喷嘴(10)由压紧螺母(11)压紧在旁通管(4)的出口处,且压紧螺母(11)与旁通管(4)的出口端螺纹连接。它的旁通管(4)的沿喷嘴(10)下端方向上固连有内通式喷嘴除碳机构(8),该喷嘴除碳机构(8)具有针尖部可在喷嘴(10)的喷孔内进行轴向伸运动的内通式通针(9)。为了旁通管(4)也便于清理除杂,还可使旁通管(4)的与导汽管(3)相接处具有外端口且外端口上装有封堵件(5)。油汽分离管(6)下端口上的封端件(7)和旁通管(4)外端口上的封堵件(5),可以是如图所示采用螺纹盖和螺纹塞的形式,还可以采用紧配合的盖或锥形塞等形式。图2所示为图1中的喷嘴除碳机构(8)的一种具体结构,它由接长管(12)、通针(9)、针座(15)、密封圈(14)、定位螺母(13)和下端盖(16)等组成,接长管(12)的上端与旁通管(4)相接通,接长管(12)的下部装连有密封圈(14)且与针座(15)及其定位螺母(13)螺纹连接,针座(15)的下端部装有垫圈(18)、密封圈(14)和压圈(17)且与下端盖(16)螺纹连接,通针(9)穿过接长管(12)和针座(15)且与针座(15)螺纹连接(或互相滑配也可以)。通针(9)的尾端可以连接一个手轮以便于操作。图3所示为本燃油汽化燃烧器的内通式喷嘴除碳机构(8)的又一种具体结构。它没有图2中的接长管(12),而仅由针座(15)、通针(9),密封圈(14)和下端盖(19)等组成,针座(15)的上端与旁通管(4)相接通,下端部与下端盖(19)螺纹连接,通针(9)与针座(15)之间装有密封圈(14)且通针(9)的尾部与下端盖(19)固定连接,可铆接、可焊接,也可如图中所示螺纹连接并由紧定螺母紧定。对于如图1、2所示的燃油汽化燃烧器,在装配时,首先要利用接长管(12)与针座(15)之间的螺纹配合,对通针(9)针尖的最高位置进行定位,使通针(9)针尖的最高位置刚好超出喷嘴(10)的喷孔口,由于通针(9)的行程小于喷孔锥形腔的长度,因而可使通针(9)针尖在位于最低点时仍在喷嘴(10)的锥形喷孔内,以便利用喷孔的锥形腔自动导向从而避免针尖的折断。然后,由定位螺母(13)将接长管(12)与针座(15)拼紧。使用时,首先要对汽化室(12)进行各种方法的预热,并将导油管(1)的油路接通使燃油流入汽化室(2)。由于汽化室(2)受热面积大,容积也大,因而本燃烧器在点燃初期就能较好地使油类汽化,且使未经汽化的油存留在汽化室(2)下部继续受热汽化,而使已汽化的油汽顺利地从汽化室(2)上部进入导汽管(3)。此时,虽因初期温度不高,油汽受导汽管(3)管壁的冷却会有一部分还原成液态油,但液态油可沿导汽管(3)往下流入油汽分离管(6),而油汽却能顺利地经旁通管(4)并经喷嘴(10)的喷孔喷向汽化室(2)的下底部,并形成纯汽化燃烧,加之汽化室(2)的下底部呈球面状,因而油汽流对汽化室(2)下底部冲击时能形成涡流而与空气很好地混合,并充分燃烧。此后,随着炉温的升高,汽化将更为充分和正常,且各另部件温度相应提高,以致油汽分离管(6)中的液态油也会逐渐挥发,不影响熄火后的第二次使用。由于本技术的燃油汽化很充分,且燃汽与空气混合充分,因而能使燃料油燃烧充分,大大提高了燃烧器的热效率。使用本技术燃烧器的灶具在较大功率时,以1.1kg/小时油耗每分钟可烧开水2kg,火焰温度高达1000℃以上,整体热效率达70%以上,高水平地解决了液态燃料特别是柴油的汽化燃烧及其热效率问题。在使用时,本燃烧器还可以不熄火地对喷嘴(10)的喷孔进行除碳,以图2所示的内通式喷嘴除碳机构(8)为例,具体操作方法是顺时针方向旋转内通式喷嘴除碳机构(8)的通针(9)后部手轮,使通针(9)通过针座(15)的内螺纹而产生上升运动,并使针尖从喷嘴(10)的喷孔下端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油汽化燃烧器,特别是以柴油为燃料的燃烧器,具有依次连通的进油管(1)、汽化室(2)和导汽管(3),还具有喷嘴(10),且喷嘴(10)的喷孔对着汽化室(2)的下底部,其特征在于:a)汽化室(2)为下底部呈球面状或锅底状的空心壳体,b)导汽管(3)与喷嘴(10)之间由旁通管(4)连通,即该旁通管(4)的与导汽管(3)相接处的下方,连通有一段可以存油、汽的油汽分离管(6),c)旁通管(4)的沿喷嘴(10)下端方向上固连有内通式喷嘴除碳机构(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浩渊孙伟谋邱小兴邓文奎盛伟忠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焊割工具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